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看见孩子2

20201120

第二章,正视孩子的成长难题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心智、情感和行为也都在悄然发生变化。有一些孩子会表现出某些情感或行为问题,这既与孩子先天的气质类型有关,也与孩子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经历和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这些问题可能会令父母非常困扰,然而,问题有时不是麻烦,换个角度,它也可能是一种意义和向导。表象上的问题,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接近家庭的真实和教育的本质。当父母能够接纳问题的存在并努力尝试解决问题时,他们就会发现,勇敢面对问题是提升创造力和理解生命的一种方式。


1.胆怯的孩子,我们该怎样来爱你。


孩子心理成长的两扇翅膀,就是价值感和归属感。价值感使他得到自尊,归属感使他得到安全。一个有价值感和归属感的孩子,才会积极参与生活并展现能力,才会由内而外地散发出热情和活力,才会保持内心的勇气、发挥出无穷的创造力。


容易害羞、非常内敛、缺乏勇气,是某一类孩子给人的印象。尽管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内心缺乏力量,对自己没有自信,所以在很多时候不敢表现出真实的自己而是被动地跟从他人,从而变得事事没有主见、唯唯诺诺容易妥协,遇到挫折不能主动出击而会选择逃避。在外人看来,这样的孩子有一颗玻璃心,总是一副怯生生的模样。如果孩子的父母也认为他们是“天生胆小”“没出息”,那么对孩子来说,会更令他们无所适从,这无异于雪上加霜。

造成孩子胆怯的原因有很多,有孩子内在个性的原因,也有家庭教养方式的原因。


每种气质类型都有自己的性格优势,同时也有自己的性格密码,如果一个人能够发展得足够良好并由此打开自己的性格密码,他就会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而回避自己的弱点,从而能够有所成就。比如很多艺术家、哲学家就属于抑郁质的气质类型,也正是因为他们敏感多情的气质才成就了他们的事业与人生。


从家庭教养方式这方面来看,害羞、胆怯的孩子多半来自于一个相对保守的家庭。家庭气氛沉闷、家长对孩子管教或限制较多,导致孩子平时活动的圈子很小,经常在自己家里玩,缺少社会经验。


对于孩子过于宠溺,许多事情不敢放手让孩子做,动不动就说你不行,你还小,使孩子对做事产生畏惧,有的家庭为了便于管理还经常吓唬孩子,导致孩子缺乏足够的安全感。


孩子心理成长的两扇翅膀,就是价值感和归属感。价值感使他得到自尊,归属感使他得到安全。一个有价值感和归属感的孩子,才会积极参与生活并展现能力,才会由内向外地散发出热情和活力,才会保持内心的勇气、发挥出无穷的创造力。而一个缺乏价值感和归属感的孩子,只能通过他人得到对自己的认识和肯定,他缺乏对自己的信任,也就丧失了尝试的勇气和坚毅的精神。


所以对于胆怯的孩子,父母的任务就是要增强他们的价值感和归属感,使孩子相信自己和他人、对外在的事物感到放心。


首先,父母要发自内心地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尊重他的特质,尊重他的感受。父母必须要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每个人身上都有人类与生俱来的所有特质,每种特质也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只不过每个人的排列组合方式是不同的。有的孩子天生外向、活泼开朗,有的孩子生来内向、安静老实。活泼也好,安静也罢,都是生命赐予我们的礼物,都能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到最适宜的表达方式,都有可能成就一个人的事业和梦想。


父母应该接纳孩子的感受,不管是开心愉快,还是沮丧伤心,父母都应该允许孩子拥有并表达他的情绪。情绪本身并没有好坏之说,只是造成的行为结果有“好”“坏”之分。父母往往从孩子泪丧的情绪和退缩的行为中感到生气,却不曾想孩子畏惧退缩只是孩子对于环境做出的反应,真正的源头不在行为和情绪上,而在于孩子对环境的理解和认知上。


其次,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方法。家长要想办法活跃家庭氛围,想办法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我们说过,家庭教育不当也会导致孩子胆怯畏缩,家庭的能量场会影响孩子的能量场。家长对生活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态度,如果孩子在一个和睦、亲密、活跃的家庭中生活,他们就能够对新的事物和环境抱有更多的好奇和撞景,而不是恐惧与回避。所以,家长自身的转变是孩子转变的前提条件。


