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我想成为谁——从《想见你》看青少年身份认同

用两天时间刷完了《想见你》。来自2019年的黄雨萱,在男友王铨胜逝世后用一台收音机穿越到1998年跟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陈韵如身上。彼时陈韵如是一个沉默内向甚至有一点阴郁的高二女生。她学习成绩好但没有朋友。她喜欢同年级阳光帅气的大男孩李子维,在她第一次出事的前一刻,她跟李子维表白被拒,因为李子维喜欢个性开朗独立自主的女生。

出事后黄雨萱的灵魂来到陈韵如身体后,陈韵如整个生活都变了——家庭变得和睦,自己有了新朋友,连李子维都喜欢上了她。被关在心底深处的陈韵如灵魂看见了这一切,感到很幸福,甚至不惜自杀,去促成这一个穿越造成的循环——即让来自2019的黄雨萱穿越到自己身上,然后被李子维爱上。

即使在后来有一天黄雨萱离开了她的身体,陈韵如还在试图去回忆在某些场景,如果自己是黄雨萱应该怎么做,眼睛看向哪里,话要怎么说,要怎么表现才能一如既往被李子维喜欢,被身边的人喜欢,被家人喜欢。

陈韵如一次又一次在18岁的小年夜请别人杀了自己,期待能回到17岁的下半年迎来黄雨萱的灵魂,让自己短暂地被李子维爱上后死去。即便是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她也没有自信自己完成,而一定要借他人之手,“免得被嘲笑软弱”。

在埃里克森的成长理论中人的一生分成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要完成的冲突。其中12-18岁这段期间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冲突。自我同一性的主要内容是 “我是谁,我从哪来,我怎样,我要去哪里,我如何去那里”。如果能够在这个阶段确认自我同一性,可以发展出比较稳定自信的性格,反之,则会对自己充满疑虑。

对自我意识的进一步认识和对自我需求的增加,使得青少年在进入青春期之后“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多年以来,家人重男轻女造成了陈韵如沉默自卑的性格,同学又因为她的性格排斥她,她觉得没人在乎她,只有成为黄雨萱被爱的那一刻才觉得自己被看见。

《想见你》的番外是讲王铨胜,也就是被李子维占据身体爱了黄雨萱十年的那个人,他本体性取向跟别人不一样,因为对同班男同学表白遭到拒绝和排斥才跳海自杀。

虽然编剧说这部剧是为了唤起对边缘群体的关注,但王铨胜和陈韵如的身份和故事依然在电视剧里被无限缩小,甚至被辱骂,即便她们的痛苦占满了许多人的青春期。

在陈韵如不舍得归还黄雨萱身份的那一集,满屏的弹幕都在唾弃她,叫她去死。我理解人们期待看到完美的爱情童话,但我没想到人们会对一个渴望爱情的边缘人毫无怜悯之心。反而看王铨胜的番外都没有这么多谩骂。

对性取向不同的同情更像是现代主流的一种“正确姿势”,但很多人其实没有学会对多元和不同的包容。

陈韵如和王铨胜,都在真实的自我无法被看见被接纳的时候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社会的期望和自我的意识需求产生了强烈的冲突,造成了巨大的痛苦。

青少年产生角色混乱的主要原因是,在青少年之前面临的社会要求也比较低,但到了初中,年龄增长、身高变化,人们仿佛一下子期待他们长大了。比如会有人说“都初中生了,大孩子了,要懂事一点了”。

再者孩子小时候听话,服从大人的安排,但在青春期开始想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大人这时候又觉得他们还是自己的小孩子,想法太幼稚 也不会去尊重他们。

总之是,这个阶段,孩子知道自己要独立,但其实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大人又一味想要控制孩子的一切。小孩破坏,大人遏制,冲突就来了。

另一方面,进入青春期,青少年生理发展出现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会出现生理本能的高涨情绪,而控制情绪的额叶要在20岁之后才发育完全,也会造成孩子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而且青少年认知发展不全,会发展出各种防御自己的方式。

临床工作中遇到过一个案子,父母说孩子出现了短暂的失忆,经常想不起来很多事情,每晚会花很多时间在想事情,有一段时间突然从一个邋遢的孩子变成了一个特别爱干净的孩子。听起来好像是刻意地将那个不好的自我从记忆中擦掉。仔细一问原来是父母在生活中对他要求非常严格。后来在父母试着接纳了不完美的那一部分他之后,孩子的记忆渐渐恢复了。

“自我同一性”也较常见用来解释青少年叛逆或行为不端的社会问题上。叛逆期的青少年,一旦觉察自己无法成为主流社会的“好”孩子,会用自己的出格行为去彰显自己的能力和个性

比如主流社会认为是乖巧听话成绩好才是“好”,一些孩子做不到,就去欺负别人或者挑战(老师/家长)的权威来表现自己的能力。

"

“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于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或干脆死人般的活着,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他自由地选择这一切。“——埃里克森

"

还有一种是陈韵如这种,虽然乖巧听话成绩好,但是因为性格无法得到同伴圈子的认可,就会始终觉得自己的生命空洞无力。因为乖巧听话成绩好始终是她压抑自我的需求按照外界的标准发展的自己,是缺乏生命力的自我。

2016年弑母案的北大吴谢宇,就是一个传说中完美的人设,他最后毁灭了不只是他母亲,也是他自己,这个被母亲高压管制创造出来的附属品。

这些年还听过不只一个真实的案例,有的人从小是个优等生,一路顺风顺水,名校毕业后突然跟家人断绝关系,也不结婚,赚够钱后就不再工作。

很多时候,调皮的孩子的自我同一性反而更容易发展出稳定的人格。因为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在未来面对人生的挫折时,更有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


很多人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物品,不许孩子有自己的个性,也不允许孩子挑战自己。却并不知道每个人都会长大,那个曾经在小时候没有被好好尊重和保护的孩子,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去抗拒那个被塑造的自己,不管是亲手毁灭了这个空洞的自己,还是花很长时间去重新探索自我,或是终其一生都在与自己和解。

而找到过自己的人,才会更珍惜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长大后我想成为谁——从《想见你》看青少年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