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陈秀玉
暑假我读过不少书,读完后印象最深、感触最多的,还是这本《奇迹学校》。
《奇迹学校》的主人翁是黛博拉.肯尼博士博士,她创造的一个个奇迹让我很想深入探究背后的秘密。
年轻的黛博拉.肯尼在挚爱的丈夫得癌症去世后,毅然决定走出自己的小世界去追求更大更广的梦想――投身教育。她创办的学校震撼了全美教育界,纽约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称该校为“全国杰出典范”,美国总统亲赴她的学校后,呼吁全美学校都应以之为楷模。
她学校的入学新生,程度都比一般学生落后很多。但在短短几年内,他们进步神速,名列纽约州榜首。品格教育更是出色,校园内欺凌事件为零。
黛博拉.肯尼本人也因为她的教育志业被欧普拉誉为美国教育先驱。她善用企管大师彼得杜拉克的卓越观点,创造出了师生双赢的框架,带领不被看好的哈莱姆区小孩,突破万难、登上了学习的顶峰。
黛博拉.肯尼博士在书中分享了她发展十年的教育新见:改变工作环境、创造极具影响力的教学文化。她还与读者分享了如何吸引有才能的教师;如何带领学生迈向学习殿堂的巅峰;如何创造出不仅家长满意,连老师也会爱上的神奇校园。
本书是她的回忆录,也是她一路走来传递给社会的正能量。书中充满了各种奇迹。我反复阅读此书,似乎寻得了奇迹背后的一些秘密。
一、以生为本,教育有法。
这些年来,我们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而事实上考试是教师与学生挥之不去的紧箍咒,好多老师抱怨着这种考试制度,痛苦着因分数压力而不得不把素质教育放一边。但黛博拉.肯尼博士所带的学校,却实现了素质教育与分数教育的双丰收。她和她的老师们是如何做到的呢?读她的回忆录——《奇迹学校》,我对几个故事印象深刻,寻得了一些好的做法。
1.孩子因雨迟到
如今的孩子,规则意识很差,一味地追求自由,最终却导致安全感缺失。黛博拉对规则很看重。而且,这样的意识,在开学第一天,就传递给了全校的学生。并让学生知道,这样的严格,是因为老师爱学生。
遇到学生违反规则时,不是一味的惩罚,也不是一味的宽容,而是和他一起寻求问题的解决。比如一个孩子因雨天而迟到。黛博拉便和迟到的孩子一起寻求解决之道。
首先和孩子探讨了准时对她未来成功的重大意义。如这样的谈话:“如果你将来和三个人一起竞争一份工作,他们都提前到了,只有你迟到了,你觉得老板对你会是什么印象?如果你是老板,对于以某个借口迟到的员工,你又怎么看?”
然后又问了孩子一些具体的问题:她有没有自己的闹钟?坐哪趟火车?从她家到学校要多久?等等。并让孩子拿出一个笔记本,告诉孩子:“我们从你应该几点到校开始往回算,看看你应该几点起床才能保证每天按时上学,好吗?我们把它称为你的‘准时到校计划’。”并跟孩子一起制订计划。还问孩子之前在按时到校的过程中常常遇到的问题。然后和孩子一起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
最后还跟孩子讨论了因为下雨所以迟到这个借口。明确了这样的意识:下雨天应该早点出门。不要找任何借口,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找到解决办法。
这样引导下教育下的孩子,更容易直面问题,寻求问题的解决。
2.孩子扰乱课堂
黛博拉面对两次因扰乱课堂教学,被老师赶出教室的达蒙,还是耐心地与他谈话。了解到“他们之前就读的学校不但没能教会他们基本的阅读和数学技能,就连对人友善、倾听他人和不打断别人说话这些礼貌的、读书人应有的基本礼节也没有教给他们。大部分学生要么一副没精打采、昏昏沉沉的样子,要么自己在下面说小话或者坐立不安,再不然就是扰乱课堂。学生们的这些坏习惯让老师很难控制课堂纪律,更别说讲课了。”
面对达蒙说不喜欢学校的规定时,黛博拉说:“没事,你不需要喜欢这些,但你必须照我说的做。在这所学校,我们都要礼貌谦让。你要尊重你的老师,和其他同学团结友爱,这就是校规。”语气中的坚定给了达蒙明确的暗示,他非这样不可!当达蒙表示“无所谓”的态度时,更是表达了她不喜欢这种态度,也不会用这种态度对待达蒙,既让达蒙有了标准可依,又表达了对他的在意与尊重。
黛博拉说:“我认为学校应该用防患于未然的策略来教会学生守规矩:明确提出对学生的要求、形成常规并让他们养成习惯、用威严的语气对他们说话,并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最重要的一点是,课程要有趣、有难度、设计合理。”