一个不擅长社交的孩子往往来自一个不擅长社交的家庭。为了改变孩子胆怯畏缩的问题,家长也要适度调整自己的社交方式,起码在孩子的接触范围内,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条件。比如: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去户外玩,鼓励孩子结交新朋友;邀请邻居和同学来家里做客,让孩子当小主人招待他们;多带孩子去陌生的环境中,带孩子多见世面、开阔视野。慢慢地,孩子见得多了,对新环境和新面貌就不会再“过敏”了,就学会如何与人打交道了。


再次,创造条件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挫折。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只要是孩子能力范围允许的,家长千万不要越祖代厄,就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办。独立性是建立自信心的基础,只有孩子独立了,他才会对自己产生足够的信心。


当孩子面对困难想要放弃时,家长一定要陪伴在他身边,充当孩子的私人教练。

心理小贴士

孩子胆怯,既有先天遗传的因素,也有后天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在顺应孩子自身特质的前提下,父母要合理引导孩子、创设条件支持孩子,尽力提升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和归属感。带着欣赏的眼光赞扬孩子的独特之处,帮助孩子开拓人际交往空间,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实干精神,这些都可以使孩子从中感受到自己的潜能和力量,从而变得更加开放、更加勇敢。

2.孩子如此“可爱”,父母要用心了。

在孩子刻意表现得“可爱”的背后,其实蕴藏着内心安全感的缺失。孩子用不断惹人注意、讨人喜欢的办法,来确认自己存在的价值,来验证父母对他的爱。孩子的过分索取,实则是父母给予的不足。


生活中,像依依这样的孩子很多,他们乖巧、讨喜、聪明伶俐,而且陌生人觉得他们挺可爱。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这样挺好的,既不淘气也不惹事。然而,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觉出不对劲了。比如,有的孩子特别“懂事”,完全听从于大人,从不与父母发生争执,但时常与小朋友发生冲突;有的孩子特别“有礼貌”,总是抢在别的小朋友前面向大人问好,遇到小区里的成年人都能主动搭话儿,却没有自己要好的玩伴。这些行为是不正常的。


这些看似“懂礼貌”“可爱”的孩子,总是千方百计博取成年人的关注,他们的话语和行为都在显示自己与大人关系的要好。一旦遭到大人的忽视,他们就会感到很挫败,从而非常失落或者愤怒,以致将来可能会以更夸张的方式来寻求关注,只有跟别人腻在一起,他们才会觉得安全。他们的信条是:“只有你注意我,我才很重要;只有你肯定我,我才有价值。否则,我什么都不是。”


我们都知道,孩子也像成年人一样,是个矛盾综合体。如果一味地表现出某种特别“好”的品质,而且这种品质符合大人的喜好却不符合儿童的特点,极有可能就是孩子在刻意为之。那么,他们为什么故意表现得如此“可爱”呢?


我们来看看当孩子表现得“可爱”时,他们的父母通常是怎么做的。父母会觉得这孩子真懂事、真有礼貌、真惹人心疼、真招人喜欢……于是,他们给予孩子更多的赞美和帮助,这个孩子通过自己的表现得到了大人更多的关注。孩子为什么想要得到如此多的关注呢?是因为他们很少得到真正的关注。


孩子没有能力与大人抗衡,更害怕失去父母的喜爱和关注。他们只好另辟蹊径,表示出对大人的“忠心”和“依赖”,以求得内心的安全。

孩子刻意表现得“可爱”的背后,其实蕴藏着内心安全感的缺失。孩子用不断惹人注意,讨人喜欢的办法,来确认自己存在的价值,来验证父母对他的爱,孩子的过分索取,实则是父母给予的不足。


作为父母,如何具体去做?

