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故宫修文物的人后悔了吗?

                       

说起在故宫修文物,我相信你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

纪录片一共三集,一集大概50分钟,分别从青铜、宫廷钟表和陶瓷修复;木器、漆器、百宝镶嵌、织绣的修复和书画的修复、临摹和摹印几种技艺以拍摄的方式展示在众人的面前。

在朱墙黄瓦,雕梁画栋中,钟表室的王津老师提着一个水壶走在去往寿康宫的路上。

在镶嵌着金龙,气势恢宏的宫门前,书画组的杨泽华老师推着一辆二八自行车吆喝了两声,只是为了吓退夜晚暂居故宫的另一伙小家伙们,以防它们突然从门里窜出来。

在白石块满地,草坪花罗列的院里院外,枝桠上的杏子黄了,出了墙,木器室和裱画室的几位老师找来一张韧性十足的白纸当做果篓。一摇一晃,熟透了的杏子落英缤纷的全部都落在了他们合力扯出来的那张白纸上。白黄相接,构成了一副美味的画面。

这是一个到处充斥着古朴与恢宏的古代世界,也是一个被各种生活琐事浸染的现代世界。这个世界有几百上千年前遗留下的国器,钟表、漆器、书帛、字画,也有刚刚闯入的小猫、小鸟和刚长出枝桠的杏子。

这是一个神秘又威严的世界,却也是现代社会中最“慢”的世界。

“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 是一句….从来的日色变的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木心先生的这首诗:《从前慢》便完美的体现了这些在故宫修文物的老师们的生活。

“大历史,小工匠。择一事,终一生”

慢慢来,性子慢慢磨,日子慢慢过。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于中央九套首播后,随即爆红网络,获得近亿次的点击量,豆瓣评分更是高达9.4分。实火。它的出现打动了不少人,在急速发展的社会里投下了一颗炸弹。告诉人们,什么叫沉淀,什么叫历史,什么叫慢。

但是在这里我想要重点介绍的并不是这部纪录片,而是在纪录片播出后,由萧寒主编,绿妖撰稿严明摄影的一本书。

它拥有与纪录片一样的名字,也叫做《我在故宫修文物》。

                      ②

书皮上印着的是故宫博物馆科技部入口的门前,一辆自行车停在了一盏沉寂了近百年的宫灯前。夕阳从上折射在宫墙上,将红色的宫墙切割成了两个颜色。古今相交,却毫不违和。翻开书皮,书的封面便是以黑白为底色的拍摄手法拍摄出来的故宫太和殿前的云龙浮雕,气势恢宏,端严肃穆。

再往后面翻,几张故宫的各个角落的画面就这样跳进了你的眼里。太和殿屋顶角上,十只神兽从古穿今,俯视着宫殿之下的芸芸众生。

不仅是书本开头几页,整本书都穿插着故宫一些角角落落的照片,以及一些国器,名品,名画的图片。有一些让你沉浸其中,如遇一场穿越,以第一视角真实的领略了古时的风采。而另一些又让你觉得,对啊,我生活在现代,于是万分敬仰古人的智慧。

整本书一共分了六章,与纪录片不太一样的是,它是以一个室为出发点来介绍每一项文物修复技艺给你带来的惊艳。

从清代一直传承至今的钟表室里,王津老师拿着他的专业工具,全身贯注的看着眼前的那座古钟。他说:“以前师傅说急了就别干,你再干有可能还出篓子。上周边转转,安安心,接着干。所以在这儿最大的基本功就是耐心,坐不住的人干这个比较困难。时间长了,要是喜欢,再急的性格也能磨出来。”

他的师傅给他传承的是静心,在40几年光阴的打磨下,他用格物的精神完美的呈现了匠人的本质。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第二章讲的是铜器室:修复的是国之瑰宝,态度是轻松日常。

王有亮拿出一张近百年的“传承谱系图”向媒体讲述故宫青铜器修复从清代“歪嘴于”起至今的师徒传承故事。同样,他也是故宫铜器组现在的非遗传承人。

在文章里,不仅讲述了青铜器的发展历程和故宫收藏现状,还详细讲述了青铜器的修复发展历程和一些修复青铜器的传承人及代表人物,以及藏品。这在纪录片里是看不到的。“马踏飞燕”和“班簋”的修复历程,“莲鹤方壶”出土时发生的事件,以及修复期间的感触。

王有亮在文章里面说:“师父不会告诉你该怎么做,让你自己做,…就逼的你主动去想,你不想就出不来。”他的师父反对使用机器,他觉得打磨是练手劲,所以刚到故宫铜器室的王有亮打磨复制品打磨了两年半。

他的师父给他传承的是琢磨,在自己琢磨与长时间的练习下,体悟匠人精神。

第三章,我们来到了裱画室:自宋代就已成熟的技艺。

裱画室的老师单嘉玖是1978年插队回北京后,正好遇上故宫博物馆招收文物修复员,所以就加入了进去。她跟过两个师傅,第一个师父孙孝江在她加入裱画室的一年后调去了历博,后来便换成了孙承枝。从磨刀刮纸,到刷纸,一点点的学,一点点的练。没有耐心是绝对不行的。她说她们那时候没有拜师仪式,来了就说你跟谁干,那个人就算是你的师傅了。

