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
鲁迅
终于断断续续看完了这两书,鲁迅先生的文字都是白话文却深奥难懂,对于才疏学浅的我来说只能结合评论中的时代背景以及解析才能看出其中深意,对很多部分还是一知半解,留到年长些再读可能会有更深的体悟吧。《呐喊》正如其名 是鲁迅先生对新中国人名的呼吁,对旧中国封建礼教的反抗,而到了《彷徨》小说中的主人公们则都是犹豫迷惘 敢于沉沦,正如当时作者的心境也是一样的彷徨吧。
狂人日记
>> 捏起筷子,便想起我大哥;晓得妹子死
>>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风波
仍然不能摆脱愚昧的思想
>这村庄的习惯有点特别,女人生下孩子,多喜欢用秤称了轻重,便用斤数当作小名。
>> 这村庄的习惯有点特别,女人生下孩子,多喜欢用秤称了轻重,便用斤数当作小名。
凭借这一句贯穿全文
>“一代不如一代!”
>> 因为赵七爷的这件竹布长衫,轻易是不常穿的,三年以来,只穿过两次:一次是和他呕气的麻子阿四病了的时候,一次是曾经砸烂他酒店的鲁大爷死了的时候;现在是第三次了,这一定又是于他有庆,于他的仇家有殃了。
转:"皇帝坐了龙庭"是指清廷复辟。因为当时是辫子军张勋拥立复辟的,所以"把辫子盘在头上"表示旧势力的卷土重来
>“皇帝坐了龙庭了
从开始到后来态度的转变
>村人看见赵七爷到村,都赶紧吃完饭,聚在七斤家饭桌的周围。七斤自己知道是出场人物,
>> 七斤既然犯了皇法,想起他往常对人谈论城中的新闻的时候,就不该含着长烟管显出那般骄傲模样,所以对于七斤的犯法,也觉得有些畅快。他们也仿佛想发些议论,却又觉得没有什么议论可发。嗡嗡的一阵乱嚷,蚊子都撞过赤膊身子,闯到乌桕树下去做市
风波
小说通过对在江南某水乡发生的一场由辫子引起的风波的描写,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了当时封建帝制还在统治着农村、农民愚昧落后、缺乏民主和自由思想的状况;并由此说明今后的社会革命若不彻底改变民众的观念就难以成功。
《风波》这篇小说围绕“辫子”的有无展开情节,事件的起伏跌宕。人物的感情变化,在结构上完整地遵循着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余波的程序演进,而且既突出主要人物,又“注彼而写此”,场面不大,个个人物鲜灵生动。小说最后写“伊裹脚”的六斤一瘸一拐的样子,更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思想,并且留下深长的余味,其精警深刻,发人深思。[1]
>“…………”
“你想,不坐龙庭了罢?”
“我想,不坐了罢。”
现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相当的待遇了。到夏天,他们仍旧在自家门口的土场上吃饭;大家见了,都笑嘻嘻的招呼。九斤老太早已做过八十大寿,仍然不平而且健康。六斤的双丫角,已经变成一支大辫子了;伊虽然新近裹脚,却还能帮同七斤嫂做事,捧着十八个铜钉[插图]的饭碗,在土场上一瘸一拐的往来。
头发的故事
>> “他们都在社会的冷笑恶骂迫害倾陷里过了一生;现在他们的坟墓也早在忘却里渐渐平塌下去了。
阿Q正传
>> “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
>> 他大约未必姓赵,即使真姓赵,有赵太爷在这里,也不该如此胡说的。
>> 他在路上走着要“求食”,看见熟识的酒店,看见熟识的馒头,但他都走过了,不但没有暂停,而且并不想要。他所求的不是这类东西了;他求的是什么东西,他自己不知道。
白光
《白光》塑造的则是在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苦苦挣扎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在《白光》中,陈士成一心想升官发财,但连续16回的落第粉碎了他的升官梦,勾起了他的发财欲望。失望中,陈士成产生了幻觉,在幻觉中,他听到了祖母曾经给他讲的家中埋有银子的故事,他便在家里挖了起来,谁知只挖到了斑斑剥剥的烂下巴骨。银子闪烁的白光左转右拐地把他从家引到山里。他追逐白光,最后在茫然中溺死湖中。白光就是封建科举制度所带来的功名利禄的象征。
表现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戕害,与范进中举类似,文中陈士成每次落第后的“这次又完了”与每次落第后在深夜挖宝后的“这次又完了”形成呼应。
>> 空中青碧到如一片海,略有些浮云,仿佛有谁将粉笔洗在笔洗里似的摇曳。月亮对着陈士成注下寒冷的光波来,当初也不过像是一面新磨的铁镜罢了,而这镜却诡秘的照透了陈士成的全身,就在他身上映出铁的月亮的影。
端午节
转鲁迅先生笔下主要有两种人:一类是农民一类是知识分子。方玄绰一个典型的旧知识分子形象-自命清高,懒于行动,苛且偷安,因循守旧,表面上学着新文化追求进步,骨子里实则落后。文中多次还提到胡适的《尝试集》,他的“精神胜利法”让他在面对不公平的时候不斗争不反抗,以此来掩饰他的胆小怕事,这也说明了知识分子只有站起来反抗旧制度才能有新的出路。
