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己的天地

关于孩子教育的理论古今中外有很多,最近看到中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教育理论,让我印象深刻。陈鹤琴先生的教育理念是基于我国教育实际情况提出来的,有两点让我感触颇深:

第一,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能想的,让他自己去做去想。第二,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我以及比我年长的人接受教育的来源主要包括老师讲授、课本、课外读物、生活经验四个方面,其中老师讲授和课本占到了大概95%以上的比例,老师会按照课本列出的知识点,用他觉得简单易懂的方法教学生“是什么”和“为什么”,学生貌似懂了,会做题了,但是考题一变就懵了。后来提倡“举一反三”,学生要学会方法,老师不断强调“换汤不换药”,考试题干再变,但都考的是同一个原理和方法啊。听着好像没什么毛病,但问题是考试题干变了,学生没法识别出这个变了的题干考的就是那个原理呀,所以考试依旧蒙圈。一提到学习,就是上课、作业和考试,看课外书是“不学无术”,干家务活是“浪费时间”,首先家长就不同意。孩子身边一切要使上力气做的事情,家长都能帮着干了,唯一让孩子干的事就是让他在学校“好好学习”。这相当于老师和家长一起造了个温箱,他们的巨婴在里面十指不沾阳春水,只要学习学到地老天荒就好。等到定时一到,温箱开启,孩子们走出温箱走进危机四伏的大自然,这时他们要么瑟瑟发抖、要么横冲乱蹿,再也没有父母的遮蔽和老师的保护,而一切才刚刚开始。

教育的目的是让成年后的孩子能够自食其力,生活幸福,创造价值,回报社会。而成年后所生活的社会丛林里是需要自己迎接挑战的,父母和老师不能时时刻刻跟在旁边出谋划策甚至一手包办。所以从小教会孩子思考和学习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吧。

陈先生这两个观点之所以让我觉得印象深刻,是因为它们道出了孩子最最需要但是教育却最没有给出的东西。

记得我小学时候借给同学一本《哈利波特》,结果他妈妈追到我家问我妈怎么允许孩子看这种书。我妈倒是深明大义,很早就跟我谈过看课外书的事情,她问我看书的时候学到些什么,我告诉她从书中的什么故事可以学到什么道理,然后列举生活中的事件来说明这个道理可以怎么运用,我妈点头称赞,对我看课外书从不干涉。这给了我很多书本外的“不学无术”的知识和思想。课外读物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必然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不能一味的认为它和书本中的内容差别较大就全盘否定它。

父母老师担心孩子想的做的会有偏颇可以理解,因为孩子的自控力和心理还发展的不够成熟,那就更应该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做法的基础上去正向引导,让孩子明白自己哪里有问题并自我修正,这样孩子才是真正学到了东西。而不是直接打压不让他思考和行动,这样的做法现时看是有点效果,长远看却是毁了孩子。

人是群居性动物,衍生于自然并将回归于自然。从自然界中人类不仅学到了生存技能,更学到了主宰自然的能力。人类一步步的进化过程,就是一步步探索、掌握自然的进阶过程。在人与人的小自然中,我们习惯称之为社会,如何相处、共事、合作、竞争等等,这些也都是必不可少的能力。

让孩子从小去自然中接触和发现,不仅能够丰富他的知识面,更能够激起孩子的兴趣。有时候家长说自己的孩子没有兴趣爱好,不一定是没有,可能是没有发现,或者扼杀在了摇篮里。记得看过一篇报道,说是日本的一位科学家因为从小对水母为什么会发光产生了好奇,于是毕生精力都放在这上面,最后成为了著名的生物学家,还获得了诺贝尔奖,而他的演讲也很精炼:“我只是想知道水母为什么会发光”。

记得看《银河补习班》的时候,有几个场景印象深刻:父亲刚出狱,带着孩子去找工作,这里大多是没有素质的揽工者,脏乱差,孩子在这个环境里坐立难安;父亲带着孩子路过一个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因为不知道怎么在偌大的储水缸上画直线而受领导批评,父亲告诉领导他有办法,给他XX钱,他来划线;父亲带着孩子在草地上,让他闭着眼睛闻闻草地的味道,睁开眼睛由远及近看看草地的颜色;父亲带和孩子一路穷游去看航展,来到天安门,孩子抱着柱子说“这跟书上说的不一样”;父亲带着孩子返程途中遇到洪水,他们走散了,孩子被单独困在一个冲毁的木屋子里,父亲看不到孩子也听不到他的呼救声,他拿着喇叭大声说“我相信你可以,你现在只需要看看周围有什么可以用的东西,我知道你可以,我就在这里等着你”,孩子听到父亲的声音,从慌乱转为镇定,他搜索到了门板、舀水瓢、口哨,门板当船、水瓢当桨、口哨当做呼救信号,他划着船救了自己。

第一个场景,在温室里养着的孩子,突然接触到了成人社会的底层,他不知道如何是好。这不就是传统教育制度下的孩子成年后的真实写照吗?

第二个场景,父亲告诉孩子如何靠自己脑袋里的东西养活自己,真正学以致用。

第三、四个场景,让孩子接触自然/社会、感受自然/社会,并且验证自己的知识是否正确,敢于提出质疑。

第五个场景,这算是父母最不愿意看到的场景吧,孩子置身危险中。这个时候父母的坚持、坚定、肯定,会让孩子得到无以比拟的力量,一如影片中的父亲。孩子也因为日常里父亲的信任,转慌乱为镇定,寻找可以自救的方法。

影片中的这五个场景基本概括了我想要表达的内容,诚如陈鹤琴先生所说,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投身到自然和社会中去,孩子们学到的东西才是真正可以傍身的有用之物;同时也对“死教材——书本里的东西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学会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