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期【学生习作】

1.摘枣

            文/高平三中396班    袁一鸣

  成功有时候没有结果,但在努力的过程中,你会收获许多。                       

                                            ――题记

      大雁南飞归去,今朝不觉深秋。早已耳闻红枣成熟的音讯,欲去,却因无其可摘而不得。日日守在窗前,盼望着枣的一簇枝头,直到耳边传来:“走啊,去摘枣!”我才如梦方醒,踏上了摘枣的一叶方舟。

      今日正值中秋国庆同临门,我和母亲回家送中秋,顺带摘枣。时至中午,大包小包的礼品总算脱手。爬上山,站在树前,捋捋衣装,磕几个头,都说这个是当地的风俗,以怕惹怒了枣树爷。整个仪式做完,抬头一看,红艳艳的一片,几个枣聚成一团,像是个中国结,喜气洋洋的。还有一些疏散开来,就是见了生人,东藏西躲,遮掩着自己的面孔。我一望此景,手不禁伸向了最近的一个红枣,稍微用力,它便降落于我的手中。不留任何等待,我马上吞下口,细细的嚼着,忽然一股芳香沁满了我全身。我激动的说:“事不宜迟,走,摘枣!”

      我先在树下徘徊,见到一个比较矮的枣,就起身而跳,将她拿下。要是一处枝头,我会裹挟着树枝一起撇下,再一颗颗的摘下来。我的动作精辟、伶俐,似乎是打上了兴奋剂,不一会儿,低处的一些枣已全部被我摘获。这些低处的枣又小又涩,和高处的那些比起来简直是九牛一毛。于是,我暗暗下了决心:“誓死摘下高空枣”。正当我心血来潮,急兑诺言时,就被一个问题所困,“这荒山野岭,渺无人烟,不借梯子怎么摘枣啊?”我略带迟疑,立刻定下了目标“爬树”。可想着简单做着难,没有任何安全保障,爬树是极有风险的。我左右为难,但再一望枣,迫切的心不容我等待,我迈出了第一步。枝干太繁密了,我的身体被划了两道口子,我咬着牙,爬到树顶,望着那灿烂的红枣。疼痛感顿无,我哼着小曲,一粒粒的将枣斩获于我手中,我将它们放入了口袋,可激动的我似乎忘了什么,仍在洋洋洒洒的摘着枣。时光悄逝,夕阳余晖落尽,天光淡然黯去。我顺着枝干跳了下来,可裤子和衣服似乎轻松许多。我不以为然,高高兴兴地回了家,正向母亲炫耀成果时,我才发现:枣子不见了,布袋裂开了。

      一日之功,白费于疏忽。漫枝艳枣,痛失于我手。我为他们惋惜,我对自己怨恨,但我却渐渐发现我成功了,我收获了最宝贵的礼物――成长。

【师评】小作者围绕“摘枣”这一主要事件展开叙写,叙得生动,写得细腻。虽然到头来有点“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失意,但他却从中收获了“成长”,这也许就是这次“摘枣”事件摘到的最大最红最饱满的一颗“枣”吧!如果能结合事例,对成长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义,就更好了。(点评教师:张永刚)

2.孩子般的妈妈

            文/高平三中 396班  崔傲然

 “啪”的一声,一声巨响打破了家中的寂静,不知什么东西空中落到了地上。

    “扣杀!”