方玄绰的口头禅“差不多”正是反应了,他不抗争不作为,自命清高,苟且偷生,对于事不关己的事情采取冷眼旁观的态度,懦弱性格如同迎春,乡里来借钱百般推脱,想不到日后向朋友借钱也遇到了推脱。
死要面子活受罪类型
>“我不去!这是官俸,不是赏钱,照例应该由会计科送来的。”
转
方玄绰借钱这个事情也体现了一些社会现象,事情不发生在自己身上,永远都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去说,说些谁都爱听的恭维话,但是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又开始百般推脱
>我午后硬着头皮去寻金永生,谈了一会儿,他先恭维我不去索薪,不肯亲领,非常之清高,一个人正应该这样做;待到知道我想要向他通融五十元,就像我在他嘴里塞了一大把盐似的,凡有脸上可以打皱的地方都打起皱来,说房租怎样的收不起,买卖怎样的赔本,在同事面前亲身领款,也不算什么的,即刻将我支使出来了。”
鸭的喜剧
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朱自清《荷塘月色》
同样,在鲁迅先生的杂文小杂感中鲁迅先生说道“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寂寞呀,寂寞呀,在沙漠上似的寂寞呀!”
这应该是真实的,但在我却未曾感得;我住得久了,“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只以为很是嚷嚷罢了。然而我之所谓嚷嚷,或者也就是他之所谓寂寞罢。
我可是觉得在北京仿佛没有春和秋。老于北京的人说,地气北转了,这里在先是没有这么和暖。只是我总以为没有春和秋;冬末和夏初衔接起来,夏才去,冬又开始了。
一日就是这冬末夏初的时候,而且是夜间,我偶而得了闲暇,去访问爱罗先珂君。他一向寓在仲密君的家里;这时一家的人都睡了觉了,天下很安静。他独自靠在自己的卧榻上,很高的眉棱在金黄色的长发之间微蹙了,是在想他旧游之地的缅甸,缅甸的夏夜。
“这样的夜间,”他说,“在缅甸是遍地是音乐。房里,草间,树上,都有昆虫吟叫,各种声音,成为合奏,很神奇。
>> 小鸭也诚然是可爱,遍身松花黄,放在地上,便蹒跚的走,互相招呼,总是在一处。
转
转:西方思想文化在中国的流入,带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正如爱罗先珂君为荷池里送来了可爱的鸭子构成雏鸭戏水的赏心悦目,但是人们却忽视了小鸭对荷池原住民——蝌蚪的危害,以至于蝌蚪的直接灭绝,鸭的喜剧在于它的茁壮成长,可这恰恰是蝌蚪的悲局,是自然的悲剧,它的野蛮生长使荷池化为干涸的沙漠,毫无价值。而这也映射了外来文化摧残吞噬中国本土文化,使中国变成寸草不生的文化沙漠。《鸭的喜剧》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2年创作的一篇带有纪实性色彩的小说。小说通过苏联盲诗人爱罗先珂在池中放养蝌蚪想听蛙鸣,后又收养小鸭,结果蝌蚪被鸭吃光这一鸭的喜剧,同时也是蝌蚪的悲剧的故事。
揭示了生存竞争、弱肉强食的生命规律所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委婉表达了人间不可能无所不爱,唯有反抗强暴,才能保护弱者的思想。这篇小说在写作上有散文特色,细腻温婉,情节性不强,但语言朴实、亲切、雅致,韵味独特。
作品虽然着意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但是并不直接作心理活动的描写,而是借助于细节表现出来。小说情节简单,但细节相当丰富,而且富有表现力。
头一次看到鲁迅写这样有趣好笑的文章,却不曾想这个有趣的事件下也包含了作者针砭时弊,也鸭子入侵暗指外来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和蝌蚪被食表现了弱肉强食的道理,所以打铁还需自身硬啊
>现在又从夏末交了冬初,而爱罗先珂君还是绝无消息,不知道究竟在哪里了。
只有四个鸭,却还在沙漠上“鸭鸭”的叫。
社戏
>> 聊以塞责
鲁迅描写戏剧太搞笑了叭哈哈哈,对于不懂戏曲的我来说看戏的确是这样的
>同时脑里也制出了决不再问的定章,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人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
哈哈哈太搞笑了,好有画面感啊,形容的太贴切了
>我同时便机械的拧转身子,用力往外只一挤,觉得背后便已满满的,大约那弹性的胖绅士早在我的空处胖开了他的右半身了
社戏,“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旧时许多地区在祭祀土地神时所演的戏称社戏。
>现在想,那或者是春赛,是社戏[插图]了。
双喜有着农村孩子的质朴善良,仗义执言与热情
>双喜可又看出底细来了,便又大声的说道,“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
