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礼

原文: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译文:孔子到太庙,每件事情都要问一问。有人就说谁说鄹人之地的儿子懂得礼仪呢?到太庙他每件事都要问。孔子听说后说,这就是礼呀!

子入太庙。
哪个太庙?
后人的解释都是曲阜周公旦之庙。
因为周公的功业,周武王特许周公旦太庙的规格与自己的庙规格一样。
到了孔子时周公已是五百年之前的历史人物了。
以今人之眼看五百年之前,差不多就是明朝的公元1500年,时为明孝宗朱佑樘,是明朝第九位皇帝,然后在一堆历史资料里面去认识朱佑樘。
孔子就是这样认识周公旦、周武王的。
在鲁国的孔子时代,鲁国无论是国君还是三桓祭祀,包括祭祖、祭天、祭地,孔子尽管不可能主祭,但都可以观祭的,尤其是孔子在鲁国、季家做官期间更是可以参祭的。
但孔子从内心就看不上时鲁国的政治状况,尤其是主要治国理政的国君、三桓,尽管还要为政做事。
孔子研究礼,还有研究礼的专家林放做他的学生,他对鲁国春秋当下的鲁国周公太庙的事早已是烂若披掌、洞察秋毫。
他对于鲁国周公太庙的事没有那么多要问的。
尽管有后人所认定的孔子问礼堂,但那也是孔子以后千年以后的事,以讹传讹而成。
“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
其鄹就是叔梁纥做大夫的地方。
曲阜不大,鄹距离鲁周公庙很近,鲁国人时人也不会以鄹人称谓孔子。
能这样称谓孔子的当然只能是在洛阳的周太庙里,周人对孔子的称谓。

“子入太庙,每事问。”
孔子为什么到了周太庙每事都要问?
后人附会为孔子谦虚,并以孔子言“是礼也”为证明,孔子自己都这样说了。
好听点这是孔子的中庸之道,大白话就是孔子装傻。
对于周礼,孔子有资料可查,有他称之为朋的林放可以讨论,而且再去周太庙之前,专门为周礼去请教过老子。
如果说孔子和林放是研究礼的专家,老子就当得起大家。
尽管老子没教孔子多少他认为的学问,但对于孔子问的礼还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且完后还赠送了给孔子的忠告:不要随便议论人,不要揭人的短处,作为人臣和子女说话不要只考虑自己。
老子前面还有话:临别之时,富贵的赠人钱财,仁义的人送人良言;我没钱,也不想盗窃仁者的名义,但还是要送你几句话。
老子一定是因为和孔子交流的内容有所指的。
但无论怎样,在孔子的内心世界,对于周礼已经有了自己的架构。
不仅对于周礼,一如前面所说,“周监(鉴)于二代”,孔子对于夏礼、商礼也与周礼做过比较的,继承、删减、增加的内容孔子都清楚。
也正因为如此,孔子对于鲁周公太庙的礼、仪都是有疑问的。
正是这些疑问、这些比较,孔子到了周朝的周武王太庙才要“”每事问”。

周礼之于孔子,已经有了礼仁、礼制、礼仪的架构。
其中礼仁,在周公旦通过“金人背言”教子,在尹伊放逐太甲于桐可窥见一斑,其实就是人的修为。
孔子开门办学,就是培养君子,培养具有礼仁的君子。
孔子以前,对人的培养都是个体的,孔子开始多人一起,孔子所谓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教育也不是没有来踪的。
这不是孔子到了周太庙要问得,而且孔子也明白,问也是白问,老子都已经教训他了,“你所问的那些人,骨头都腐烂了,只剩下他们的话罢了”,老子对周人(不是周民)已经不抱希望。
所以孔子要办学。
孔子如周太庙要问的事主要是礼之仪,诸如东西怎么摆放、主祭的人的怎么走路甚至参拜、参祭的人该当如何,等等诸如此类。
至于礼制,他都了然,而且还有对比。

孔子入周太庙所问主要是为了印证,现在的做法与他看到的礼仪规定、甚至改变是不是吻合,不吻合出入有多大。
孔子自有评判。
孔子问礼的逻辑:要问清楚礼怎么做,也就是仪;要搞清楚礼仪为什么这么做,也就是礼制的规定;还要搞清楚周朝的礼制从夏商而来究竟有了那些删减、增加。
用今天人和汽车的关系,孔子不仅要搞清楚怎么开车,还要搞清楚车的原理,更要搞清楚车的演变历史。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意为:孔子到了周太庙,每事都要问问清楚。有人就说了,谁说鄹来的孔子懂礼,什么事都要问。孔子听说了,说这就是礼呀。

“是礼也。”
孔子心说,“是礼,只是此之礼非彼之礼也。”

你可能感兴趣的:(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