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传、心传和神传
一、形传
形传(Handing down by form)。所谓形传就是通过动作、姿势、文字和图片等将人类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传授给后人,传授给他人。
二、心传
(Handing down by heart),就是通过一个心灵到另一个心灵之间智慧和生命体证的直接传授。导师的知识、经验、能量和智慧等生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东西通过师生之间心心相印、以心传心的方式,传授到弟子们的心灵和生命里。接收者心态的开放、低位和恳切程度越高,其接收的速度和深度就越高。
三、神传
瑜伽修行者和一切生命实践者最终追求的是获得神传(Handing down by G)。神传就是获得来自S性的启示。神传的的核心字是融合的“融”字。在心传中,接收者与传授者之间,尽管彼此已经达成了高度的心心相印、生命相通,但仍然存在着彼此之分,是二不是一。但在神传中,S性与修行者已无彼此之分。
同样一句话,同样一句教导,你将其理解成“从因到果法”,它就是“从因到果法”;如果你将其理解成“倒果为因法”,那么,它也就是“倒果为因法”。
同样一句话,如果你仅仅将其看作一句话而已,那么它也只不过就是一句话。如果你将这句话不当作是一句话看待,而是当作圣者的心灵之化现,那么,它确已不是简单的一句话,而成了圣者那生动的心灵。
如果你将这句话不当作是一句话看待,而是当作圣者所证悟之圣境、所彻见之本性,那么,它确已不是简单的圣者心灵之化现,而是成了那生命的终极圣境、宇宙的终极本性之化现。
瑜伽就是化除意识模式
意识中有一些越来越固化、僵化、程式化、个性化的东西,它们在我们的意识中,像水泥那样越来越硬化,越来越板结,越来越成为我们身心行为和社会反应的背景和基础。心理学称之为“情结(Complex)”或“人格中心”。
圣哲帕坦伽利教导我们的是:什么是瑜伽?瑜伽就是要冲破或化除各样的意底牢结——无论它们来自哪里,其结果都是一样,将我们的身心封闭化,将我们的思维机械化,将我们的行为程式化……总之,就是将我们非自然化、非本真化、非存在化和非生命化。
圣哲说,修行瑜伽不是要在我们原本沉重的身心里再增加一些什么,事实正好相反,瑜伽是要我们放下一些本不属于我们的东西——首要的就是放弃我们内在的那个“自我”和建立在这个“自我”基础上的各样“意底结牢”,它们两个是我们一切痛苦和灾难的来源,是我们回归真我、走向解脱的枷锁。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包括瑜伽在内的一切生命修行,都是“为道日损”的,都是在“做减法”,不是“做加法”。
修行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从业已退化的现在再返回到那个本原,即再回归于那个不生不灭、充满智慧之光明和解脱之自由的本性之中。
修行就是持续地安处于禅定之中
“禅定”简称为“禅”或“定”,梵文是Dhyana。除此之外,Dhyana一词也翻译为弃恶、功德丛林、思维修、静虑、相应、止观等。
弃恶主要是指化除心中不善的心念和思维。因为外在的一切恶行皆来自内在的不善心念,故只要将内在的不善心念化除,自然也就没有外在恶行了。
第一步,尽管心中有邪念恶念,但能很好地将其限定在精神之中,而不令其转化为外在行为”。
第二步,能很好地控制心思,令其少生或不生邪念恶念
第三步,尽管心中时常存有邪念恶念,但同时也能于心中时常生起善念和爱心
第四步,心中邪念恶念不起,所起者皆为善念爱心,犹如泉涌,时刻流布身心内外。
功德丛林:“丛林”是类聚之义;“功德”分为后天功德和先天功德。
后天功德是指,在圣贤之教导下的一切止恶生善之行为,皆属功德。已生之恶,令其不生;未生之善,令其生起。
先天功德又分为“性德”与“心德”两类。
性德即本性内含之功德,简称“性德”。自性就是先天本性,此本性内含功德为无漏之功德,为先天本有之功德,非后天修行而来。
本性发起功用即是心,本性发起觉照即是心,本性反省其自己即为心,本性主宰身与行者即为心。此心皆为真心、本心、无限心、超越心、清净心、慈悲心、仁心之义。此心不仅有觉察义、认识义,也有创造义、生发义。人间一切圣贤,所代表的就是“真心”,圣贤之德就是“心德”。心德又名“师德”。凡是性德中有的,心德中皆有,因为心德即性德。在客观客体上为性德,在主观主体上则为心德。
