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素餐》

向来对素菜格外偏爱的我,一直想要找个机会,与三五好友一起,择一处清净之地,体味劳作,品味清爽。

四年前,跟友人去到过位于官港镇的四角尖,隐于山林之间的明王禅寺,清幽干净,不仅适宜踏青礼佛,也十分符合我亲手做一顿全素菜的条件。不是长途跋涉,也就不必精心酝酿,简单的几通电话,便敲定了行程。

图片发自App

周六的早晨,驱车抵达山脚,途中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攀登,便到达了山峰。因为不是第一次造访,彼此并不陌生。净宗师父看到我们到来,连忙出门迎接,并请我们小憩、饮茶。几杯热茶入口,瞬间缓解了途中的疲劳。

稍坐了一会儿,我们开始动手准备午餐。师父为了免去我们徒步的艰难,起早去下山采购了食材,此时,这些蔬菜正静静地躺在厨房的一角,静候着我们的到来。我们当中有一位朋友主动请缨,用柴锅灶为我们煮饭,熬锅巴粥。余下的人,有的负责择菜、洗菜,有的负责切菜。为了完成此行的心愿,我便主动担任了做菜的角色。分工协作,有条不紊,一切都是那么的默契。洗菜的水声、切菜的手起刀落声,菜入锅的吱吱声,起锅装盘声,还有隔壁的劈柴声,此起彼伏,四人上阵,上演着一曲美妙的厨房交响乐。做菜的空当,同行的朋友还邀请了一位家在本地的友人。为了赶上这一顿全素餐,友人自然来不及步行,便独自开车上山。在我们的饭菜快要做得的时候,他也到了。不多会儿,一顿绝对的全素菜肴端上了桌子:清炒菜薹、莴笋、土豆丝,芹菜干子,糖醋藕片,虎皮青椒,还有麻辣豆腐。

图片发自App

看看时间正好中午十二点,赶紧请来师父和他的徒弟,加上我们五个,一共七个人,恰好七道菜。等所有人都端坐桌前,我们就开饭了。“菜薹不错,非常新鲜”!“糖醋藕我还不会做呢,味道真的挺好”!“还有这麻辣豆腐,颜色真好看,味道也好”!“土豆丝、芹菜干子,都是经典菜式,没的说”!“你们尝尝这莴笋,怎么这么好吃呢”?“哈哈,我们知道,因为这是您给削的皮,能不好吃么”? “还有,还有,这虎皮青椒,真的好吃,你们尝尝”!“这哪是什么虎皮青椒,简直就是辣椒片,虎皮青椒不是长得这个样子的。不过,还真的是好吃耶”!“……”大家轻声咀嚼、轻声说笑,这感觉,比起品尝丰盛的大餐,似乎更加津津有味。师父极为亲和,偶尔也加入我们的点评,并说:“这些菜确实好吃,我再添一点饭”。

一碗饭菜快要下肚的时候,隔壁飘来一股浓浓的香味——锅巴汤熬好了。我们又各自盛上一碗,有滋有味的喝了起来。半小时不到,我们就品尝完了这一顿“全素餐”。或许是因为爬山的辛劳,也或许是因为这一桌饭菜,除了油盐酱醋,没有任何外物的沾染。唇齿之间,自然而然留下了蔬菜本真的味道,还有米汤的醇香。

吃完饭之后的功课,便是收拾厨房。考虑到这不是男士擅长的领域,我和另一位妹妹,主动忙活起来。收拾碗筷,洗净晾干,按照先前的样子摆放整齐。烧柴锅饭的大锅,也清洗得干干净净。最后,我们将放在案板上的几道菜归置到桌上,这是为师父们的晚餐特意备下的,不曾动筷,他们晚上可以慢慢享用。

一切收拾停当,跟随师父步入明王禅寺,近距离参观这座千年古寺,听师父讲述这座古寺与元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之间的故事。接近申时,准备下山,我们告别了师父,和来时一样,依旧一步一个脚印。

图片发自App

一路上,我们四处张望,只见远远的云层浮在群山之上,次第鲜明。杏花在山林里欢笑,映山红将我们夹道欢送。到山脚那一刻,齐身回望,默念。下一次,或许我们还会再访此地,就像今天,三五邀约,兑付一个允诺,吃一顿全素餐,如此甚好!(文/天下溪)

你可能感兴趣的:(《全素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