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第21-22页的例1以及“做一做”第1-2题。
【教材解读】
《认识毫米》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通过对常见物体(数学课本)的测量,引出毫米(精确性和较短物),通过找、画、比、说、数、比等操作活动,丰富学生的感知,帮助学生建立毫米的长度表象以及分析出毫米、厘米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以及将数学运用到生活中。
【专业解读】
从科学的数学角度来看,度量的内容结构是相同的:核心要素两个(度量单位、单位的个数即度量值)、基本性质三条(运动不变性、合同性、有限可加性)。
在《深度学习之小学数学》这本书里论述道,核心知识的内容结构是相同或相通的,其教学策略也必定的是相同或相同的。即,度量内容的教学策略也是相通的,在备课时要把握度量的本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该注意:让学生经历单位的产生过程、单位的累加过程,形成单位的观念并以此为标准学会估计,培养数感,积累度量活动的经验。基于此,我把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作为本课的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常用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能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或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2.经历观察、估计、测量、交流等活动,培养初步的动手实践能力与空间观念,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大约长1豪米的物品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发探究欲
1、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带了尺子。尺子,我们二年级上册就学过如何使用,那现在请一位同学大声读一读使用尺子的方法:测量物体长度时,物体的起始端同直尺的0刻度对齐,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的刻度数。如果起始刻度不是0,测量结果则要用末端刻度减去起始刻度。
2、学会了方法,我们就得去实践,去用方法。请同学们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度。(26厘米)
恭喜你们,因为你们都已经成功学会使用尺子啦。
3、那你能估一估数学课本的宽度吗?
我们估计得准不准确呢?如何验证自己的估计?
预设1:18厘米多一些。
预设2:18厘米4毫米。
4、再来估一估数学课本的厚度吧? 并验证。
预设1:数学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
预设2:数学书的厚度5毫米。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用学生熟悉的测量数学课本的问题情境出发,在复习旧知的同时加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直接复习引入尺子并告知尺子的使用方法——快捷高效的引入并为本节课使用尺子奠定基础。
方法运用于实践操作,复习检测方法的使用。(故意省略数学课本长度的估计)
先估并测量检验自己的估计,产生出“多一些”想要精确值并须进行更小单位的学习。
估计测量,引发数学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怎么办?——测量比较短的物体长度需要用到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
二、明确目标,聚焦毫米
想要测量比较短的物体长度或者想要测量得比较精准,可以用更小的单位毫米(mm)作为单位。
关于毫米,你认为我们会学毫米的什么内容?
(什么是毫米?——概念;为什么学毫米——两个原因(尽力让学生自己发现并回答);如何学习毫米——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自己学、学生学老师帮助引导……)
三、构建1毫米长度单位
1.1毫米比1厘米小多少?(生成性)
为什么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1厘米=10毫米)
为什么要平均分?
小结:再次恭喜同学们,你们都是小数学家了呢!赶快数一数1厘米有多少个小格?数学家是不是也是和你们想的一样呀——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2.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
3.1毫米的价值
1毫米1毫米地首尾拼接起来,产生更长的线段即几个1毫米就是几毫米。
完成做一做的量一量或者练习五的第二题或者画一条长为3毫米的线段。
4.说说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到“毫米”作单位。
四、练习巩固,构建关系
完成做一做的填一填。(增加一个-----毫米,试图构建厘米毫米的关系运用)
五、全课小结。
(1)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小结:毫米产生的实际现实意义;什么是毫米,1毫米的概念;1厘米=10毫米
(2)提问:1张纸的厚度是多少呢?根据实际的需要,会产生更小的长度单位,如果我们想让结果更加精确,怎么办?——把1毫米再继续平均分成10份,就能得到更小的长度单位……剩下的这些就需要大家查阅资料或者在上中学甚至大学再继续学习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