①孩子粘人的时候,不要热切的回应,只需要简单告诉孩子规则。

②与不回应相对应的是热切的回应与满足。

这时的“回应与满足”,指的是与亲子共处的时间里,父母要对孩子做出高质量的陪伴。简单的说,就是制造快乐,享受快乐。

③父母要尽可能地改善教育方法。

关心孩子的想法,肯定他们的创造力,不要用过高的标准来要求孩子,相信孩子自身所具有的自我成长和提升的力量,培养孩子自尊,自信的价值感和独立自主的好品质。


心理小贴士

聪慧的父母会洞察孩子的行为,看他们想表现什么、想得到什么、告诉了我们什么。根据孩子的需要和反馈,父母来反思自己的态度和做法。当孩子的“好”能被父母看到、孩子的“不好”有父母的支持和鼓励做后盾时,他们就会慢慢发展出自己的安全感和价值感,变得不再依附于大人的眼光和评价,也就不再黏着大人来证明自己了。

3.孩子不知道心疼人?你可能这些地方做错了

父母爱孩子,不仅仅是能够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还要学会接受孩子送给自己的爱。付出爱,你会得到欣慰与满足;而接受爱,会让你和孩子都变得更自信、更阳光、更热爱生活,也更有责任感。

心理小贴士

如果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不太懂事、比较自私,那就表明孩子还没有学会如何关爱别人。这时父母就要检查自己的行为,是不是无意中忽视或者拒绝了孩子的爱,或者不小心伤了他们的心。学习爱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习感恩的过程,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在生活中主动帮助他人、体会助人的愉快和担当的意义,以感恩之心看待自己所拥有的事物。在父母的肯定和影响下,孩子会逐渐建立起博爱的意识,并在积极的“给予”中体会到幸福的感觉。

4.慢半拍的孩子,有什么不好

当孩子“慢”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催,这一催,就等于是用自己的节奏和标准来要求他,孩子就会感觉到不被理解和尊重、情绪非常低落。接下来的你纵然使出浑身解数,孩子依然会把你划定为情感对立面,教育就会失能。


我想问一下家长朋友:“你为什么不能接受她的慢呢?”呵,听起来有点抬杠?不急,咱“慢慢”说。


首先,我想先请家长朋友弄清楚一件事:孩子行为动作“慢”,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呢?他是故意拖延时间、还是没有办法快速完成,抑或是他本身就是一个慢性子的孩子?


搞清楚这个关键的问题,就能解决95%的矛盾。

三种“慢”的差别在于:

故意要“慢”,是孩子主观决策的结果,是他选择了以“慢”的方式去表现自己,属于“动机”的范畴;孩子本来不想慢腾腾地做事,但是自身又无法快速完成,这是能力不足的问题,属于“能力”的范畴;而性格本身就“慢”,是由孩子自身生理和心理条件决定的,并不是他故意为之,而是因为他本身就偏爱缓慢的节奏,属于“性格”的范畴。


弄明白了这件事,家长朋友们想必就轻松了许多。因为不同的性质,决定了家长要以不同的态度去对待。属于“动机”范畴的孩子,家长的工作就要先弄清楚孩子抗拒的原因,进而理顺与孩子的关系;属于“能力”范畴的孩子,家长就要具体了解孩子能力结构中不足的部分,然后有针对性地去帮助提高孩子做事的能力;属于“性格”范畴的孩子,家长就要在尊重孩子天性的基础上,想方设法提高孩子的效率。如果孩子本身就是个慢性子,父母就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并接受他的生活节奏,支持他按照自己的节律去适应环境、结交朋友、学习知识、发展能力。节奏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快未必准确,慢未必落后,一个人只要运用他自己擅长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去行动,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特点,以消耗最小的能量、取得最大的实效。


慢性子的孩子往往有一个优点,就是虽然进入环境、适应角色比较慢,但是一旦喜欢上某个地方或者专注于某件事情,他们往往耐力比较强,能够长时间地坚持做一件事。此外,慢性子的孩子比较喜欢思考、善于多角度观察问题、觉察力也很强,这些都是很可贵的品质。


当然,作为孩子的父母,除了尊重孩子的内在节律、接纳他们“慢”的个性以外,为了使孩子能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和保证日常学习生活的准时有序,还应该额外为孩子量身打造出一套应对方法。比如在繁忙的清早,父母和孩子要上班、上学,如果孩子在有限的时间内慢腾腾,大家都有可能会迟到。这时候,父母就可以告诉孩子把闹钟设定提前20分钟,这样他们就可以从容不迫地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完成早上的活动。还有的孩子心思憎懂、散漫,家长拉一下动一下、不拉就不动,针对这样的孩子,家长可以借鉴下面的“两步法”来对待。第一步,向孩子讲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些事,使孩子明确做事的意义。孩子行动缓慢拖省,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孩子不知道或不能完全理解“守时”的意义。家长可以明确告诉孩子,做任何事都是有标准和纪律的,守时就是最基本的纪律,每个人都要遵守,不能随心所欲。守时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德,守时的人会受到大家的信赖和尊重,不守时的人就会失去大家的信任,同时,也会失去许多宝贵的机会。此时,如果家长肯耐心想出个性化的激励孩子按时上学的小妙招,就会事半功倍。