静虑: 禅定不是对心念——精神活动或曰心理活动的止息,而是将意识活动和思维活动始终保持在深度的宁静、超越、觉知、明确的状态下进行,这就是将Dhyana译为“静虑”——在高度宁静下的思虑的意思,即将思虑置于高度的静定之中,置于深度的觉知之中。
我们从来就没有思考出任何答案,答案都是它们自己主动呈现给我们的。禅定告诉我们的是,如果我们尽可能地降低思虑的速度和频率,营造出一个很好的思考背景,即宁静、超越和觉知的状态,那么,答案呈现它们自己的速度和清晰度就会大大提高。很多时候提高到还没等我们开始思考呢,答案就已经呈现给我们了。——答案总是出现在思考之前、之上或之后的。
止观: 止观的“止”是超越义、觉知义、解束义、自在义、无妄义、清净义、凝聚义、择善固执义、岿然不动义、守成义,但皆非死气沉沉、僵化枯寂之义。“观”是觉照义、审察义、思虑义、创造义、透视义、光明义、生生不息义。
止与观之关系有很多:先止后观;先观后止;即观即止;即止即观。修行者可根据自己之喜好或“跟着感觉走”而选择止观方式。
止观分为“后天止观”与“先天止观”两大类。“后天止观”是有为法,是“我”要去止去观的修行法,也即是在“我”的驱动下的止与观。故后天止观属于“从因到果修行法”,也即是有步骤有次第的修行法。
“先天止观”是无为法,是在没有“我”的前提下的止与观的修行法,也即是在“无我”情境下的止与观。故先天止观属于“倒果为因修行法”,也即是无需步骤、无需次第的修行法,因为起步即与果相应了,何须次第?
禅定分为动态禅定和静态禅定两类。动态禅定就是行站坐卧不离禅定,静态禅定是以打坐为主的禅定。
无为与攀缘
所谓“无为(无执)”,就是通过高度的觉知,而使心灵不陷落于任何事物之中(即不攀缘或纠缠于事物之中)——无论这些事物是直接感知到的(外部世界),还是经由学习而来的(知识)。
我们精神不由自主地纠缠于某物或某人后,在我们的感受中,也有与此物或此人生死与共之感。我们的意识里有一个特性,这个特性就是意识走到哪里,就会不由自主地执着到哪里。执着就是攀缘——意识像葛藤一样或像蛇一样纠缠着某物或某人,并越缠越紧,无法分开。最后要么缠者(意识)与被缠者(事物或人或某个概念)同归于尽,要么就是被缠者被缠死后,意识像一只海洋里的借居蟹那样,去寻找下一个攀缘的对象和借宿的“家”。
攀缘(执着)分为“俱生我执”和“遍计所执”两类。
“俱生我执”是意识中与生俱来的、将身心顽固地认作为“我”的执着。“俱生我执”是将“活着”认为是“我”,那么是什么具体的东西象征着我是“活着”的呢?就是我们现在正在活动着的精神和身体,因为对“活着”的顽固执着,故而将“活着”的象征——我们这个活动着的身体和精神——执着为“我”。再进一步,不仅将活动着的身体和精神自身认作为“我”,向外延伸到一切隶属于身心的一切,即“我属”,也被认同为“我”。
遍计所执”是“俱生我执”的延伸与拓展。“遍计所执”最大的特征就是,它习惯于将一切意识所及之处和意识所及之对象,皆顽固地执着为“我”之所有,将其归于“我”的名下而以其主人和私有者之身份自居。
攀缘产生自我,自我又产生攀缘。攀缘和自我孪生共存。攀缘和自我是贪婪、自私、占有欲、无理性、本能化之总根源与总导演。攀缘有两大功能或曰表现方式,一是纠缠,二是借居。
攀缘心或者叫攀缘意识遇到什么即纠缠什么——遇到人就纠缠人,遇到物就纠缠物。总之,就是无休无止地纠缠。
自我非常像海洋里的借居蟹,将本不属于自己的贝壳占有为“家”。它首先占有和借居的家就是我们的这个身体和精神,其次是以爱情、亲情、理想等名义,将他人、社团、概念、理想、S灵等占有借居为“家”,并以主人或拥有者身份居住于它们之中。
解脱就是对各种显明的或幽冥的攀缘执着的识别、解除、化除和超越。攀缘执着名之曰“缠”,化除和超越名之曰“解”。瑜伽的修行目的就是去缠得解。
无为法
瑜伽的去缠得解,除了积极的各种禅定方法之外,还有一种更为深层更为核心的方法——无为法。
最高明的修行方法就是不修行,即什么方法都没有的修行,仅仅是保持着“高度的觉知,而使心灵不陷落于任何事物之中(即不攀缘或纠缠于事物之中)——无论这些事物是直接感知到的(外部世界),还是经由学习而来的(知识)”。这只是初级无为法。终极无为法就是倒果为因法:
①我化为吾师,吾师化为我。我的一切就是吾师,吾师一切即是我。吾师将其一切修行过程在我这里(也即在他自己那里)重演一次,重现一次,重新经历一次。我(即吾师)不需要做什么,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把这次生命经修行改造升华到开悟解脱的过程重演和重现一次,并且在重演和重现的过程中,尽可能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真实。如此,修行就是吾师的重演和再现!
