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单上的任务总是完不成怎么办?这个法则来帮你

1

你有没有这个情况:

每天从一睁眼就开始忙碌,到临睡前还有好多事没做。

把要做的事情列了清单,但清单上打勾的不到三分之一。

熬到半夜12点都做不完,只好带着愧疚上床睡觉。

第二天继续做昨天的清单任务,但今天要做的事又列出很多。

看书、听课学了各种时间管理方法提高效率,尽可能地多做事,却还是啃不完清单上的所有事情,内心充满焦虑。

要知道,你的情况并不是个例。

我曾经也是这样。

我身边的朋友也是这样。

不得不说,清单是个好东西,因为大脑是CPU,不是硬盘。

它更擅长思考,以及短期储存一些要记的事情。

如果脑袋里冒出什么要做的事,最好记下来,这样可以缷载大脑的部分负荷。

要不然,很容易被各种思绪冲掉。

清单可以梳理人生,排列顺序,让日子过得更清晰、高效和有趣,也让我们知道什么才是值得和重要的。

美国作家宝拉·里佐在《为什么精英都是清单控》一书中告诉大家:

麦当娜、玛莎·斯图尔特、约翰·列侬、富兰克林、里根、达·芬奇、爱迪生和奥普拉,这些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成功人士有何共同点?

答案是:他们都是“清单控”。

他们习惯把该做、想做的事,变成可快速浏览、方便执行的“清单”。

2

那么,用什么工具列清单好呢?

我虽然不是精英,但也是清单控,比较过多款清单App。

用过奇妙清单,用过滴答清单,用过有道云笔记,用过印象笔记。

你要是问我哪一种清单工具好用,其实,用哪一种工具都可以,用熟练了就行。

但是后来发现,清单上的有些事情,过了三个月还是待办状态,真是很崩溃呀。

比如,某一天在某个群里看到一个特别棒的分享,当时没时间听,就收藏下来,将这一任务记到清单App里,想着什么时候有空去听,结果好像始终都没空。

每天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还不断冒出新的事情。

后来我发现,所有清单工具,都需要做拿起手机、打开App这一动作,这反而耽误时间。

原因是:

第一,得在手机上找到这个App,App的打开需要时间从1秒到3秒不等,有的App打开时还要强行让你看完广告。

第二,要思考这个项目属于固定时间的日程,还是时间不定的任务,有截止日期还是无截止日期,要放到哪个子栏目下。

第三,这会使手上正在做的事情中断,比如在写作,要再回到工作状态,又需要调整一下才能接上刚才的思路。

第四,一用手机,就可能跑偏。如果正在写清单任务,手机弹出个通知,你一瞄,是你比较有兴趣的新闻,于是顺手点开看一下,看完又忍不住看评论,这样,原本记一件事情只要两秒钟,你可能又白白荒废了15分钟,带着愧疚回到刚才正在做的事情,却半天进入不了状态。

所以,经过测试,我发现还是原始的纸和笔最实用。

准备一个不那么精美的本子以及一支铅笔即可。

如果用很精美的印花笔记本,你会舍不得随手写字,生怕写得不好配不上这个漂亮本子。

畅销书《成为作家》的作者纳塔莉·戈德堡推荐写作用的本子时,也推荐最便宜的那种普通本子就可以,因为自由,因为不必计较字写得好坏。

用铅笔是因为不用盖上笔帽。

如果是钢笔或中性笔,不盖笔帽可能使墨水挥发,下次要写时写不出来,比较尴尬而且费时间。

而最“平民”的铅笔,皮实得很,你放个三年不用,再拿起来写它仍然能书写自如。

这样,想到什么事情立即记下来,如果是特别重要的,就打个圈⊙,打个五角星★,做个自己能看懂的记号。

有时候在写文章的时候要找素材,找着找着就会想到一些要做的事情。

或者是看到某条新闻可以作为未来写别的主题的素材。

或者看到某个方法很实用,但是暂时正在写文章,没办法停下来细看或者试用那个方法,那么就随手记在本子上,另外安排时间来做。

如果是想起一些需固定时间做的事情,比如爸妈生日,应打电话回去,比如周一上午和下午要在写作班点评,周二晚上要在直播间分享,周六下午孩子有网课。

那么,先随手写在本子上,手上这件事做完后,记到手机自带的日历上。

这样,每天早上查看一下手机日历,就可以知道今天有哪些事情是要在固定时间点做的,不至于耽误重要事情。

还可以看一下未来一周内哪些事情是应在固定时间点做的,有哪些事情需补充。

清单的工具不重要,重要的是顺手、熟练、费时少。

3

你可能要问,清单上的事情完不成怎么办?

