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树木与历史故事 - 枇杷

转眼到了枇杷上市的季节,柳宗元曾说“寒初荣橘柚,夏首荐枇杷”。作为“早春第一果”,新鲜枇杷在南方的水果店弥补了初春水果稀少的空缺,但在北方它的存在感可能远没有枇杷膏强。

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枇杷能润五脏,滋心肺”,除果实外,枇杷花、枇杷核、叶、皮、根等有各自功效。中医认为枇杷果实有润肺、止咳、止渴的功效,枇杷叶亦是中药的一种,以大块枇杷叶晒干入药,有清肺胃热,降气化痰的功用,常与其他药材制成我们耳熟能详的“川贝枇杷膏”。

与大部分果树不同,枇杷在深秋初冬开花,果子在春天至初夏成熟,比其它水果都早,因此,枇杷也被称是“果木中独备四时之气者”。可枇杷的用处远不仅于此,枇杷树高3-5米,叶子更是大而长,还有个好听度名字叫做“无忧扇”,在部分城市也作为行道树栽种,枇杷花所采之“枇杷蜜”,属蜜中上品。这样一种浑身是宝的植物,也着实不负它采日月精华,享四时之气。

虽然枇杷受地域限制,多见于南方,但早在西汉时期就在中国种植,更是在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早早出镜,流传千年。而关于枇杷的名称是因为它的叶子像乐器琵琶,还是乐器琵琶像水果枇杷一直颇具争议,毕竟他们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时间都颇为接近,而长相也确实相似。在《说文解字》写到:“琵琶本作枇杷”。《释名》中也有解释,琵琶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根据它演奏的特点人们将它命名为“批把”,而当时的“批把”是由木头制成,所以当时的人们也将它写作“枇杷”。

说到这琵琶和枇杷的谐音梗,不得不说古人也是傻傻分不清楚,《雅谑》中相传,明代有位知县很爱吃枇杷,正逢乡人送来了一筐,并派人先把帖子呈上。知县一看,帖子上写着:“敬奉琵琶一筐,望祈笑纳。”知县很纳闷:为什么要送我一筐琵琶?琵琶为什么要用筐来装?随后东西送到,知县一看,原来是一筐光鲜的枇杷。知县笑了笑,从兜里掏出那张写着“琵琶”的帖子,顺口吟道:“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下面的词儿一时想不起来了,正巧有位座上宾,见景生情,续了两句:“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知县听了,拍案叫绝。可见谐音梗也是古来有之。

另一个关于枇杷名字不得不说的故事,确实关于大文豪苏东坡先生的了。作为留名青史的大吃货,东坡先生关于枇杷闹出的误会更是影响深远直至海外,枇杷的英文名Loquat便是来源于粤语的芦橘。

虽然现在确实有地方称枇杷为芦橘,但更大概率是受《冷斋夜话》中记录的关于东坡先生的轶事所影响,东坡先生写了一诗“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橘杨梅尚带酸”,好友张嘉甫问他:卢橘是什么果子?他说“枇杷是也”。可最早在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亭奈厚朴”,可见这几样东西都是不同的,因此才并列陈述。百年后,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也忍不住感慨:“注《文选》者,以枇杷为卢橘,误矣。”

无独有偶,东坡先生另一首提到卢橘的诗词《食荔枝》中也闹了个不大不小的笑话,便是“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若真这样吃,只怕都要与世长辞了,别说做岭南人了。而这个误会其实也与读音分不开。这原话大约是粤语方言“一啖荔枝三把火”,说的是荔枝容易上火,可作为祖籍河北长于四川的“北方人”,东坡先生能理解这么些也是很不容易了,只是大家可千万别按照三百颗的量去吃荔枝啊。


参考:

关于枇杷的典故传说 https://wenwen.sogou.com/z/q228714261.htm

百度百科:枇杷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E%87%E6%9D%B7/103964#viewPageContent

枇杷还是琵琶?枇杷还是批把?傻傻分得清!https://zhuanlan.zhihu.com/p/35252877

你可能感兴趣的:(花草树木与历史故事 - 枇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