      在写作业的我和正在读书的爸爸被这一声断吼吓了一机灵。冲进卧室时,我们看见本来在背书的妈妈早躺在床上睡着了,那本《安全生产管理》被扔的老远,正躺在地板上,无奈的看着我和爸爸。

      妈妈是一位煤矿工人,这几天迷上了打乒乓球,总是和她的同事一起练习,结果的她球技比她的同事进步还快,就是不能替她的同事去比赛。而下周,她所在的单位要在全公司抽测《安全生产管理》的学习情况,于是妈妈在白天空闲时间与她的同事狂练打球,晚上又狂背那本书,整天忙得不亦乐乎。就。昨晚,他还叫爸爸瞅着书听他背诵呢。今天晚上爸爸正要等着“考核”,她却急急忙忙的去陪周公下棋了。

    “妈妈——”爸爸还没来得及阻止,我已经叫醒了她。

    “啊,我睡着啦?哈哈,刚才那场球打得好精彩啊。那群人真是太不自量力了,居然说要挑战我。我猛抽一拍,打的他们连北都找不到了。咦,我的书呢?”

    “妈妈,书早被你当球拍给抽飞了。那不,在那儿呢。”

    “哦,嘿嘿,不好意思啊,我怎么就去找周公了呢?快过来,听我背着个大问题。”妈妈说着向爸爸招了招手。

      我要退回外屋写作业。只听妈妈就像一个小学生一样,一本正经,抑扬顿挫的背着问题,心里觉得十分好笑。但没等一会儿,那个题也没背完,那声音便消失了。我再走进去一看,哈哈,又去找周公下棋了。爸爸冲我使个眼色,给她轻轻拉了一下被子,就走了,出来继续拿起了他的书钻研起来。

      妈妈是我们家的开心果。她的性格总像孩子一样活泼,纯真,就是苦了爸爸和我,因为她一旦对某件事有了兴趣,那是谁也无法吸引她的注意力的。

      话说前段时间她迷上了Photoshop,只是因为我们照了一张照片,在照相馆被设计师用那个软件美化了一下。她觉得效果很不错,就开始猛啃这门技术,直到可以把我们的相片处理得像X光透视片,把我们从陆地搬到海洋里,她才对自己满意了,天天把什么“调整”“对比度”“光晕”这些专业的可以吓死人的术语炫耀在嘴边。这个把我和爸爸吓得把相片从E盘迁移到她不知道密码的邮箱里,只留下她自己的相片做她实验用的小白鼠,任她宰割。

      还好,这种痴迷只持续了一个月就冷却了。现在迷上打乒乓球还是不错的,可以锻炼她的身体,只是别在睡觉时把妹妹当乒乓球打就好。

      这个孩子般的妈妈让我们无奈,更让我们喜爱,因为她从不和别人计较什么,而且没有长记性,生了气也是眨眼就烟消云散。有了她,家中总会飞扬出别人羡慕不已的笑声。

【师评】文章以生动的笔触,细腻的描写,流畅的语言,塑造了一个热爱学习新知识、对新世界充满好奇、学起来到痴迷程度的一个像孩子一样的妈妈,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点评教师:张永刚)

3.读书成就人生

        文\高平市北城中学48班  宋李瑞

      说起书,它和我已经是老朋友了,因为我们家就是一个爱读书的家庭,耳濡目染之间,我也就和书有了密切的关系。

      我和书的关系密切,首先得益于我们家书多。如果哪一天你来我们家,你会发现家里到处是书:沙发上翻着书,床头柜上摆着书,储物篮里存着书,柜子里放着书,桌子上躺着书,阁楼里堆着书……实不相瞒,我家大大小小杂书足有千余本,且内容五花八门。诗词、小说、漫画、科普、哲学、历史、心理,还有各种杂志可真是无所不有。有人说,看一个人的书柜,就能看出他的爱好、职业,看出他的情趣。如此看来,我们这一家可真算是“杂家”了。

      我爱书,还因为在阅读中我看到了它对一个人成长的巨大力量。唐朝诗人杜牧曾写到“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苏联无产阶级文学家离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还有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他的一生从未离开过书,即使是在最困难的革命时期,他仍做到了手不释卷……书让杜牧博古通今,使他的诗篇为后人所传诵;书让高尔基写出了诸多好文章,鼓舞生活在苦难中的人重获奋斗的力量;书更成就了一代伟人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走向幸福的解放……书,给予我们知识,陶冶我们情操,丰富我们的情感,它还可以成就我们光辉的人生。书,它就是这么重要!