环境的描写衬托着曾经我为了看社戏的快乐与现在我对社戏避之不及的强烈对比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阿发也太纯朴善良了
>“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
母亲真的很担心啊
>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我的母亲
好宠溺的语气啊,这个公公人也太好了,记得小时候还赏析过这句话呢,没有责怪他们偷豆子反而是因为他们浪费
>“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
《社戏》主要写鲁迅先生从现在下不下去看北京的戏转而回忆起和双喜等小伙伴们去看赵庄的社戏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头六一公公的豆子的情节,像我们展示了纯朴的民风,与童年的欢乐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兔和猫
好逗
>所以三太太一有闲空,便捉住母兔,将小兔一个一个轮流地摆在肚子上来喝奶,不准有多少。
《兔和猫》鲁迅通过三太太家中养的两只大兔生育两只小兔而后又被黑猫(帝国主义)吃去的故事暗示了新中国的命运平凡质朴的语言文字却字字亲切,惹人同情。
首先,小说通过动物间的弱肉强食的冲突,阐述了这样一个道理:善良而弱小的生物,也是渴望生存下去,并且传宗接代,以延续其类的发展,这恐怕是一个最低而起码的要求。然而,生物链中的强者,总以霸主自居,它们时刻伺机扑向那幼小的生灵,往往最终还是得手。那只黑猫正在"矮墙上高视阔步",以显示它得意之色。联想到作者鲁迅生活的时代,广大中国人民正象那些瘦弱的小白兔,他们渴望有自己的些小的生存空间,希望能够安居乐业,繁衍后代。然而,像"大黑猫"一样的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不会让人民大众安定的生活下去的。他们勾结在一起,掠夺人民的财富,屠杀人民的儿女,妄图把中国人民置之死地而后快。1922年前后的中国现实社会,正是列强加紧侵略中国,军阀政府连年内战,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年代。鲁迅写了猫吃弱兔的故事,正是告诉人们一个残酷的事实:列强正在伺机瓜分中国,人民正在遭到宰割,以此来唤起人民的觉醒。
其次,作品又是通过三太太的"深恨黑猫"和"我"的"不能不反抗他了"的思想,喻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即便最弱小的民族,也总是有觉悟者起来造反的。尽管这种造反只不过是"转移兔窝",使用"青酸钾"的消极反抗,但毕竟是造反行动,是反抗意识的复苏。这仍然是难能可贵的。此时的鲁迅思想上正处在由一个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化的过渡时期。他一方面感到"新世纪的曙光",看到了革命的希望,另一方面还没有摆脱对人民力量估计不足的弱点,认为"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娜拉走后怎样》)因此产生了苦闷、彷徨的思想。在这篇小说里,虽然写出了"三太太"和"我"的反抗意识,然而受害者本人--白兔却仍然无动于衷,表现得不以为然,这些正反映了鲁迅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观点。
>“不,他们自己咬。他哪里会给我打呢。”
我的母亲是素来很不以为我的虐待猫为然的,现在大约疑心我要替小兔抱不平,下什么辣手,便起来探问了。而我在全家的口碑上,却的确算一个猫敌。我曾经害过猫,平时也常打猫,尤其是在他们配合的时候。但我之所以打的原因并非因为他们配合,是因为他们嚷,嚷到使我睡不着,我以为配合是不必这样大嚷而特嚷的。
况且黑猫害了小兔,我更是“师出有名”的了。我觉得母亲实在太修善,于是不由得就说出模棱的近乎不以为然的答话来。
彷徨
《祝福》是初中就学过的一篇课文,还是小静教的印象很深,开篇通过描写“我”来到鲁四老爷家遇到祥林嫂向他问是否有神灵存在以及她第二日去世,引发了作者和读者对祥林嫂的好奇,由果及因,讲到祥林嫂第一次来到鲁四老爷家的勤劳能干后被婆婆强迫再嫁剩下小毛,却又不幸父子双亡,祥林嫂迫不得已只好来到旧主顾家中并逢人就讲她那不幸的孩子被狼吃了的故事,大家听腻了就嘲笑祥林嫂,反应了封建礼教对女性的压迫 也揭示了当时中国人的麻木不仁 冷眼旁观和迷信心理,启示我们不能对一些人敞开心扉,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啊看到这句话就想起来是初中学的了哈哈,当时他们都学这句话
>“我真傻,真的,”
在酒楼上
>> “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儿小圈子。又不料你也回来了。你不能飞得更远些么?”
