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地回答孩子们无休止的“为什么”问题的答案!

一个学生问老师:什么是智力?这个老师的回答每次都不同:

  • 智力是小孩子说出他人生的第一句话。
  • 智力就是今天上午杨小武同学在语文课上讲的笑话。
  • 智力就是手牵手的三兄弟。
  • 智力是黄色的。

对这个学生来说,老师每次都不同的回答,让他很抓狂,因为他只是单纯地想要一个准确固定的答案,好让自己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而老师每次不同的回答,让他没有方向感,不知道哪个定义才是准确的。

对于这个老师来说,她深知,对于有些事情特别是人们渴望得到的理想化的东西,诸如智慧、美貌、才能或成就,人们往往使用一些具体的、可以度量并且是大家都同意的定义,以此来获得内心的安全感。如果把这些都拿走,人们就会感觉到混乱。逼迫一个人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在任何时候都会使人感觉到这种混乱。但从长远来看,这个老师这样子做并不见得就是坏事,特别是当这个老师的目的不是要培养一群追随者,而是具有自由多元的思维方式的孩子们时。

试问一下,现在学校里还有多少老师,可以做到用这种方式来回答学生们的问题?英国人类学家罗宾·邓巴的研究表明:人类的头脑运行机制受制于其大脑的新皮层面积,在处理会话群体时存在人数的上限,这个上限是维持良好互动所需要的人数:3人。很明显,在现行学校中所推行的大班授课制中,一个班级中,众多天生好奇爱问问题的学生,会很快耗费尽老师的精力。因材施教从教师的生理角度来看,在实际操作上会很难。

如果学校的老师没有办法来充分地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或者说如果老师们没有精力做到这一点的话。那么家庭就应该肩负起这个责任,这个责任就是家长们应该细致认真地对待孩子们提出来的问题,以培育孩子们的多元思维,或是充分激发出孩子们的想象力。

然而实际问题是:大人们在面对孩子们的问题时,会不耐烦。孩子们只要在每一句话,或是在任何看到或听到的事情后面简单地加个“为什么”,就可以立马形成一个需要大人回答的新问题。孩子们形成问题的速度比大人们回答问题的速度要快得多。大人们会因此变得很不耐烦,直到最后用“我不知道!”来结束。

更为不好的一点是,大人们习惯用自己不自知的有条框限制的思维,来回答儿童们的问题。Walter Lippmann说:人们都是先下判断再观察,而不是相反。大人们用自己带有条条框框的思维做出的回答,实际上也给孩子们的想象力设置了藩篱,让孩子们难以逃离大人的思维方式。大人们往往就是简单地认为儿童思维就是成人思维的幼稚版,然后用这种思维方式来教育儿童。

这种认识明显不对,因为只要认真紧密地同儿童们相处一段时间,比如几天,人们就会很快发现,儿童们的思维方式真的是千奇百怪。他们有他们自己的思维逻辑,比如7岁以下的儿童会认为,是因为树叶在动所有才有了风,这种思维逻辑与大人们的逻辑完全相反,很明显这并非可以简单地用“大人思维的幼稚版”能诠释的了的。同时,大部分大人们都会认同的一点是:儿童的想象力普遍比大人丰富,这一点也间接地说明了,儿童的思维方式并非是大人思维的幼稚版这么简单。但大人们普遍用幼稚版的成人思维来回答孩子们的问题。

大人们的思维方式为何会带有条条框框呢?这可能源于人类天生喜欢分类的本能倾向,人类的分类行为是一种条件反射。人们天然喜欢做分类,这是植物、那是动物、这是厨房用品、那是书房用品等等,这种分类行为本身即代表着思维上条条框框的限制。同时,旧教育系统中所灌输的知识也是分门别类的。文理分科更是分割了各种知识的融合,这使毕业后的学生们习惯性地想要给各种事物分类。分类即代表着不发散的思维方式。

大人们喜欢下判断和以及难以抗拒的分类倾向导致在教育孩子时,容易给孩子们灌输大人们的定势思维,且大人们还无法意识到自己提供给孩子们的答案,其内里实际上包含着判断、分类和意见。大人们普遍认为自己的判断,分类和意见总是对的,且对孩子是很有益的。每当给孩子们提供大人们自以为是100%正确的答案时,这些回答就是在束缚孩子们的想象力。孩子们对事物该如何判断、如何分类,以及对一个事物应该持有什么意见,应该让他们自己慢慢形成。

那么,更好地回答孩子们无休止的“为什么”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呢?或者你可以尝试一下“我不知道,你觉得呢?”这个回答,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自己在用这个答案回答7岁孩子的问题后,她似乎会更愿意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且明显地感觉到她是有经过思考后,再说出来的。这句话中前半句的“我不知道”是作为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在表达,如果大人们碰到的问题确实是不知道的,那么就如实地说不知道吧,不用一个幼稚版的成人思维来思考问题,然后给出相应的答案。而这句话中后半句的“你觉得呢?”旨在引导孩子们进行想象,并鼓励他们把自己脑中想到的东西说出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更好地回答孩子们无休止的“为什么”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