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笔记---整理日常的闲索

2017.10.17

阅历即平和友善化自觉、自持的自律。同时给予他人以宽容的理解尊重。构成各自协调的普遍化承载的必要可能性拥有的丰富坦然。

在于有限的现象化的既定接受的抉择有效,而非困于彼此之得失的对立化剥夺的冲突。

善给予我们各自的和谐之有限范围的自足有效,即是价值认同的自主担待化的能者多劳——同时给予德之表率的引导,在于自主参与的积极可靠,也是我们生命的构建之完整的传承性必要触及。

亦即给到物化自然的超越性自在的处境,即是我之关照的广泛化开展的礼遇,在于意识宽宥的普遍式关怀,类化的兼容性无差别的对待的趋向性统一。

简单是保持本真的状态自如。

给到我们各自独立有效而不是彼此妥协的勉强,生命的取向是对于有限可为的广泛化参照受用及其各自作为的有效都在于自我承载的一种持久性作为可能的把握。

2012.3.23

动静:思虑不应过分迁就于自我的本能需求,而应更多深入自我的真实性存在的确切感受。

过分娱乐是愚众的放大,是自我的放任,是无知的适足,适应于低级的内心拥有——占有。仅仅为一时的痛快窃喜,是不自觉的冲动之匮乏。

我当忏悔,源于我内心的躁动与虚妄,浮华。是物质对应现实的莫名反应。

有所“无”对于“有”所求的妄执,是外化的一种在乎介入于心思的满足,看来每个人都还是有一种需求的——就连神佛也不利于自我之外。(不立于外)

是对于他人需求的一种假定满足,如此也就应了,映衬了他人的心思,圣人也就基于对他人的崇拜心理之拥有“满足”...

你可能感兴趣的:(布衣笔记---整理日常的闲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