吕纬甫好善良,不忍心看到别人失望于是忍着吃完了所有
>因为她过来收拾空碗时候的忍着的得意的笑容,已尽够赔偿我的苦痛而有余了。
《在酒楼上》通过讲述主人公吕纬甫由一个在辛亥革命时期的热血青年变成意志消沉的文人这样的转变,对当时社会上新型知识分子的形象及心态做了深刻的探讨剖析。
《在酒楼上》通过描写“我”去酒楼偶遇吕纬甫以及他为了母亲给三岁的弟弟迁坟并且给因为一句话死去的阿顺带绒花的并且因为怕人失望生吃光了荞麦揭示了吕纬甫的变化。
>我独自向着自己的旅馆走,寒风和雪片扑在脸上,倒觉得很爽快。见天色已是黄昏,和屋宇和街道都织在密雪的纯白而不定的罗网里。
幸福的家庭
《幸福的家庭》描写了一个作者构思自己的理想中的幸福的家庭,又与构思中被现实妻子女儿所打断,现实与理想交织交融,最后在女儿的眼泪中看到了五年前妻子的模样,幡然醒悟依然把写有“理想的幸福家庭”文稿给女儿拭去鼻涕回归现实,在质朴的文字中又带有一以贯之的讽刺意味
诺大的中国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有“幸福的家庭的地方”可悲
>他想来想去,想不出好地方,便要假定为A了
这是在一个没有见识过自由婚姻的人眼里的自由,残留着浓厚的封建思想。就如农夫以为皇帝是用金锄头锄地的一样。条约已经是其能想到的最自由的方式了,讽刺意味十足。
>他们订有四十多条条约,非常详细,所以非常平等,十分自由。
这比喻太形象了
>用两只手支着头,教自己的头像地球仪似的在两个柱子间挂着。
太好笑了,鲁迅先生原来也是有幽默的呀,一个不幸福的人来构思他自认为幸福的家庭
>“于是一碗‘龙虎斗’摆在桌子中央了,他们两人同时捏起筷子,指着碗沿,笑迷迷的你看我,我看你……
“‘My dear,please.’
“‘Please you eat first,my dear.’
