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也叫“灯影戏”,或者“影子戏”,它有哪些特点?

文·段宏刚

“皮影戏”的别称有很多,除了常见的“灯影戏”和“影子戏”之外,在陕西通常也被称作“小戏”,跟“大戏”秦腔相对。

秦腔表演因为需要舞台,以及许多道具,参与演出和伴奏的人员多,场面宏大,视觉冲击力更强,故称大戏。皮影表演只需要一片幕布,以及少量工作人员就能实现,工作人员在幕后指挥皮影来表演,观众看到的是皮影影子的抖动,听到的唱腔是工作人员的配音,所以叫作小戏。

皮影戏虽然没有秦腔那样引人注目,但它的特点非常鲜明,表现在以下几大方面。


其一,从材质特点来讲,皮影戏使用的皮影用驴皮或牛皮制作而成。之所以用它们制成,是因为皮影要多次反复使用,驴皮或牛皮的强度高,韧性好,耐保存,不担心折损,对节约成本很有帮助。

先是把整张牛皮或驴皮经过特殊处理,然后裁剪成一尺见方的小块,再把小块牛皮或驴皮切割成1毫米厚,经过研磨,让其成为半透明状,就可以在上面雕刻图像了。

雕刻图像前,要先让画师把人物、动物、花卉、树木等造型绘制出来,工匠再按照这些造型进行精雕细琢,就能制作好皮影。

一件皮影的制作完成,融合了绘画、雕刻、剪纸等许多艺术的创作手法,因此,它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其二,从表演特点来看,皮影戏如同是秦腔的微缩版。

秦腔表演时,需要舞台、演员、剧本、化妆、乐器伴奏、灯光、美术等许多元素,皮影戏表演时,同样需要这些,只不过没有秦腔这么复杂罢了,对所有元素的使用都是化繁为简。

秦腔表演时需要一个几十人的戏班子相互协作,才能运转起来。


而皮影戏表演时的戏班子人数很少,4、5个人就能撑起来,一到两个人指挥皮影在幕布上做出各种肢体语言,同时可以配音,其他三到四人专门进行配乐、伴奏,配乐的基本乐器是二胡、镲、小鼓,三、四个人完全能搞定。

成品皮影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组合而成,不同部位跟人的关节一样可以活动。每个部位都用细线绑在长约二尺的细木棍上,表演时,幕后的指挥者通过提、拉、抖动,可以牵引皮影做出各种动作,从而给观众展现出像动画一样的动态效果。


其三,从受众层面来看,皮影和秦腔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喜欢看秦腔的人对皮影戏并不排斥。

皮影和秦腔因为是同宗同源,除了表演场地有区别之外,其它的都一样,因此,它们的粉丝也都一样。

在过去,每逢某个村里有庙会或其它重要活动,都会有人出头邀请戏班子来村上唱戏,以此烘托气氛。有钱的村子会邀请秦腔戏班子来唱大戏,缺钱的村子则会邀请皮影戏班子来表演,它们都可以满足老百姓的精神生活。

唯一的区别就是,皮影戏没有秦腔那样看起来热闹、过瘾,有很强的现场感和冲击力,毕竟,秦腔欣赏的是真人表演,能直观地看到一个演员的戏外功夫,而皮影戏观看是幕后指挥者各种技能的协调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皮影戏也叫“灯影戏”,或者“影子戏”,它有哪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