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发布《2021年中国企业级无代码白皮书》,聚焦低代码技术为企业级开发带来的新变革

10/28,艾瑞在今年第二次推出低代码相关行业报告《定义软件开发新模式-2021年中国企业级无代码白皮书》。这份报告是数睿数据赞助的,所以标题采用了一个比较独特的说法“企业级无代码”,但不影响报告绝大部分内容是对整个低代码行业的分析和思考。与艾瑞其他的低代码报告不同,本报告将视角集中在“企业级应用”这个细分领域,探讨低代码和无代码在构建高复杂度、大数据量、高价值企业级应用中的表现和价值。我摘录了其中关于低代码技术对企业级应用带来的变革相关内容,供有志于将低代码应用于企业级开发的朋友参考。

低代码观察员:我相信艾瑞充分尊重了赞助厂商的意见,将“低代码”简单替换为了“无代码”,建议在查看报告截屏时,请自觉将“无代码”替换回“低代码”。

产业分工变革:低代码带来产业链的重新分工,走向更高效和创新的合作模式

对于企业而言,低代码让业务人员更深度地参与到软件开发的流程中,使得最终的成品可以更好地为企业赋能;对于IT厂商来说,低代码可以帮助其降本提效,沉淀经验和知识并进行复用,从而更好地服务客户,提升自己的商业价值。在低代码工具的支持下,可以使得懂业务的人专注业务需求梳理和架构搭建,让懂技术的人专注产品开发和前沿技术研究,让不必要的流程和环节得以简化,使整个软件开发产业走向更高效的商业合作模式。

image

商业模式变革:低代码快速实现业务诉求,促进软件企业商业模式的升级

软件开发的简单化都是软件技术发展的原动力, 是更好更快的响应客户需求的实现方式。从生产工具角度来看,无论是面向过程的语言、面向对象的语言,还是面向函数的语言,软件开发仅仅是从语言的角度上做了一些发展,期望借以降低生产者技术门槛的方式提升生产效率,但对软件开发的本质、知识结构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落脚到产业端,软件开发市场从最初的“小作坊”模式发展到了现阶段的可满足客户多元、个性化需求的“解决方案式”定制开发,组织者、生产者的形态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但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大颗粒的解决方案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端个性化的诉求,各厂商都在寻求更高效率和效益的方式去升级企业商业模式。无代码不仅是工具的变革,还影响了厂商商业模式的改变,可以帮助厂商沉淀自己的方法论并提高复用率,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image

开发流程变革:低码化推动软件开发流程新一轮变革

基于为企业级客户提供具备可用性、正确性、经济型产品的根本目标,软件开发工具及方法论都经历了阶段性变革。从传统软件开发流程,到敏捷开发,再到低代码开发,软件开发实现了:开发流程更敏捷,代码量更少,交付周期更短,创新能力更强的目的。无码化的配置过程,能够与客户进行持续对接,用配置好的界面去交流,沟通效率更高。

image

开发者变革:“术业有专攻”,无码化重塑技术开发与业务人员价值

软件开发者的角色经历了多次变革:早期,为了解决客户多变的需求与软件开发能力有限的冲突,软件行业选择借鉴制造业工程方法,负责制定标准工作流程的“精英”与流程执行者“软件蓝领”分工泾渭分明;随着需求的不可预知性提升,试错不可避免,一线开发人员必须拥有对流程和工作方式作出调整的决策权,以及相应的信息支撑,“软件蓝领”的开发话语权得到提升。低代码产品通过将大量沉淀下来的固定流程和能力打包成云原生的应用模块,以开放API、服务的形式供大家调用,实现不同开发成果复用。表面上是将应用构建的工作与“话语权”转移给业务人员,开发人员工作价值得不到体现,IT部门原本组织架构会受到一定程度冲击;实际上,从简单、重复冗杂的开发工作中解放出来的开发者,能够更专注于复杂业务逻辑抽象,以及终端用户体验的提升。扮演好“新角色”对开发者的基本功(计算机技术、编程语言、…)、抽象能力、逻辑能力、创新能力的要求升级。

image

低代码观察员:虽然互联网大厂努力将低代码打造成一个颠覆性的概念,站在程序员的对立面,但是艾瑞明确展示了低代码技术为程序员带来的正面影响。掘金稀土开发者大会的低代码探索主题上,演讲大咖们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毕竟,互联网行业不等于软件行业。

进程加速:中国低代码市场发展进入加速期

中国低代码起步时间晚,但有着庞大的市场需求体量,随着近两年市场参与者的增多,无代码开发平台的生态体系逐渐完善,发展正在加速。

image

低代码观察员:从这份报告上,我们不难发现现在活跃度的低代码产品大多起步于2019年之前。当初低代码的概念尚未成为热点,这些厂商走上低代码的道路,可谓有先见之明。

竞争与合作:行业领域公司聚焦深度应用,1+N模式共同服务下游市场

从现状来看,低代码市场的玩家主要有四种类型:

  • 原生低代码的初创型厂商:专注于无码化的研发,定位多为工具类企业,具备第三方和专业性的优势,但往往缺乏业务模型积累和生态;
  • 软件开发商和IT服务商:深耕行业多年,积累了丰富的软件开发和客户业务服务经验,但其低代码工具往往仅服务于自己的产品,开放性不足;
  • 云厂商:凭借基础资源、平台流量和资金优势入场;
  • 行业头部企业:深知自己行业的需求和痛点,但往往由于成本控制和行业竞争,难以对外进行规模化输出。

从产业发展分工规律来看,原生低代码厂商更具有长期竞争优势,它们与行业领域公司携手,释放行业原低效产能部分,聚焦业务和应用创新,共同服务更长尾的行业市场。

image

但对于现阶段的原生低代码厂商而言,“建立标准、打造生态”必然是其寻求长期发展的下一步核心目标。观察当今市场,原生无代码玩家主要拓展路径有“开源社区、产学研合作、合作伙伴体系、开放平台”四种。

image

低代码观察员:作为混迹github、oschina、博客园、csdn多年的老程序员,我还真没在这些开发者社区和开源社区看到过明道云和无远。

全员创新:软件开发进入到全员创新新阶段,低代码平台成为主要载体

低代码开发平台屏蔽了复杂的代码环节,没有IT基础的用户只要花费少量的时间学习软件搭建的逻辑,即可上手进行软件的开发。“开发者”的范畴被扩大到全民(IT人员、业务人员、管理人员、学生等),他们丰富的背景为软件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政产学研结合成为全员创新时代的最佳推广模式:政府引导社会接纳新技术工具的同时提升当地的生产力,厂商进行自身能力输出的同时为自己储备了新生力量,学校通过软件工程实训课等模式与厂商合作的同时提升了自己的教学研究质量。

image

低代码观察员:低代码作为软件工程实训进入校园,让学生可以更直接的体验软件工程的全流程,而不是只做写代码这一个环节,意义非常重大。我认为这种模式最可能在二三本甚至大专中落地,盘活中低端IT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从而彻底解决中国“中国低/中/高端人才供给失衡”的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艾瑞发布《2021年中国企业级无代码白皮书》,聚焦低代码技术为企业级开发带来的新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