“‘Oh no,please you!'[插图]
好逗
>他抱了她回转身,看见门左边还站着主妇,也是腰骨笔直,然而两手插腰,怒气冲冲的似乎豫备开始练体操。
好慈爱的父亲啊,还自称爹爹哈哈
>”于是放下她,拖开椅子,坐下去,使她站在两膝的中间,擎起手来道,“莫哭了呵,好孩子。爹爹做‘猫洗脸’给你看。”他同时伸长颈子,伸出舌头,远远的对着手掌舔了两舔,就用这手掌向了自己的脸上画圆圈。
肥皂
《肥皂》全文以肥皂为线索,以四铭给太太买来一块绿色肥皂展开全文,引出四铭对孝女的描述,揭示了其道貌岸然的形象
摘:在《肥皂》中鲁迅对四铭的讽刺并没有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而是利用象征主义的手法,把讽刺的深刻性隐藏在被假象掩盖的事物中,当四太太和何道统把四铭道貌岸然面孔背后的肮脏的欲念看穿时,这种悲剧的效果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讽刺的效果更加的令人感到震撼。文中两次写到四铭叙述行乞女孩的孝道和两个光棍对女孩的议论,表面看四铭像是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人,实质他的叙述和行动反应,被妻子和何道统一眼便看穿他背后的心思,不管他再怎么掩饰和解释。如果他不是被两个光棍勾起邪念他又怎么会想到买肥皂,他又怎会仿佛的叙述两个光棍的话。四铭家中有妻子也有孩子,但却对一个只有十八九岁的女孩产生欲念,他不仅可耻,道德情操更是低下。
《肥皂》的讽刺不仅是从道德的角度入手,在政治上也具有批判性,四铭从街头回来,便气急败坏的问自己的儿子学程“恶毒妇"是什么意思,这是街上几个十四五岁孩子骂他的话。当学程没有答上,他变借题发挥批判”新文化运动”,巴不得新学堂通通关掉,极度的仇视进步的青年学生,看不起女性,更加的排斥外国先进的文化和科技,四铭的性格上有着明显的封建保守性。
在文中我们也可以鲁迅对于青年人的担忧,他们会不会被他们的父母影响也变成像他们一样的人,虽然学程上的是新学堂,但学程在父亲的无理取闹下,他不敢说一句话。当父亲批判新文化运动,仇视外国文化时,他也没有反抗,他只是一味的屈服于四铭的“权威”之下,那么就算他受过新学堂的教育,像学程这样受到家庭封建礼教和道德的熏染影响,变得越来越像他的父亲。他们学的那点新文化,能推进社会的进步吗?他们还具有反抗的精神吗?这点着实让人回味。
鲁迅在《肥皂》中不仅揭露了四铭之流的嘴脸,也引发了鲁迅对与年青一代人的担忧,给人以思考、启迪。
>那高低真有霄壤之别了。从此之后,四太太的身上便总带着些似橄榄非橄榄的说不清的香味;几乎小半年,这才忽而换了样,凡有闻到的都说那可似乎是檀香。
长明灯
《长明灯》与《狂人日记》有一些相似的地方。都是写被常人说成疯子的人。这里“悲愤疑惧的神情”就跟狂人知道中国历史“吃人”的真相后的恐惧愤怒一样。这里似乎是作者借疯子的形象,表达自己对当时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怀疑,对已经麻木的国民性“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态度。
>,看人就许多工夫不眨眼,并且总含着悲愤疑惧的神情。短的头发上粘着两片稻草叶,那该是孩
故事中的人物是值得研究的。
起初茶馆中的四个青年,无非是精力充沛的闲汉,或者说屯上蛰居人意中的败家子,是喝茶都要赊账的。如果是免费的,则一定要喝上第二杯。
而屯上的蛰居人,则是出门需看黄历,对世事漠不关心的群众,道行深的即使听到有人放火,仍然是不为所动。
说话自带逗号的郭老娃一出口就陈述事实,俨然一副为他人着想的年高德劭的样子。
而四爷则把一切看的通透,人可以拖走,屋子得留下,并循循善诱得把立场嫁接到儿媳妇身上,然后沉默,继之再以慈祥的长辈出场,整个过程节奏把握的非常好。
最后是疯子,为达目的,一开始温和劝说,无果,然后一意孤行,无用,最后竟想到放火,终于被关了起来。
整个故事有四派人物,保护长明灯的守旧派,熄灭长明灯的改革派,漠不关心的蛰居派,少不更事的新生派。
守旧派认为长明灯给吉光屯带来吉利,熄灭了会变泥鳅。
改革派则认为熄灭了就没有了蝗虫和病痛。
从结果上看“绿莹莹的长明灯更其分明地照出神殿,神龛,而且照到院子,照到木栅里的昏暗”,而孩子们也跑出庙外,笑吟吟地合唱随口编派的歌。
