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越是作者写的平常无奇的地方,越是掩藏冰山。
今天和学生一起阅读王佐良的《上图书馆》。课文内容很简单。不过是一篇作者记录自己上学期间的三个图书馆:中学时的公书林图书馆,大学时的清华大学图书馆,留学时的牛津功德林图书馆,以及作者在这些图书馆里阅读的书籍,还简洁的一句话抒发这三个图书馆给他带来的生命触动。
上课前也只是觉得这篇课文只不过是诸多求学历程记录之一,惊诧于作者能在中学就可以阅读英文书籍,羡慕他所在的地方有那么好的图书馆,因为作者是1921年的人嘛。也没查阅很多课文里涉及的学校和图书馆的详细资料,因为阅读课文后的直觉是作者想表达这三个图书馆在其生命中的分量。
上课时也就从图书馆和作者生命质量着手,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第一阶段阅读的书籍是打开生命的好奇。第二阶段阅读的书籍使生命和情感有了新天地,第三阶段是拥图书馆独啸的乐趣。
同时谈古论今之一,比较作者中学时的图书馆和我的学生所在地的图书馆百年差距,并进一步引申到,城市间的差距是文化的差距。大多数人只会从高楼大厦、繁华的街道来判断一个城市优劣,但城市之间的天壤之别最重要的是里子,即作为一个城市文化名片的图书馆的质量,也可以说一个时代教育的高低也反映在学生能在图书馆阅读什么样书籍。
谈古论今之二,生命需要一步一步的提升,需要到更广阔的天地历练,不要把自己求学的天花板局限于清华北大,要明白世界上还有更好的大学在那里等着你。自由在高处,只有到更高处才能生命更有厚度,也更自由。
上完课,也是很满意自己上课由课文而拓展的信息。我上课最喜欢这样漫无边际的扯闲篇。
到了晚上,就有了新的疑问,作者中学时就能阅读英文书籍,他的英文水平应该是从给他教育的中学而来,但课文里出现的文华中学和公书林图书馆,我一点都不了解。这些相关信息课堂上可说可不说,一句那是很好的中学很好的图书馆就可以对学生有了交代。不过还是觉得有必要了解一下,毕竟文华中学和公书林图书馆在作者生命里有很不寻常的意义,查阅它们的资料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一查不要紧,原来作者上的中学,阅读的图书馆在中国教育史上和图书馆史上都是开创先河的地位。
武昌文华中学历史沿革(引自百度百科)
1840年美国基督教传教工作在中国开始,1845年美国传教士文惠廉(William·Boone)来中国传教,这是美国圣公会来华的第一位主教。为褒扬文主教来华的传教工作,美国基督教决定办一所学校来纪念他,于是在鄂湘教区主教韦廉臣的主持下,在武昌城南置地创办了一所男生寄宿学校,英文名称是:BishopBooneMemorialSchool。简称是:BooneSchool,译成华语是“文主教在华纪念学校”。仿照中国书院制度取名“文华书院”。于1871年10月2日(清同治十年)正式开学。这是我国内地第一所新式学校。起初类似于中国的私塾,教学内容一半是《四书》、《五经》,一半是《圣经》,不久开设了英文、算术、格致(自然科学常识)课程等,1874年文华书院开办了女子班,取得“布伦学校”,女校的学生除学习规定的课程外,还学习缝纫、手工、烹饪等。1890年教育教学改革,增设了数学、物理、化学、体操、音乐、美术等许多课程,教材均采用美国原版教科书。同时还开设有国文、历史等科目,并逐步提高各科难度,教学用语为英语和国语。同时又设立文娱室,学生课余可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在学制方面分为六个年级,每个年级为两个学期,每周休息一天,每年有寒暑两假。
为适应传教布道的需要,1897年书院又开办了神学班,以培养各地教会所需的神职人员。1903年文华书院增设大学部。这种由中学书院开办大学,当时在全国也是首创。1903年向美国政府立案,文华书院改名为“文华大学校”。1924年大学部合并另两校,起名“华中大学”;中学部则改名为“武昌文华高级中学”。1927年,学校主持人曾宣布停办,但许多中国籍教师不肯离去,在校园里继续办起“文华补习班”,并向中国政府申请立案,于1929年定名为“私立武昌文华中学”。学校办学理念先进,办学方式多样,根据当时形势,创办了《文华学界》、《文华季刊》等杂志,成立了学生军,于1909年首创了中国第一支中国人演奏西洋铜管乐器的乐队,又于1912年首创了中国童子军,并迅速推广至全国各地。学校的校医院不仅为师生健康服务,还开门为市民看病治病。
