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某个晚上,秋叶大叔来我们学校做讲座,当时不知道这人什么来头,再加上我最不喜欢听讲座,所以一点也不感兴趣。
但朋友说是个大牛人,不去不得,于是被硬生生拉了去。
硬着头皮听了两小时,主要内容就是:如何规划大学生活。
说得直白点:就是宣传他的书——《不要等到毕业以后》。
开场前,我以为和往常的讲座没区别——听半个小时就想上厕所。
后来我才发现:高手,这是高手。
听了那么多讲座,这是第一个让我觉得现场卖两个小时东西还能让人全程无尿点的讲座。
之所以如此,并不是因为他声音美颜值高,而是他分享的东西真的很受用——起码现场感觉不错——不排除被“洗脑”的可能。
就要毕业了,这天再次翻到这本《不要等到毕业以后》。
感触挺深的。
推荐还没毕业的小朋友们看一看——不要等到毕业以后再看。
<点击原文链接,关注微信公众号:赵庆招写字的地方,后台回复“毕业”即可获得本书电子版>
当初看了这本书,如今要毕业了,一个点一个点来核对,发现似乎没有达到当时预期的效果,但确实让我在某些方面大受启发——比如开微店、运营公众号、写文章……
这本书几乎囊括了大学生涯的点点滴滴,光看目录就感觉自己大学白过了——好像一样都没做好。
这本书不能算作鸡汤系列,不是说空话安慰你和激励你,确实在理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毕竟秋叶大叔是学机械专业的,了解一下。
下面就抓取其中最戳中我的两点分享一下吧:
1.专业好才能就业好?
这一点我也深受其伤,高考成绩不高不低,是个尴尬的分数,一门心思想读经济学,不料被调成英语。
周围和我一般的人不在少数。有的同学则是家长帮(强)忙(迫)选的专业——自己丝毫无感的专业。
但其实,四年下来,转专业的人并不多,以我为例——转专业不一定能适应,况且自己并不讨厌英语,学得不好但提高了很多。
现在我觉得——专业不是你的全部,毕业后做着和专业对口工作的人只是少部分,专业——以英语为例子——只是一门工具罢了,除了掌握它,大学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修炼其他技能、大胆积累人脉、尝试新鲜事物、多读书……
而这些最后让你自己形成一个能够独立学习的人,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秋叶大叔的理解:
我学的是机械工程,古典老师学弟是建筑工程,萧秋水老师学的是旅游专业,这些专业都是当时的热门专业,但是我们后来都选择了其他的职业发展方向,而且发展得不错。
谁说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只能通过锁定选择的专业来实现?
专业、选择、兴趣,这些都只是实现人生梦想的一座桥梁而已,大学专业是人在职业领域的初步定位,并不能完全决定你未来的就业选择。
在大学,读什么专业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学会独立学习,把知识转变成个人的能力。
2.考研还是就业?
这也一定让很多大三大四同学伤透了脑筋吧。
我也曾犹豫不决——不断权衡,最后发现无论怎么考量,都难以平复内心的欲望。
那段时间,整天就在想——本科就业压力这么大,不考研究生怎么活——可是考研的人数一年比一年多,要是考不上岂不是浪费了最佳实习时间?
于是,我们举棋不定间就失去了很多东西:时间、机会……很容易弄得一团糟——考研就业两样都没搞好。
我们很多人考研,其实不是想做学问——尤其是我根部不愿意——我们只是担心从大学里出来之后无法迅速适应社会,于是打算通过读研开缓冲一下,顺便让自己的学历锦上添花。
秋叶大叔的解答:
考研也好,就业也好,都不是人生的目标,考研和就业无非是走向人生目标的两条路。
在一个快速变动的时代,企图用一次好的选择锁定终生幸福是想法是天真又无知的,内心呢懦弱的人才期待一个绝对安全的选择,而勇者是努力让他们的选择越来越靠谱。
记住:人生不是由一个选择决定的。人总喜欢把现实的失败归结为当初的选择不正确,而忘了决定未来的最重要的选择——是现在要立即做决定的选择。
读了研究生,不代表一劳永逸,推荐一本书给想考研或者考上研的同学——《有了博士学位还不够》。
等等。
里面还有很多都是我们大学和工作中会遇到问题,以及秋叶给出的答复。
但是!!!
推荐这本书,是因为我觉得这里面的一些技巧和点确实值得我思考,并不代表这本书里面的方法论就能解决我们大学里的一切。更不能迷信其中的观点,凡事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决断。
本来,总归是自己的大学和自己的人生,没理由要走别人画出来的弧线。
可是,有些时候——当你倍感无助,不知所措的时候,稍微从别人那里取点经也无可厚非。
毕竟我们所做的一切,最终的目的不是讨好别人,而是取悦自己罢了。
福利:
点击:原文链接,关注微信公众号:赵庆招写字的地方,后台回复 “毕业” 即可获得本书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