可见疯子是彻底的失败了。不仅被关了起来,而且长明灯更分明了,并且带来孩子们的疏远与嘲笑。
究其原因,首先是疯子的看法不过是从一种愚昧走向另一种愚昧,态度又从温和走向极端,被群殴自然是难免的。
我想鲁迅写这篇文章旨在提醒那些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洗礼的青年,你们的想法还是太过简单粗暴,是too young too naive的,不仅熄灭不了长明灯,而且会吓跑孩子。所以李大钊在此之后会告诫学生要多和鲁迅先生交流,请他多指点。
当然结果是有例外的,比如文革时期简单粗暴的学生不仅把长明灯给灭了,孩子也被他们带坏了,如果鲁迅先生知道后,一定会加上一条:简单粗暴的人还非常容易被人利用。
以上来自微信读书他人的读书体会,本人是认同的。
(转)
>从此完全静寂了,暮色下来,绿莹莹的长明灯更其分明地照出神殿,神龛,而且照到院子,照到木栅里的昏暗。
示众
转。 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是鲁迅坚持一生的事情,其中看客心态是他最深恶痛绝因而也是批判最多的。鲁迅不仅最先将这种麻木、冷漠的观望者命名为“看客”,并且几乎耗尽一生的力量去抨击这种心态。鲁迅认为中国人中这种麻木、冷漠的看客几乎无处不在,他们的力量不容小觑。他们无意识的“看”的目光加剧了不幸者的不幸,甚至能够把不幸者逼上绝路,且从根本上消解了先驱者奋斗的意义。鲁迅对看客心态的一再揭示和批判,在于唤醒麻木的看客,打破那让人窒息的“铁屋子”。
《示众》通过描写人物的“群像”和“共性”、展示看客世界的各个侧面,重在表现看客们精神世界的空虚、无聊和内心的麻木、愚昧。在“看与被看”的过程中,彼此的麻木和冷漠直接导致同胞的惨死,消解了先驱者付出生命的意义。看客心态集中体现了中国国民劣根性的一面,也揭露了在没有民主和自由的国度里民众“看与被看”的可怜又可悲的生存状态。
>“热的包子咧!荷阿!……刚出屉的……。”
高老夫子
《高老夫子》讲述了因为喜欢高尔基而改名叫尔础高,因写了一篇文章被聘去女校,又因自己的紧张而辞职,不敢接受新事物的知识分子
转
高老夫子的形象可以看做是20世纪20年代出以甲寅派、学衡派为代表的“国学家”的无情嘲讽。
另一方面,高老夫子并不是一个有足够心计,可以借文章炒作自己然后谋求暴利的投机分子,他不过时代浪潮翻腾下溅起的一粒小石子而已,稀里糊涂地写了篇文章,被女校看重于是借机去“看看女学生”,在无真才而受不了授课压力后便逃出学校,回到自己喝酒打牌的生活之中,他从没有过什么大志向或非分之想,他连给学生上课都紧张到出现幻觉,他所能想到的极致不过是“看看女学生”,满足这种低级欲望。
他没有改变社会风气,打倒新学实现复古的决心,复古思潮来了,他便写“整理国故之义务”,新学流行起来,他便仿制个“高尔础”的名字,他没有什么自己的主张,社会流行什么,他便学什么。
孤独者
该小说讲述主人公魏连殳是一个独具个性的现代知识分子,他以逃避的方式活在自己亲手造就的“独头茧”中品味孤独,最终以“自戕式”的“复仇”向社会作绝望的反抗。
鲁迅通过这个故事表明,中国还远不具备让青年人作为自由个体可独立生存,运用其天赋,服务于社会的社会环境。
魏连殳先前落魄对众人孩童都善良,可是大家对他都避之不及,然而当他飞黄腾达人们又都来巴结他,他也终于放弃了抗争,活成了自己最不想成为的样子
《孤独者》创作背景:
创作这篇小说时,正值五四落潮,鲁迅苦闷、犹豫,自己说“颓唐得很”。
1923年7月鲁迅与周作人兄弟失和,搬出了八道湾居所,受此事影响,鲁迅的健康恶化,肺病复发,数月方愈。1925年因支持北京女子师大学潮而遭到反动派打压和围攻,段祺瑞执政府解除了他在教育部的职务。生存环境的艰难、亲情的恶变和疾病的折磨,使他陷入深深的困惑和苦闷之中。
更令鲁迅感到苦闷的是,他曾信任和帮助的青年,或出于自我保护,或出于私利,有的与鲁迅冷淡疏远,有的则站在了对立面与其为敌。这一切使鲁迅变得更加多疑、孤独和绝望,对生存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怀疑。
这篇作品是他对人生困境和出路富有哲学意味的文学追问
>一
我和魏连殳相识一场,回想起来倒也别致,竟是以送殓始,以送殓终。