每天列出来的清单都是长长的一页,可能有二十几件事,但一天的时间那么有限,一晃就过完的。

别担心,今天云姐推荐给你一个法则:强迫效率法则。

博恩·崔西的《吃掉那只青蛙》和文森特·哈里斯的《无压工作一身轻:提升工作效率的25条妙策》中都介绍过这一法则。

这个法则虽然名为“强迫效率法则”但跟强迫其实没多大关系。

它由两句话组成:

第1句话:你永远没有足够的时间做完所有的事情。

第2句话:但是总有时间做最重要的事情。

我们先来看第1句话。

你是不是期待着,通过提高工作效率,做好时间管理,做更多的事情,从而把待办清单上的事情全部做完?

指望着能够做完全部事情以后一身轻松,这时候悠闲地看看书,听听音乐,追追剧,享受一下美好的人生?

但是我要告诉你,不存在的。

这样的场景只能在梦中出现。

因为,我们的大脑它不会让你闲着的,它永远在运转。

哪怕你没有主动要去想,它都会想出事情来让你去做。

做完一件还有一件,做完下一件还有再下一件,永无休止。

哪怕你今天做了20件事情,它还会告诉你,还有另外20件没做。

然后,你像个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又去补做,结果到睡觉之前还没有做完,感觉今天过得效率不高,有点不好意思。

你只要回想一下自己的经历就会明白,会不会每天做完一件事情,突然又想到一件什么没做。

我是经常这样的,又有哪个App没有下载,哪本书还没有来得及看,哪个课程还没没有来得及回听,还有哪个衣服扣子掉了没有缝。

几乎每个人都是这样。

这是大脑本身的特质。

大脑中有一组名为“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的脑区域。

它由后扣带回皮质楔前叶、内侧前额叶皮质、顶下小叶以及双侧颞叶皮质组成。

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人们正是因为有这个网络,才能分心去做很多“不动脑子”的事。

所以你可能会做做白日梦,回想过去,畅想未来,想想还有什么忘记做了。

所以,我们要平静地接受一个事实:你永远没有足够的时间做所有的事情。

有了这样的认知,当你再有事情没有做完的时候,就不会那么自责。

因为这才是事物本来的样子。

好,咱们再看强迫效率的第2句话:

但是总是有时间做最重要的事情。

也就是说你把这一天最重要的事情做完,这是可以做到的。

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也就那么几件,3—6件最多了。

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呢?

就是与你的最大目标有关的事情。

比如,我的最大目标是做好【云姐讲坚持】这个个人品牌,那么与这个目标相关的事情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而最大目标是可以细分的,分为每年、每月、每周、每天。

比如,2020年3月10日这天,我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写一篇公众号文,做一个我参加的训练营的作业,晚上直播分享。

做好这三件事,我的这一天就过得挺好的。

而且这三件事我是能够完成的,完成后心里就可以轻松了。

虽然清单中还有好多其他事情没有做,比如说,我要写课程,要学文案,要研究新的写作文体,要研究爆文标题等,但是它们不是我今天的最大目标。

所以,我不需要今天把所有的一切都做完,也做不完。

掌握强迫效率法则,会让你轻松又高效地工作和生活,不再因为待办清单上的事情做不完而焦虑。

4

抓重点,其他的做不完是正常的。

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要自己做,有些事可以交给别人做。

比如我们这个【云姐讲坚持】公众号,我如果既要写文,又要编辑排版,还要找选题、投稿,要为各个申请转载的号主进行转载开白,管理训练营社群日常事务等等,那么我会整天忙得团团乱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发展,去思考。

所以,有人做编辑排版,有人做运营,有人做商务,有人做社群,我只需做只有我能做的、别人替代不了的事情:写文。

这样,我就抓住了重点。

而其他每位工作人员也都有自己的重点。

有些事情可以与人合作、外包。

我自己不擅长设计,为了做海报抠一个头像,花了三个小时用手机抠图,结果抠出来的图像头发部位还是毛乎乎的不平整。

而请专门做设计的高手做,10分钟就抠出来了,质量比我自己做的高出不止10倍。

“术业有专攻”,我们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的,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不大可能面面俱到,不需要全部亲力亲为,只有合作才能共赢,也才能更精准地达到目标。

而在合作的过程中,又会拓展人脉,增加更多可能性。

因为每个人的生活、工作背景、环境不一样,每个人有不同的思维、圈子以及创意。

这些,在交流过程中,都可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灵感和机会。

通过强迫效率法则,可以帮助你降低焦虑感,减轻压力,抓住重点,直达目标。

记住,你永远没有足够的时间做完所有的事情,但是总有时间做最重要的事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清单上的任务总是完不成怎么办?这个法则来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