“你老说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不就是对工作点点滴滴,就是你能跟你的工作对上话?实际上就是一个踏实的心境,这些东西其实都是潜移默化,从师父那里感悟到的,不见的他跟你说什么,而是你从他身上去感觉这精神。”

他的师父给他传承的是定力,用言传身教将经验一点一滴的传承下去,从师父的身上感受最真实的匠人精神。

“纸寿千年,绢寿八百,即使不算战火辗转,书画卷轴也只能保存八百年。”所以临摹复制书画便成了保留许多名家名作最好的方式。

临摹画室对师父的称呼与其他几室略有不同,他们不叫师父,而作先生。冯忠莲冯先生,金仲鱼金先生,陈林斋陈先生。尽管如此,对郭文林老师来说,他们仍旧是他的师父。在对郭文林老师的采访中,他非常清晰的讲述了三位老师各自的脾气秉性以及各自的技艺精湛之处。

他说:“临摹,虽然号称应该跟原件一模一样,但实际等于创作,它还是有人的感情在里头,它是有生命的东西。”

他的三位师傅给他传承的是艺术体会,从不能创作的枯燥到体会古人画中的艺术精湛之处,他花了很长的时间,却也让他在体会中真正学到了匠人精神。

“老话讲‘三分雕,七分磨’,打磨很吃功夫,功夫在现代成为武术的代名词,但在以前,它指的是时间。”

时间这个词很神奇。说它廉价,相信没有人会反对,因为你不需要花费一分一毫就能得到它。它与生俱来,从你出生那天开始,便形影不离的跟着你。但是,它也是高贵并且昂贵的。它不会为任何事以及任何人做停留。它有它自己的节奏,你左右不了它一分一毫。它也真的很贵,动辄几百上千万,你也难得买得到它的一点一滴。

对巨峰来说,时间就是传承。文物的价值不在于修复,而是传承。

“我认为修旧如旧,旧就是经过了历史沧桑才叫旧,必须是经过时间的磨练才叫旧。”这是巨峰的原话,也是他在跟随着他的师父学木工的体会。

他的师父给他传承的是守旧,也是对历史的敬畏,还有对美的更深层体会。

闵俊嵘跟随师父学习的时间只有八年。其实这个时间也不算短,但相对于在故宫修文物的其他同事,没有师父随身教导的他显得有那么些凄凉。他说,“修古琴的时候,别人问他,你又不懂琴你修的好吗?”所以,他就主动去学琴。不仅学琴,还学制琴,修琴,没有师父在旁的他,将自己当成了师父。

漆器室没有老师傅,所以什么事都需要靠他自己去摸索。他跟着漆农爬山涉水,亲自体验采漆的辛苦。他顶着过敏的风险,亲自调试漆油,尽管厚实的口罩仍旧盖不住漆油那股刺鼻的气味。

他完美的诠释了在采访时他脱口而出的《髹饰论》里讲的一条修复原则:“可以巧手以做拙作,不能庸工以当精致。”

以身为师的他通过格物致知,将修复漆器的这一门技艺传承了下来。

他说:“人的价值有两种,一个是个人价值,一个是社会价值。”作为一个漆器修复师,闵俊嵘在修复漆器的过程中已经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而他的社会价值,不言而喻。我相信没有人能否认他,还有从古至今将古器修复技术传承下来的所有老师所带来的社会价值,任何人都无法否认。

                      ③

择一事,终一生。”

这是《我在故宫修文物》这本书的第一句话,里面包含的意义不可谓不深远厚重。

整本书看下来,相较于纪录片,我更加喜欢书本带给我的厚重感。里面不是零碎的画面,不仅仅是鸟鸣猫叫,黄杏落地。它就像是一部讲述历史的大电影。将不为人知的过往和故事,用最简单的话语给描述出来。可能不会有什么惊心动魄,却让人肃然起敬。

以十二位故宫文物修复老师,十二篇口述,记录了无数段历史和无数个故事。不管是修复技艺还是修复发展史,或是各位老师修复的过往经历以及各自的师父的过往。无一不深刻且孜孜不倦的为我们讲述了两个词。

“传承”和“匠人”

在敬畏与谦卑之中,他们用漫长的时间做一件事,双手千百次的重复之后进入自由之境,于是,一道线,也有精神性,有力度和律动的变化。这是工匠的沉默的智慧,手上的开悟。”

“这件文物我修过,我对的起它,我放心。”

书有很多种,可以让你捧腹大笑,可以让你悲从中来,可以让你索然无味,也可以让你情绪激昂。但能让你沉寂其中,意犹未尽的书却少之又少。看完这本书我的情绪颇多,有惊喜,有振奋,但更多的却是不满。不是不满于书本本身,而是读完这本书后,对自己对古文物的修复的知识以及历史知识的匮乏而觉得不满,不满的对象是自己。书很好,内容很好,仍旧是自己不够好。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学无止境,学海无涯”永远都是最正确的真理。

今天,你读书了吗?如果没有,那就从现在开始,拿起手边的书,读起来。

人生很长,总要做点什么才能对的起自己的一生。如果现在还不知道要做什么,那就开始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总有一天,你能在书里找到你想要的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在故宫修文物的人后悔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