那时我在S城,就时时听到人们提起他的名字,都说他很有些古怪:所学的是动物学,却到中学堂去做历史教员;对人总是爱理不理的,却常喜欢管别人的闲事;常说家庭应该破坏,一领薪水却一定立即寄给他的祖母,一日也不拖延。此外还有许多零碎的话柄;总之,在S城里也算是一个给人当作谈助的人。有一年的秋天,我在寒石山的一个亲戚家里闲住;他们就姓魏,是连殳的本家。但他们却更不明白他,仿佛将他当作一个外国人看待,说是“同我们都异样的”。
这也不足为奇,中国的兴学虽说已经二十年了,寒石山却连小学也没有。全山村中,只有连殳是出外游学的学生,所以从村人看来,他确是一个异类;但也很妒羡,说他挣得许多钱。
张爱玲有一句“如果你见过以前的我就会原谅现在的我”凡事有果必有因
>但因为他没有家小,家中究竟非常寂寞,这大概也就是大家所谓异样之一端罢。
>> 舌敝唇焦
>> “那你可错误了。人们其实并不这样。你实在亲手造了独头茧[插图],将自己裹在里面了。你应该将世间看得光明些。”我叹惜着说。
>> 可是我那时不知怎的,将她的一生缩在眼前了,亲手造成孤独,又放在嘴里去咀嚼的人的一生。
>> 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我已经真的失败,——然而我胜利了。
伤逝
涓生绝了自己没有能力还要怨天尤人,现在还要说自己现在的落魄是因为子君,这就嫌弃起她了,救命,当时拐人家私奔时候怎么没这么想,女生还是得自己有能力,不靠任何人做自己的靠山
>。其实,我一个人,是容易生活的,虽然因为骄傲,向来不与世交来往,迁居以后,也疏远了所有旧识的人,然而只要能远走高飞,生路还宽广得很。现在忍受着这生活压迫的苦痛,大半倒是为她,便是放掉阿随,也何尝不如此。但子君的识见却似乎只是浅薄起来,竟至于连这一点也想不到了
人必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像马斯洛所说解决好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才能去寻求更高的需求
>待到孤身枯坐,回忆从前,这才觉得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世界上并非没有为了奋斗者而开的活路;我也还未忘却翅子的扇动,虽然比先前已经颓唐得多……。
真是有困难就打算抛弃妻子了,把子君当成包袱要丢下了,无语
>我觉得新的希望就只在我们的分离;她应该决然舍去,——我也突然想到她的死,然而立刻自责,忏悔了。幸而是早晨,时间正多,我可以说我的真实。我们的新的道路的开辟,便在这一遭。
>> 我没有负着虚伪的重担的勇气,却将真实的重担卸给她了。
再度《伤逝》心中只有深深地愤慨,文章通过以涓生的手记的形式展开全文,由最初两人私奔同居时的你侬我侬到涓生丢掉工作后看子君怎么看都不顺眼,子君叫他吃饭还要遭到冷眼,最后认为子君是他现在一切的累赘,甚至希望她死,自己问题还把一切责任推到子君身上,磨灭了她的希望导致了子君的逝去。所以女生要自食其力,不能靠任何人,只有自己强大才不会被瞧不起。
>我将在孽风和毒焰中拥抱子君,乞她宽容,或者使她快意……。
但是,这却更虚空于新的生路;现在所有的只是初春的夜,竟还是那么长。我活着,我总得向着新的生路跨出去,那第一步,——却不过是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
我仍然只有唱歌一般的哭声,给子君送葬,葬在遗忘中。
我要遗忘;我为自己,并且要不再想到这用了遗忘给子君送葬。
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我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
一九二五年十月二十一日
(1926年8月收入初版的《彷徨》,此前未曾发表)
弟兄
(转)
文章鲁迅与其弟周作人的影子,在怀疑弟弟是否是猩红热并准备料理后事以及怎么处理侄子时发现弟弟只是疹子,但是作者却在张沛君的梦境中给了读者答案,展示了其虚伪与自私的一面
《弟兄》主要叙述主人公张沛君的弟弟生病后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张沛君承受着同事对兄弟关系猜测议论的压力,以及是否要抚养侄子的生活重担,于是无法化解的矛盾出现了。这个矛盾就是:自己在同事心目中的高大形象的一方与不得不放弃侄子的权益以维护自己儿女的优越生存条件之间的,完全不可化解的矛盾。《弟兄》通过对主人公的心理刻画,生动地展现人物的虚荣与自私,以及对人性的深刻剖析。