      当然,书能成就人生,也不能只是空谈,还应该把读到的书用起来,做到知行合一,书才能发挥它真正的作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比如:读了历史类的书后就可以多到一些名胜古迹去看看,和书中的知识去进行比对,了解它真实的模样。读了心理方面的书,就可以用它来指导我们的具体生活,并结合自己的身心变化来反思书中所讲。我们还可以和父母、朋友一起交流读书的心得,看看他们的经历,听听他们的分析,我们一定会收获更多。

        书,孤独时给我们陪伴,无力时给我们力量,失望时给我们希望。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让我们大家都来读书,都来好读书、读好书吧!

【师评】本文紧扣题目“读书成就人生”,从生活中家里藏书多谈起,结合名人名言和具体事例来证明“读书成就人生”这个观点,有理有据。特别是最后提出的“不仅要读书,更要在生活中去用书”,将阅读落实在具体的实践中,让文章的论证更加有力。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尝试值得肯定。(点评教师:李平娟)

4.  家乡的小巷

            文\神农中学139班  李佳怡

      这是一个略显寂寥的小巷 ,被两旁的平房推挤着, 很委屈地蜷缩在一起 。几家破败且关门大吉的人家更是为小巷平添了几分凄凉 。没人愿意走那条小巷 ,人们宁愿绕一 大圈去走那条大路,也不愿偶尔去莅临这条孤寂的小巷。

      小巷也有过辉煌 。那时,是广阔的天,疏淡的云,低矮的平房热热闹闹地挤在一起 。一辆辆老式自行车缓缓走过,铃声慢慢漾开。放学归来的孩子们卸下重担,一窝蜂的冲进小巷,乐此不疲地玩着已经玩过数遍的游戏 ,此时这条坑坑洼洼的小土路变成了孩子们的天堂 。

      阳光被梧桐的叶子切碎,金线勾勒出孩子们纯真的笑颜 。远处青山如黛,少年的眼里倒映着山峦,炊烟熏黄了晚霞。 在这里, 每一天的时光都很悠长,人们悠闲地过着自在潇洒的生活 ,阳光也总是明晃晃的 ,长久地挂在树枝上暖暖地照在了人们的心尖。

        后来小土路翻了新,变成了平整的水泥路 ,小巷的岁月长了,一排排饱经风霜的房子全都笼上了一片灰暗 ,一砖一瓦都留下了时光躺过的痕迹。人们慢慢厌倦了清脆的聆音,倦怠了枕书小憩,开始对老人们反复念叨的小巷时光感到厌烦 。人们的眼慢慢开始追逐那些疾如旋风的火车 ,而不愿停下脚步去感受 一下小巷缓缓吹来的思念 。

        这条小巷,仿佛是从土里生长出来一样, 见证了村子的繁荣衰落 ,看那些悠闲散步的年轻人 ,追逐打闹的孩子们 ,谈天说地的邻里乡亲们,一个一个消失直到再也不回来 ,人去楼空 ,人走茶凉 。只剩下那些频繁出现在巷口的老人们 ,望着夕阳渐渐垂落 ,满眼惆怅 。

      每每走过那条小巷,巷口的灯光忽明忽暗宛如一个迟暮的老人,哀转而凄凉的诉说着从前的繁荣,恍惚间,似乎又看到了人们欢笑着走去 ,微风吹过指尖 ,暖阳拂过脸庞 ,伴着清脆的铃音 ,走过年年岁岁 。

【点评】小巷是童年美好的记忆,小巷是乡村变化的见证。想起小巷,是温馨的,又是忧伤的。作者用对比的写法描写了小巷昔日的热闹与今日的惨淡,又擅长创设情境,使读文之人情不自禁地勾起自己的有关小巷的故事。(点评教师:程玲燕)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595期【学生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