这几年来,我越来越意识到规矩感的重要性。因没规矩感,社会上突破底线的事越来越多,生活在其中缺失了不少安全感。对集体学习中的孩子来说,规矩感更重要,它是确保大多数孩子高效学习的基础。如果大家都遵守一定的规矩,每个人的自由才可最大化。
规矩感加上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才真正有效。这应该是产生奇迹的原因之一吧。
有妈妈问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她说我怕他会问我,为什么我排了半天队,那个人插队只用一秒钟,为什么我复习了这么久,别人一张小抄就比我的成绩好,为什么我要等红绿灯,其他人却可以直接过马路,为什么勤劳致富这么难,腰缠万贯的总是贪污犯……
其实,守规则,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简单的路。
总有家长担心教孩子守规则会吃亏,事实上,在这个处处讲背景的年代,规则,才是对我们这些没有背景的人,最好的保护。它鞭策我们老老实实奋斗,也佑护我们平平安安回家。它让我们每一餐都吃得安安心心,每一觉都睡得踏踏实实。这条路看上去最长最远最累,可是这一路没有密布丛生的荆棘,也没有暴风骤雨,更没有不怀好意的狼外婆。
所以,学着黛博拉,智慧地教孩子守规则是值得我们去做的事。
3.记录优秀教师做法
黛博拉特别欣赏瑞贝卡的课堂,用了不少文字作了记录。如:
“瑞贝卡教得得心应手,就像一位技艺超群的音乐家在专心致志地演奏。她的教学很精彩。但最感染我的还是整个课堂中他不断进行的非惩戒性的行为干预。”
“她下定决心要改正学生在以前就读的学校被纵容的坏习惯。她进行的每个学习活动都有固定的要求,包括详细的活动地点、方式及内容,然后让学生一遍遍地练习。这让我想起梅尔老师以前经常说的一句话:‘教育就是要不断重复。’” (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反复训练。)
“瑞贝卡把课堂指示分解成一个个很小的部分,明确地将自己的要求传达给学生,用这种详细的要求帮助他们成功完成任务。”
“我发现瑞贝卡这些台词不是在进行总体上的纠正,而是很具体地说出每个学生的名字和要求。”
“她总是清楚地提出自己的要求,让学生去遵守。比如,‘今天早上上课时,有些学生在大声埋怨,大家现在请仔细听好我下面要说的话:如果你对我大声埋怨,我是不会帮你做那些事的,因为你不尊重我。你埋怨的时候我的耳朵就自动闭屏你的话了。如果你用很尊重的语气对我说话,我就一定会帮助你。’”
读着这些文字,寻思着这些优秀做法,想着这种针对具体学生,关注细节,持续监督,帮学生养成习惯的做法很值得我学习。由此感叹,好的老师拥有好的课堂,好的课堂创造学校奇迹。
4.重视孩子的阅读
一个特殊的学生让黛博拉回想起霍华德的演讲。“如果一个孩子九岁之前还不会读写,他一定会在年轻的时候就进监狱。”这种阅读重要性理念深深地影响着黛博拉,加上黛博拉自己的育儿经历——“想到对阅读的喜爱让我的孩子充满求知欲”她决定为哈莱姆乡村学校树立一个目标:“让学生爱上阅读!”向优秀学校学习后,与老师们一同探究学生的阅读之道。帮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
孩子们在这样的校长与老师们的教导下,发生了神奇的转变。
二、以师为重,激发潜能
黛博拉用了不少篇幅记录了她所了解的教师现状,讲了教师的工作及其重要性。
“我越是对教育深入研究,越是和教育改革家们交流,就越发现老师们完全被学校摆布了,没有一点自由,不管是在学区学校、特许学校还是爱迪生项目的学校,都是这样。每年,老师们都要接受各种最新潮的或者所谓的‘综合改革’教学培训,他们就好像机器一样。”
黛博拉还把德鲁克的话收在书中:“体力劳动者需要管理者明确告诉他们如何去做,才会有生产力;但脑力劳动者只需要管理者给他们一个明确的目标和自主权,就会产生生产力。”德鲁克认为脑力劳动者的生产力中更重要的因素是劳动者的态度。
黛博拉说:“德鲁克的书给我最深刻的认识就是:那些总是被告诉该怎么做的劳动者的能力永远得不到提高,由于没有自主权,他们还会变得被动、冷漠。这正是公立学校的问题所在。”
她找到了一个基本方法:我们不应该只顾着开发理想的学校模式,简单地让老师们把这种模式当成产品去复制,而应该专门为老师设计学校,设计出可以让老师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和潜力的学校。
黛博拉把老师的地位放在很高的地方,特别在意老师的困难。具体到申请书上——“那些官员可以浪费我的时间,但我绝不让他们浪费我的老师的时间。”一句话道出了对教师的重视。
