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的价值

    大家可能听说过红色小提琴的故事。这把小提琴现今拥有者约夏贝尔,每年的巡演票价最低100美金,且一票难求,但是2007年,1月12日,当他乔装为街头艺人,在华盛顿地铁站卖艺,一共只收入了33.17元,这还是因为一名老太太认出了他的身份。

    名人,名曲,加名琴,如此高配,放在了平凡的地点,价值就变得如此卑微。

    价值到底来自于什么?是LV这样的广告镀出来的认知度?还是产品过硬的质量?还是贴近客户实用性的人性化设计?也许还要再加上找到与目标价值匹配的认知的人群。

  价值在于我们想如何去“解释”目标物。

    同时,用在日常生活场景,你对70多退休干部大谈“嘻哈有态度”,一定遭遇的是不务正业的冷眼;如果你对全职妈妈大谈职场定律,她做的最友善的恐怕只有“保持微笑”。

    对当事人的认知很难一步到位,但是的确可以从眼前的一点点和他有关的小事铺开,搭建对话基础。

    贴近一点,再贴近一点的对话,不仅仅使得对话环境友善,更会让当事人觉得“你懂我”,那么如何贴近呢?

1.使用当事人的语言,包括原词使用,语句排列习惯,以及方言和口音,语调;

2.从眼前的天气,兴趣爱好,在乎的事和人等开始,以获取目标价值。

你可能感兴趣的:(“解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