>“这公债票也真害人,我是一点也莫名其妙。你一沾手就上当。到昨天,到晚上,也还是从堂屋一直打到大门口。老三多两个孩子上学,老五也说他多用了公众的钱,气不过……。”
“这真是愈加闹不清了!”月生失望似的说。“所以看见你们弟兄,沛君,我真是‘五体投地’。是的,我敢说,这决不是当面恭维的话。”
沛君不开口,望见听差的送进一件公文来,便迎上去接在手里。月生也跟过去,就在他手里看着,念道:
“‘公民郝上善等呈:东郊倒毙无名男尸一具请饬分局速行拨棺抬埋以资卫生而重公益由’。我来办。你还是早点回去罢,你一定惦记着令弟的病。你们真是‘鹡鸰在原’[插图]……。”
“不!”他不放手,“我来办。”
月生也就不再去抢着办了。沛君便十分安心似的沉静地走到自己的桌前,看着呈文,一面伸手去揭开了绿锈斑斓的墨盒盖。
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三日
离婚
转。《离婚》讲述了农村妇女爱姑想要离婚,最后也没有成功的故事,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封建势力依然强大。《离婚》在形式上是有些特别的。其特别之处在于,故事情节主要发生在两个相对单纯的场景——航船和慰老爷家,故事叙述基本依靠人物对话展开。在辛亥革命之后换汤不换药的社会现实下,这就是爱姑一类人物自发反抗的不可更改的悲剧性结局。
作为这次事件中心人物的爱姑,是很有些反抗精神的。她敢于在众人面前申诉婆家对自己的虐待,满口“老畜生”、“小畜生”地回敬施家父子,甚至连自己的父亲也不留情面,骂他“见钱头昏眼花”和“老发昏”;在她自感受了屈辱之后,甚至不惜“拚出一条命,大家家败人亡”。这不能不说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民主思想,通过东南沿海开化较早地区的社会风气传播的结果。但是,爱姑同时又很幼稚和脆弱,她的抗争并没有直接否定压迫她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而带有意气之争的意味,所以,爱姑还不能看成真正觉醒的妇女。这种情况使她跟父亲跨上去庞庄航船的第一步起,就暗自注定了她的失败结局。因为她已把主宰自己命运的权力,拱手交给了自己反抗的对象。她只是简单地把施家父子认作自己的敌人,而把自己思想的真正敌人看成可以依赖的公允化身。这样,她的反抗就没有冲破封建主义的牢笼,她终究不能逃脱名为“离婚”实则“休妻”的命运。
爱姑悲剧的深刻之处在于,在这次婚姻争端中,她所反抗的与她所依靠的,恰恰是同一种社会势力。地主阶级出于对封建纲常伦理的整体性维护,是决不会为个别的亲疏强弱而有所改变的。她所反抗的,正是她不得不依靠的,一切都在原地打了个转,而从头至尾,她都无从知晓。实际上,一次庞庄之行,作者只描写了两个场面,就圆满地表现了这次争端中的许多冲突线索:爱姑与老小“畜生”的矛盾、庄木三与施家的矛盾、庄氏父女之间的矛盾,以及爱姑与慰老爷、七大人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构成了当时广阔丰富的社会内容。在《离婚》中体现这种意蕴的,即是小说时常可见的“反讽”效果,为何爱姑被慰老爷称为“走散”而实为“休妻”的故事,鲁迅却偏偏冠以在当时农村还很少听说的 “离婚”一词? 其实这正是“离婚”与“休妻”之间显现出的意义悖谬吸引了鲁迅。
>;又将两份红绿帖子互换了地方,推给两面,嘴里说道:
“你们都收好。老木,你要点清数目呀。这不是好当玩意儿的,银钱事情……。”
“呃啾”的一声响,爱姑明知道是七大人打喷嚏了,但不由得转过眼去看。只见七大人张着嘴,仍旧在那里皱鼻子,一只手的两个指头却撮着一件东西,就是那“古人大殓的时候塞在屁股眼里的”,在鼻子旁边摩擦着。
好容易,庄木三点清了洋钱;两方面各将红绿帖子收起,大家的腰骨都似乎直得多,原先收紧着的脸相也宽懈下来,全客厅顿然见得一团和气了。
“好!事情是圆功了。”慰老爷看见他们两面都显出告别的神气,便吐一口气,说。“那么,嗡,再没有什么别的了。恭喜大吉,总算解了一个结。你们要走了么?不要走,在我们家里喝了新年喜酒去:这是难得的。”
“我们不喝了。存着,明年再来喝罢。”爱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