第二步,向孩子讲清楚具体该怎么做,给孩子切实的指导而不是横加指责。孩子早上要完成起床、穿衣、洗漱、吃早饭、带书包等一系列动作,既是相互联系又是相互影响的,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梳理出行动的先后顺序来,然后再分步骤详细地告诉他们完成某一环节的标准。当然,整理个人卫生并不需要太刻意的顺序,只不过明确了顺序和步骤,孩子便比较容易记住和执行。这有点类似于成人工作时使用的“计划表”,只不过对于儿童来说,简化了时间的概念,而强化了顺序的概念。嘉嘉的妈妈曾经尝试过这个方法,现在把她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妈妈把嘉嘉早上自己必须要做的事情分成五块:穿衣服、刷牙洗脸、擦香香(护肤霜)、喝水和检查书包(作业)。妈妈还编了首儿歌教她:“儿歌一二三四五,说要上山打老虎。我可不去打老虎,起床先要穿衣服。刷牙洗脸真干净,擦香变得漂漂亮。最后记得喝杯水,书包作业带身旁。”每当嘉嘉懈怠的时候,妈妈就会提醒她:“一二三四五都完成了吗?”嘉嘉意识到自己走神了,就会很快去行动。这样坚持了两个星期,嘉嘉拖査的问题得以改善了。

简单的两步法,就可以解决很多家庭早上的慌乱问题,这需要家长们付出很大的耐心和时间,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开始试用这个方法,即使延长了早上的准备时间,也要坚持下去,当孩子习惯成自然后,一切即擅变。

如果孩子本性不慢,是他有选择地拖延时间而造成“慢”的局面,家长朋友们就要多加关注了。造成拖延的原因,很多时候是因为孩子的抗拒。孩子不想做某件事,却被父母、老师或者某“权威”逼着去做,他内心不服气,就以“慢”来回应成年人的权力,他其实在消极抵抗。

最后一种情况,孩子想做某件事,但是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好。因为缺乏某些能力而造成的“慢”,家长应该改变孩子的认识观念或者教授孩子应对事物的方法。当孩子抛弃了刻板的认识或者掌握了应对的能力,自然就会改变“固我”。比如女孩子穿裙子搭配紧身裤,紧身裤需要从脚开始一点点往上拽,这需要很大的耐心和细心,如果孩子习惯于抓住裤腰往上怜,往往费了劲还穿不好。父母在孩子面前多做示范、讲解步骤、明确要领,再让孩子勤加练习,“慢”的状况就会有所改善。

因此,当孩子“慢”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催,这一催,就等于是用自己的节奏和标准来要求他,孩子就会感觉到不被理解和尊重、情绪非常低落。接下来的你纵然使出浑身解数,孩子依然会把你划定为情感对立面,教育就会失能。只有先定下心来,观察孩子在想些什么、有什么感受和困难,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和核心。家长们更要记住的是,对于那些生性就“慢”的孩子来说,“慢”不是错,也不是比别人差,“慢”是舒缓从容,是安定有序,更是生活美感。

心理小贴士

孩子的“慢”,有不同的性质和形成原因,父母应当根据不同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态度和策略去对待。属于“性格”方面慢的情况,父母首先要接纳孩子的特质,尊重孩子的生活节奏,继而在具体的事务计划中打出时间富余量或者想办法提高行动效率;属于“动机”范畴,有意拖延的情况,父母的工作就要重点围绕孩子抗拒的原因对症施药,理顺与孩子的关系,把孩子的行为方向扭转到顺应的方向上来;属于“能力”范畴的情况,父母就要具体了解孩子哪些技能还没有掌握,然后有针对性地去帮助孩子提高做事效率。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心看见孩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