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三国演义》人物:刘备

【刘备】三国时汉中王,蜀汉的建立者,字玄德,涿郡涿县人(今河北)。他是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玄孙。“身长八尺,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屐织席为业”。东汉末年起兵,二十多岁与关羽、张飞桃园结义,自此一生与关、张相随。在军阀混战中,先后投靠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在颠沛流离之际,他广招人才,在徐庶被曹操骗至许昌后,他根据徐庶的举荐,三顾茅庐,请卧龙先生诸葛亮出山,拜之为军师。此后,刘备军力大有转机。他采纳诸葛亮联孙抗曹的主张。于建安十三年联合孙权大破曹军于赤壁,占领荆州,旋又夺取益州和汉中。建安二十四年进位汉中王,定都成都。建安二十六年,诸葛亮等大臣在成都尊立他为帝以继汉统,改年为章武元年。次年为报吕蒙谋杀关羽之仇,出兵75万伐吴。彝陵大战中,被吴将陆逊以“火烧连营七百里”击败,逃回白帝城。白帝城托孤后不久病死,终年63岁。后主刘禅继位后,将他葬于惠陵,谥为“昭烈皇帝”。

刘备是《三国演义》推崇备致的主要人物之一。他值得称道的品德有三:

一是“重仁”。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仁”被视为道德的核心。作者描绘的刘备是仁德之主。在刘备的言行里,“仁德”的含义即爱民。爱民之心使刘备广得民心。他为新野牧时,“政治一新,军民皆喜”,百

姓作歌赞曰:“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富足。”他途经徐州,“百姓焚香遮道,请留刘使君为牧”。从樊城撤退时,曹操追兵将至,形势十万火急,有人劝刘备弃百姓而走,刘备却说:“今人归我,何以弃之?”坚决要带领并保护百姓撤退。此举令两县之民齐声大呼:“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

二是“讲义”。所谓义气,即小私有者在受剥削压迫下救国扶危、互相支援、见义勇为的品德,以及重承诺、感恩遇、报知己的行为。在桃园三结义之后,刘备极为重视他们结义时的誓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因而在关羽遇害后,刘备旦夕号泣,他誓死复仇的行为,表现出重义气、轻富贵的态度。刘备的讲义气并非局限于兄弟情义之上,而是将“义气”扩展至他人、百姓、国家。这就使得刘备讲义气的性格有了积极意义。桃园结义的誓言中就有“上报国家”之词。当曹操兴兵伐徐州,刘备出于义举,领兵助陶谦。陶谦因年迈无能,难保徐州百姓安全,自动让位于刘备。陶谦三让,刘备三次坚绝推辞,说:“备来救徐州,为义也。今无端据而有之,天下将以备为无义之人矣。”

三是重“才”。与其他三国时政治家一样,刘备爱才如命。在这方面比曹操、孙权更胜一筹。他一见赵云,“甚相敬爱,便有不舍之心。”刘备思贤若渴有其特色。他以诚心待士,有始有终。如对待诸葛亮,从三顾茅庐到白帝城托孤,始终信任有加。正因为此,刘备才赢得了诸葛亮对他的忠贞不二。

此外,罗贯中还极力推崇了刘备谦恭的美德。他为了求得一个谋臣诸葛亮,忍着天寒地冻,不惜多次被耍弄。仍然不急不躁,终于请得孔明出山。其他如对待徐庶伐树望友,对待陶谦三让徐州都为古今传为佳话。所有这些都是作者心目中的“明君”所具有的宽仁厚德、重义轻利、谦恭礼让的性格和美德。

在三国中,刘备是作为正面人物来写的。作者在肯定其积极的一面的同时,对他的缺点也做了客观描述。刘备的“义气”虽有积极意义,但又往往显示出狭隘性。关羽被东吴所杀,刘备在“义气”的驱使下,不顾一切带兵攻吴,意欲为义弟复仇,连诸葛亮、赵云等心腹之臣也无力劝阻。这实际上将个人情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从一定意义上造成了蜀国的悲剧命运。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三国演义》人物: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