序
看的是星期天下午2、3点的场次,全电影院就我一个人大呼小叫,甚是尴尬。
明明是星期天,死宅们都死到哪儿去了?
颅内高潮过后,冷静思考的结论:
各方面都差了一口气的作品,综合起来,只差一步。
1.真香.jpg
“我,史匹堡,打钱。”
“嗯。。。难道又是隔老远都能闻到冲奥臭气的片子?惹不起,惹不起。”
“……”
“我,斯皮尔伯格,童心+科幻+怀旧,打钱。”
“呃。。。不会是隔壁超级8那样的货色吧?观望观望,看看预告先。”
“…………”
“我!斯皮尔大爷!高达VS哥斯拉!打……”
“……Shut up and take my money!!!”
“乖。”
2.尊重
成熟的工业化作品,让我们再次认识到了什么叫“电影工业”。
彩蛋和玩梗详略有当,因版权原因,未能看到奥特曼、光剑和水管工(版权差口气)。
由于老爷子的圈子和年龄所限,他选择自己擅长的电影梗来突出重点,浓墨重彩,表示理解。
即便这样,也能体会到溢出整个屏幕的情怀、感动和尊重。
是的,尊重。
从小到大,这么多年,
父母搬家,整箱整箱当二手卖给收废品的漫画,是生杀大权;
亲戚孩子,房间偷偷玩耍,掰断的天线手脚,是少不更事;
学校老师,把变形金刚称作火柴人的专横无知,是居高临下;
长辈同事,用自己庸俗愚蠢的麻将地主相提并论,是漠然愚昧;
…………经历过以上种种,
这个小时候用霸王龙吓你,用时间飞车mindfuck你,用ET感动你的白发老大爷,
在你成家、立业,为还房贷睡不着觉,发际线上移尿尿扶墙的时候,
拍了拍你的肩,给你上了份餐。
一边看着你吃得跟《天下无贼》的刘若英挂相,一边轻言细语地说:
“1P已开机,你2P投不投币?”
面对屏幕上伸出来的2P手柄,你该如何回应这份尊重?
3.Cliche的爱情
一开始以为女主是植物人,所以不愿意见男主。原来只是有个胎记……
这种反转冲击还比不上男主基友的身份揭露。
既然都选择反转了,为什么不更彻底一点,比如将基友设置为漂亮萌妹,女神设置为轮椅残疾人呢?
也许大爷同样面临两难抉择吧。
经典公式A:男主在姬友帮忙下获得了女神好感,最终却明白了自己本心,选择了姬友。
经典公式B:屌丝逆袭,没有见光死,抱得美人归。
都很套路,但是为了贴合原著/控制电影时长/考虑观众智商,所以选了公式B?
非常可惜。
接下来是个人主观意见:
一、无论电影想要深刻一点,还是爆米花一点,走A不走B都是更好的选择。
想要深刻挖掘“原生家庭”“个人生活背景对于三观塑造”“门当户对”“骨子里不同的两者渐行渐远”之类的议题,自然是选A;
但如果只是想做“真爱在身边”“珍惜眼前人”之类的chick movie,或者就是选个大团圆的爆米花结局,A更加具备优势。
二、这样的选择浪费了女主“反抗组织头目”的设定,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二人价值观的碰撞和隔阂,消解了剧本冲突,完全掐断了男主精神方面的成长。
精神上,女主其实是比男主成熟独立的。毕竟女主是自己更生、领导众人,真正的“战士”,而男主只是个住在姨妈家,连姨妈被家暴都不敢说咱们搬出去我给您养老的loser级宅男,没见识过社会,连网游的黑暗面都没见识过,随随便便就能自曝真名的废宅。
现实生活中,一名独立自主的成熟女性,无论是20还是30岁,都很难选择这样的男性作为伴侣吧,不管他有钱没钱。毕竟这种人跟前段时间报道过的“拆二代”“大力哥”没什么本质区别,有钱了也只是暴发户,这种人的钱随便来个氪金纸片人游戏、或者什么手办周边之类的就能卷走了,没有守住财富的能力,小儿拾金而已。
那么,这样的两个人,放在一部电影里,你要么让他们各回各家,各自找到属于自己的另一半;
要么,就通过故事情节编排,实现一个合理的转化,让两人走到一起(真正的精神平等,心灵交融),女主对男主要有包容接纳、以及培养承认,而男主更要有除开能力(开挂)之外的成长,心灵认知上的蜕变,这样,观众们才会认为两人般配,郎才女貌。
而不是什么靠着风口赚了点钱的怂包软宅靠砸钱傍上女神大腿的故事。
尤其是剧中强行让男主死妈(姨妈),表面上使其与女主站在了同一战线,但实际上是将“阶层反抗”如此宏大的命题消解成了抱团取暖的“血亲复仇”,格局一下子就垮掉了。
屌丝逆袭,人民群众自然喜闻乐见,但是逆袭也要遵照基本法呀。
我能接受五五开站在“直播”“吃鸡”的风口,通过“科技”吸金,追到UU的故事,可你们能接受一部这货靠这种套路就能追到你们女神Gaki/刘一飞/高○○/奶茶/XXXX的电影吗?
