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贸易创造财富

对贸易的怀疑至少可以上溯到亚里士多德。这些怀疑倾向于认为,自愿的交换总是(或应该是)等值交换。如果是的话,交换就不会发生了。

其实反过来才对:自愿的交换从来就不是等值交换。

交易双方互相合作,都得到了获得更大价值的机会。对于双方来说,这种获益的机会就是一种激励。在一个自由达成的交换中,双方都期待通过放弃某种价值较小的东西,来获取某种价值较大的东西。

如果杰克用自己的篮球向吉姆换取棒球手套,就表明杰克认为手套比篮球价值大,而吉姆认为篮球比手套价值大。

我们观察到,人们都是以一种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为代价,自愿换取另一种他认为价值更大的东西。从任何一方来看,交换都不是平等的,因为双方对价值的判断不一样;否则,他们就不会重新安排篮球和手套的产权(“现在手套是你的了”)。

而这正是贸易的生产性的根源。杰克的财富比以前多了,吉姆也一样。交换是生产性的,因为双方的财富都增加了。

“不对,”教室后面传来一个爱争辩的声音,“财富并没有真的增加。杰克和吉姆感觉比原来好,这没错;他们可能更高兴,仅此而已。但是,交换并没有生产出什么,还是一只棒球手套和一个篮球,不管新主人是谁。”

是的,交换是没有“制造”出什么新物质。但究竟什么是制造(manufacture)呢?我们立刻会想到工厂、投入的原材料、工人们的汗水和辛劳、最终产品的包装。我们只想到了生产的技术性因素——这仅仅是常规的表象。

我们还忽略了另外一点,就是棒球手套和篮球的制造商,试图在技术上把这些材料重新配置,做成更有价值的组合。他们试图增加价值,这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核心意义,也是厂商制造它们的根本原因。这只需要突破常规想一想。

用篮球换手套没有制造出什么新东西——这并不需要另外的高难技术,但确实制造出了一种双方(杰克和吉姆)都认为更有价值的新模式,这就是他们开展贸易的原因,它增加了双方的价值和财富。

不妨把交换看成是另一种生产方式,杰克把篮球作为“投入”,得到棒球手套作为“产出”;吉姆则把手套作为“投入”,把篮球作为“产出”。

任何选择都有代价,即机会成本

每个人都用一种稀缺而有价值的东西换取另一种更有价值的东西,每个人都发生了成本。实际上,任何选择或行为都伴随着代价,一个被舍弃的机会。

按照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获得某物的成本就是获得它必须付出的代价的价值。为了强调,我们称为“机会成本”。

杰克认为篮球有价值,但他自愿用篮球作为代价换取了他认为更有价值的手套。吉姆认为手套有价值,但他用手套作为代价换取了他认为更有价值的篮球。

每个人都认为收益大于成本,他们都享有净收益——财富的增加。

这种额外的收益是从哪儿来的?如果杰克在交易之后享有更多财富,看起来这额外的收益一定来自吉姆。但要知道,吉姆也享有更多的财富。这不可能是从杰克那里拿走的。

相反,自由贸易是一个机会,能同时为交易“双方”创造更多的财富。每个人在交换中合作,都能找到一个增加自己财富的方式。

这一生产性过程(交换)的结果是双方的产出的价值都比投入的价值大,这项生产性的活动不需要别的什么了。交换扩大了真正的财富。如果双方想得到更多他们想要的东西,这是一个高效的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2.3 贸易创造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