②我即真心和真性。我后天身心里的一切皆无需我管,真心和真性拥有无穷之转化力、清净力、升华力而去将这一切自动自发地转化掉、清净掉和升华掉。我所需要做的就是时常保持一定时间量(比如说每天半个小时等)的打坐。在打坐时深入各境界中,体会和经历真心和本性在转化、清净和升华我身心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样的感受与体验。
在无为(无执)的最后阶段(终极境界),纯粹的觉醒(圆觉)从最真实的存在中自发地、清晰地显现出来。
我始终(过去、现在和未来)是真心,是S性或F性。当我们将自己认同为真心,认同得有多深,真心就对我们呈现得有多清晰。真心呈现后,会自然地、自发地将一切愚昧无知消除掉、转化掉或摧毁掉。
原文:
1.2 瑜伽就是化除(即打破或超越各种)意识模式。
1.2 Yoga is to break the patterning of consciousness.
1.3 因为当意识模式被打破或超越后,纯粹的意识自身就会在不被扭曲和污染的情况下,安住于它最自然的状态。
1.3 Then,pure awareness can abide in its very nature.
1.4 否则,觉醒(即纯粹意识)就会转变(坠落、退化成)为各种意识模式。
1.4 Otherwise,awareness takes itself to be the patterns of consciousness.
1.5 有五类意识模式,它们既有恶性的,也有良性的。
1.5 There are five types of patterns,including both hurtful and benign.
1.6 它们是:正见、误见、概念化、昏沉和记忆。
1.6 They are right perception,misperception,conceptualization,sound sleep,and memory.
1.7 正见来自直接的觉察、推理或他人的教导。
1.7 Right perception arisees from direct observation,inference,or the teachings of others.
1.8 误见是错误的知识,这些知识与事实不符。
1.8 Misperception is false knowledge(jnana),not based on what actually is.
1.9 概念化来自语言上的知识,但与事物的真相并无关联。
1.9 Conceptualization derives from linguistic knowledge(jnana),not contact with real things.
1.10 昏沉是没有任何觉知的存在状态。
1.10 Sound sleep is a kind of existing without any awareness.
1.11 记忆是过去种种经验的持续(即在意识之中的留存)。
1.11 Memory is the retention of experiences.
1.12 化除(打破或超越)各种意识模式,必须通过修行和无为(无执)这两者来达成。
1.12 Both practice and non-reaction are required to break the patterning of consciousness.
1.13 修行的意思就是持续地安处于禅定之中。
1.13 Practice is the sustained effort to rest in that stillness.
1.14 当能够长时间自如地处于禅定状态时,才能(为最终的生命解脱和开悟)打下一个牢固的根基。
1.14 And this practice becomes firmly rooted when it is cultivated skillfully and continuously for a long time.
1.15 所谓“无为(无执)”,就是通过高度的觉知,而使心灵不陷落于任何事物之中(即不攀缘或纠缠于事物之中)——无论这些事物是直接感知到的(外部世界),还是经由学习而来的(知识)。
1.15 As for non-reaction,one can recognize that it has been fully achieved when no attachment arises in regard to anything at all,no matter whether perceived directly or learned.
1.16 在无为(无执)的最后阶段(终极境界),纯粹的觉醒(圆觉)从最真实的存在中自发地、清晰地显现出来。
1.16 When the ultimate level of non-reaction has been reached,pure awareness can clearly see itself as independent from the fundamental qualities of 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