说回来这条线,如果按我的脑洞去做,并且处理好了,会是什么效果?
也许是女版嘎子带着桐人,去他妈的神和恶魔,逆天改命的史诗;
也许是女版格瓦拉,带着日本众NEET,反抗不公,自力更生的大新闻;
最有可能的,还是我们国人最熟悉的,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谱写的那段传奇。
并且,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男女主角收获了真正的爱情。这样才符合大多数国人的审美观和大局观嘛。
题外话:推荐可以看看《历史的天空》。主角一个小伙计,一开始也是出于“家仇”的思想觉悟,投身部队(甚至还不情愿),后来在爱情和友情的帮助辅导之下,如何真正在军事和思想层面上,成熟起来的故事。也许没有《亮剑》那么娱乐、那么成人童话,但是格局和立意我认为是要高一些的。
4.弱化的友情
到了还是没拍清楚哈立德和莫罗裂穴的真正原因。显然不是因为女人。
有一些他俩商业上的争吵和冲突,但是电影笔墨未到,感觉还是差口气。
明明只需要把“乔布斯&沃兹尼亚克&库克”“柳传志&倪光南”“董明珠&朱江洪”的一些事例简单提取抽象一下,就能处理得很好,不知道是否又要考虑到观众年龄,选择了这样的方式。
斯大爷,你知道当年国内在电影院看你侏罗纪的小家伙们今年都多大了吗,为啥还要用“爱情,一定要及时把握”“友情,一定要无比珍惜”这样的teenager价值观来填充骨架啊。
接下来是个人主观意见:
其实可以把莫罗和索伦托两个角色合并到一起。
一、体现了两人裂穴的真正原因。是出于思维方式、价值观的差异,并且这种情节没有接收成本,观众马上就能get;
二、为男女主的情感铺路。让男主明白,友情无法弥合三观的差异,该分就分。同样,自己要想真正得到女主的爱情,不是靠穷追猛打、蝇头小利,而是志趣相投。自己不在人格和精神上成长,是无法收获爱情的。
三、昔日挚友反目成仇,誓要得到/毁掉对方的成果/遗产,最后
——在小屁孩的身上,看到了昔日挚友的影子,心软无法下手;
——通过小屁孩的经历,真正理解了当年的他,发现了对方当年的苦心,泪如泉涌;
——通过小屁孩的经历,发现自己还不如这个娃娃了解他,走得最近,却离得越远,仰天长啸,误会一场;
………………
总之,可发挥的点极多,观众接受性也强,一旦写好,又是一个斯内普(挚爱+仇人+遗留结晶+依稀影子)
四、提升主角的挑战难度,增强戏剧效果。打败伪粉没什么,能够打败活着的另一位传奇,真正的粉丝,那才了不起;
五、省出极大的剧本空间。可用来加强男主自己的友情线、或用来描写其它。
总之,不只是哈立德的友情,包括男主一行人,以及反派和他的雇佣兵之间的关系描写,本可以更进一步的,却选择了淡化处理。
5.旁观者们
有两个群体是花了一定篇幅描写的。
一个是反派的智囊团,有美女,有胖子,然而天下漫友并不见得是一家,到了剧末也没看到有一丝一毫的觉悟或反省。正应了那句话,屁股坐歪了,知识越多越XX。
另一个是贫民区的群众们。愣是被满头白发、孤身一人、提着把破枪的反派开出了一条路。我TM能说什么?底层民众、无XX级又他娘的被黑了。
真的,情节都进行到这个地步了,你随便换个中国人接着这个场次来拍,结果都是一样的:反派淹没在了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
只能说人都是不完美的,哪怕是好莱坞大导,在格局、史观等问题上,往往不如一名普通中国人眼界开阔。
6.结局
原本以为男主会撕掉合同,然后将其作为全人类的财产共享。
结果签了个五巨头的协议。当时我想,把这个数字加上四,岂不就成了。。。。。。
多了两天公休,很多网友也讽刺了,防沉迷系统。
契约中心被“废除”掉了,男主女主报了大仇,过上了没羞没臊的日子。
难道从此就有所改变了吗?
呵呵,中国观众都懂的。
回到一开始的那个问题,如果是我,面对这样的邀请,我只会回答:
“要,但是我不选莽娃儿/蛮子/婆娘/XX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