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1

断断续续开始对中医有简单而大概的了解,目前的学习方式主要是看课➕复盘,或许我这个文科门外汉用整个暑假学习这个不太靠谱,能学成什么样也是个未知数,但毫无疑问,没有任何东西比得上身体的健康,所以纠结再三,这个暑假的日更,就从每日更新的中医理论入手吧。

最初对中医的认识可能只是《黄帝内经》、扁鹊、华佗等,可随着看课,我意识到中医融合了中国很多传统的思维方式,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等。以及我们熟悉的脏腑学说,经气血津液,经络甚至是体质。这些配合运用,形成中医学特有的“理法方药”体系,即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分析病因病机,辨清证候,(辨证论治)确定治则治法后派方遣药。而完整的中医学习之路,也将从中医基础理论出发,到诊断,进而中药方剂,了解中医内科学,最终临床应用。


中医学以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经验为主题,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的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学科。

一、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人的诊断、治疗和养生应从整体出发。

从人的生理功能出发,人的五脏、形神、精气神都是相互联系的;从诊断防治出发,人的内病会通过外显而显示出来;从人的养生康复出发,要关注饮食起居,形神共养。

2、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季节的变化和日夜的变化为节律,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疾病外显,也会有更适合的治疗之法,因此要在自然和人的统一中关注节律。同时,也要关注地域环境对人的影响,北方干冷,南方湿热,相应的疾病就会不同,要因地制宜,更要置于天地的大环境之中。

3、人与社会和谐统一

周围环境的安定与否,空气健康与否等条件都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

二、辨证(病因、病位、病性、病势)论治

1、辨证论治市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2、辩证论治:辩证是指对四诊(望闻问切)所搜集的资料(症状)进行综合分析,辨明疾病的病因(外阴内因)、病位(内证外证)、病性(虚实寒热)及病势(疾病发展趋势),并确立证的思维和实践过程。论治指的是对辩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治法治则(治疗方法:开方药|针灸|推拿等)

三、中医学的思维方式(象、系统、变异、中和)

1、象思维

形象思维就是观物取象,取象比类。意象思维就是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思维。应象思维就是取类似象之道,寻找治疗方法。

2、系统思维(整体宏观思维和天人合一思想

3、变异思维

恒动思维,万物不断地运动变化。“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

4、中和思维

平、和之道。治疗主张平阴阳、平寒热,养生主张和五味、和喜怒、意志和,用药也讲究动静相和


以上,学习中医基本的入门基础理论。而我以为,最重要的就是“治未病”思想及“中和思维”,预期发病后再去预防扩散,治疗后预防复发,不如保证拥有好身体,先有“治未病”思想。而“治未病”的根本要点,就是平和之道,平和七情六欲,平和阴阳寒燥,和五谷之气,和意志形神。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医基础理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