正是把教师当成脑力劳动者、人类的中心、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眼中有教师,处处为教师着想,教师的潜能才被激发,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团队,创造着奇迹。
三、优秀品质,创造奇迹
梦想是行动的开始。当黛博拉“梦想成为一名教育者”时,她的眼光所及,她的行动所指,都在为这做着努力。最重要的是她遇到了一些令她开悟的长辈,如梅尔.赖斯费尔德和拉姆.达斯。还读到了开启心灵的书籍,如里尔克的《致青年诗人的信》。从优秀的书籍和优秀的人那边获得了自己认同的先进理念。对人生的意义也有了明确的答案——“用我的生命去服务于他人”。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干什么?所以她的梦想有了着地的土壤。
黛博拉的丈夫乔尔癌症复发,“看着自己心爱的人一步步逼近死亡”,她痛苦万分。当得知乔尔死亡,更是悲痛,“那一瞬间,地球停止了转动,我们的房子也变成了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乔尔去世好几个月尽管每个人都不断地安慰她“时间会治愈一切痛苦”,可她的痛苦根本没有减轻。最后是弗兰克《活出意义来》书中的这段话开解了她:“我们需要停止追问人生的意义,而把自己想象成被人生追问的人。要让绝望的人明白,我们想从人生中获得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生对我们的期待。”
加上先前的教育情怀,黛博拉决定办一间学校。一系列问题也随即而至。她没有实际的规划,也没有资金,只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几乎身边所有的亲朋好友都不看好,都劝她放弃。但她没有放弃,也因为她没有放弃,才有这《奇迹学校》的诞生。再探奇迹产生的原因我觉得这几个方面值得借鉴:
1.坚定的信念。
她从自己曾经的笔记——“当一个人坚定信念要做件事时,天意也会为之所动。为了帮助这个人实现他的目标,一些不可能发生的事发生了。从他下定决心开始,会发生各种事件。他会出乎意料地遭遇一些事,遇到一些人,并且得到物质上的帮助,一切对他都是有利的,尽管没有人想过这些事情会发生。不管你能做什么,或者想做什么,就动手去做吧!勇敢的心会让你得到才能、力量和魔力。”悟出:只要有责任和天意这两点就够了。更是用耐克广告词激励自己:想做就做,只管向前,不要回头。
2.列任务清单。
想干就干,她开始列任务清单。“创办学校”、“资金”、“特许权”…一项项任务被留在了她的本子上。等到学校正式开学的时候,清单上已经有超过740项任务了。列任务清单的好处就是你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3.坚持写笔记。
遇到的、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只要她觉得有意义的词句、思想,她都会随手记下。这为她积累了很多的一手材料,方便她的总结提高,也坚定了她的信心。有些东西稍纵即逝,及时记下便有痕迹,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地方。
4.求助成功人士。
与什么样的人交往对一个人来说,真的很重要。特别是当你遇到困难时,成功人士会给你不一样的视角,帮你找到努力的方向,有时还能给你一些实在的帮助。黛博拉利用各种机会与成功人士交流,明确了要做的事。比如要成为资助对象,需具备一些条件:拥有一个创业团队、商业计划、申请到特许权、潜在投资者的名单等。懂得抓住机会与成功人士交流为她赢得了不少资讯与机会。
5.重视团队文化建设
“当员工真正快乐的时候,他们就能做到最好”。文化就是“员工在工作中的感觉是怎样的”。——把员工在工作中的感觉当成文化来建设,值得称赞。
黛博拉总结的哈莱姆乡村学校的成功之道是:“有才干的人可以推动成果、进行创新并克服障碍;一群有才干的人联合起来则可以实现理想,甚至实现最有挑战性的目标。”
优秀的个人很重要,优秀的团队更重要。黛博拉的虚心好学,坚持不懈是她克服困难的基础。她善于发现优秀教师,组成优秀团队,并发挥团队成员的自主性,激发了团队成员的潜能,创造了奇迹。
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奇迹,关键是你心中要有跃动,手上要有方法,脚步要足够踏实,资源要会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