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夏官营 下乡

        高中毕业后,上山下乡大概是我们当时唯一的选择。在我们之前,榆中六中已有72届和73届两批毕业生,分别下乡到榆中县城关公社和陆家崖公社。刚开始传说我们下乡地点在景泰县,那儿离夏官营有200多公里,坐火车需要在兰州中转才能抵达。后来,听说是经过群工部和地方政府沟通,把我们下乡的地点改到榆中县高崖公社,这里离家大约50公里左右。

李家磨大队大营村

        那时候,轻工物资还比较紧缺,兰州市给每个拟下乡的知识青年发放十张购物券,用于购买下乡生活用品。一天,我和陈克景、孟杭等几个同学乘坐司令部安排的卡车去兰州,在民主西路百货大楼采买物品。记得我买了一个能装三节电池的手电筒和电池,一领羊毛毡,一双雨靴,一个大搪瓷缸子,一个竹皮暖壶和两把锁头。 

        中午吃饭时,孟杭给我们每人买了一碗生啤酒,告诉我们说啤酒跟马尿一个味。可马尿什么味,估计只有孟杭一个人知道。那是我第一次喝啤酒,喝下两口之后,我确信,马尿是不会好喝的。

        再次喝生啤酒的时候,已是三年后的大连。那天在星海公园上完游泳课后,男同学每人买了一碗冰镇生啤,灌进肚子之后解暑解渴解乏,马尿竟也如此鲜美。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啤酒伴随了猫的一生。从这点看,孟杭还是猫的啤酒启蒙人。

        1975年4月8日,兰空召开知青欢送大会。学校安排我写了发言稿,由米亚萍代表知青在大会发言;庞军妈妈代表知青家长发言,兰空给每位知青发了一个手电筒、一个搪瓷缸、一条毛巾、一个饭盒,还有一套毛选。会后知青和家长们在大礼堂前合影。

我站在第三排中间

        午饭后,我们胸佩大红花,分别登上三辆大客车,装载着行李的卡车和几辆北京吉普车跟在客车的后边,车队在锣鼓声中缓缓驶出司令部大门,夹道欢送的战士和学生队伍一直排过了招待所大门,过了后勤部大门车速才开始加快。与我们同车的还有知青家长和弟弟妹妹们。

        一个小时后,我们第一辆车到达了目的地,高崖公社李家磨大队大营生产队。小学生和社员们在村外喊着口号,列队欢迎。在村口搞了个简单仪式后,我们就被各自的房东领了回去。我和周明理、王建国住在许祖平家。简单安顿下后,家长们就回去了,当天下午,大营生产队用“长面”款待了我们这批新社员,吃客饭的社员比知青还多。后来听说,那顿饭所用的面肉油,都记在了知青点的账上。

山下就是大营村

        晚饭后,我们全体知青和队干部见了面,当时称谓是生产队领导小组。组长一人,副组长十人,主管生产的、主管副业的、主管青年的、主管妇女的、主管饲养院的、主管林业的、主管治保的,一时间竟没记全。

        当天晚上,大家都很兴奋,分别去另几家房东互相认认门,躺在炕上不停的唠着说着,激动的睡不着,油灯里的煤油都快燃尽了。许祖平告诉我们,明早不出工,不用起得太早。

你可能感兴趣的:(往事夏官营 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