学校既有外籍教师,也有中国教师(包括留学欧美的)。学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深受学生欢迎。如:除上课用英语和国语外,英美籍教师和学生一起组织成立“益智会”,专门练习英语,以及创办英语剧社排演英语名剧。另外师生们自愿组织开展各种社团活动,这些活动极大地锻炼和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学校新颖的课程设置,先进的教育教学,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社会影响日益提高。湖广总督张之洞欲办新学,几次亲临文华考察取经。由于文华外语教学成绩突出,社会对外语人才需求量大,张之洞欲以重金将其孙送文华就读,后因不愿入教而未读成,可见一斑。
1938年迫于日本的猖狂侵略,李辉祖校长率领文华、文华初中二部、希理达女中等500多人南下至云南、广西、贵州等地办学,历时八年,流亡办学期间,条件十分艰苦,但全校师生员工同仇敌忾,教学成绩斐然,多次受到教育部嘉奖。
1949年解放后学校由私立改为公立,1952年大专院校调整,华中大学与另两所大学合并,迁址桂子山形成今天的华中师范大学,文华中学响应政府号召由昙华林168亩的校区迁至粮道街原中华大学校园(面积23亩),校名因此改为华中师院附中,1956年学校由市教育局接管,校名为武汉市第三十三中学,1985年又恢复武昌文华中学。
文华公书林图书馆(引自百度百科)
文华公书林Boone Library是中国近代最早开办的公共图书馆。
1899年,美国人玛丽・伊丽莎白・伍德来到中国探望其在武昌昙华林的弟弟罗伯特・伊・伍德,随后留在昙华林的文华书院教基础英语,1903年,在武昌昙华林文华学校筹办阅览室,开展多种图书宣传活动。1910年,扩大馆舍,命名为文华公书林,附设于文华大学。以后成为文华中学、文华大学两校学校图书馆。该馆向社会开放,学校师生可借阅图书,社会人士亦可利用。并设巡回文库,选择良好读物寄存于武汉各学校,供学生借阅、定期更换。组织名人讲演,发展读者队伍,扩大阅读指导。馆内设编目室、参考室、阅览室、 报纸杂志室、 书库和商学书籍、研究中国的外文书籍专藏室。据1918年 3月调查,该馆藏书有汉文1012种11771本,西文6704本。每季阅览人数达7238人,年经费达3500元。图书采用《杜威十进分类法》分编。
文华公书林建成后,1920年,文华大学图书科成立,它又成为该专业的实习图书馆,由学生协助管理。对推动中国图书馆工作与图书馆学教育曾产生积极影响。1929年后,该馆成为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的图书馆。
查阅这些信息后情不自禁的感叹,美国传教士对中国现代教育贡献之巨大,他们千里迢迢来华传播人类现代文明,而今有几人记得他们的奉献,令人唏嘘。二是今天之中学教育与百年前的中学教学,云泥之别。一百多年前是为了文明而教育,今之教育只为了分数升学。一百多年前的教育是打开学生的生命,让生命充满好奇,渴望求知。今之教育毁人不倦,生命的光彩随着上学越多越暗淡,生命心灵枯萎干涸。一百多年前的教育是自由自主开放,中西混搭,今之教育一统江湖,一种声音。纵观二十世纪那些取得成就的人,他们接受的教育多来自西方基督徒引领下的新式学校,后大都又留学英美。也可以好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西方的帮助,我们就不会有后来很多建设上的硕果。
中国俗话里有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然而我们不仅十分的忘恩负义,还反咬一口,对曾经帮助过我们的恩人,充满仇恨,咬牙切齿。一个不懂感恩的民族是会受到咒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