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水浒》之浅谈

人只要有一技之长,终会有出头之日。此言不假!高俅,一个街头泼皮无赖,怎能成为太尉?药铺不敢收留,荐给苏学士,苏学士再一份举荐信,让他有了一份接近高层领导的工作。机缘巧合,让端王爷(后来的皇帝)见识了他高超的蹴鞠玩技,并颇得赏识,就这样,再次有了侍奉领导的秘书工作。端王继位,高俅荣获了一份太尉之职,这般火箭式的升迁之路,敢问能有几人?

当初因打抱不平而教训了高俅的王进禁军教头,即使借病告假也未能逃出高俅小人的魔掌,最后携老母亲远走他乡而谋生活。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如果说这是制度的缺陷,更不如说是人性的弱点更为恰当吧。高太尉之子高衙内狗仗人势,青天白日,当众调戏林冲教头的娘子,三番两次,得寸进尺的高衙内为寻求满足,不惜金银玩弄手段。觅得林冲提携小人陆谦陆虞侯从中斡旋此事,虽未果,林冲也难以逃脱权力的束缚,最终失去官职,发配沧州。

鲁提辖行侠仗义男子汉,有勇有谋,拳打镇关西,为屑小百姓创造活路,大闹五台山,也是一群庸僧所害,倒拔杨柳,也是赢得一众俗人赞赏。他曾多次劝林冲做一个真的猛士,取了高俅项上狗头,可林冲最终也是选择了隐忍,若非野猪林拯救,林冲早已成为差拨刀下亡魂。

有时候该出手时还得出手,否则容易被人视为怯懦而利用,对于林冲之性格,正是如此。他的性格,不适合在基层搞工作,如果待在高层,那种儒雅而大度,总是谦谦君子的形象,会造福百姓。其次,他也不懂得变通,总以已心度他心,在尔虞我诈的复杂社会,这样总也行不通,处处碰壁。

日月恒在,正义之光永存,鲁提辖几个徒弟,虽是无名小卒,却也有正义之心,看到林冲家破人亡的惨境也很感慨,几个人把高衙内那玩意儿也就给断送了,看到此处真是叫人一抒平生快意。

走途无路,如何可好?小旋风柴进早就领略了林教头的侠义,举荐前往梁山泊,但白衣秀士王伦首领百般刁难,让他去留成为人生的难以抉择,可生活有时候就是让人无奈,只能低头屈居他人檐下,蓄势以待发。

人还须及时入世,去掉书生儒气,多点江湖义气。勇武过人的晁盖等人的入伙,给狭隘之心的王伦带来了许多猜忌,最终让忍受多日的林冲给结束了性命,并匡扶晁天王上位,众位英雄也是服帖,想必此时林教头一泻多年来难以排解的种种郁闷,心中会舒坦几分。

出于风尘花柳,难敛贪财之心。岂不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阎婆惜偷汉已是触犯了当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旧社会之大忌,及时雨宋公明也将他人的闲言碎语置若罔闻,或许是未付真心吧,又或许是宋押司不喜女色。无偿赠予了金银房舍,得寸进尺的阎婆惜还要以扣留书信作为自己获取更多利益的筹码,这私通贼寇的罪名,让宋押司一个政府部门任职的小吏起了歹心,毕竟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阎婆惜最终也是难逃宋押司之尖刀利刃。

法律的天平是公正的,抑或微有倾斜,最起码能保证了很大多数人的权利,以“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之言为证,宋押司犯了罪,仍被刺配孟州。

为何有绿林好汉之说,社会法治水平不高,权力分配不均衡,就会有人组团保护自己,因而产生了水泊梁山、二龙山、清风山等群雄聚义之地。当时,梁山众位好汉劝宋公明不要前往大牢,毕竟许多人有进无出,但宋公明却执意前往,为何?因为他听到信任皇帝近期登基要大赦天下,要是如此,说不定还能回头谋得一官半职,最起码可以不落草为寇,过得正常人生活,他家资丰厚,为父又望子成龙,他的家庭教育是让他做个忠孝之人的,众弟兄苦口相劝,他后来的那刻沉默,就能看得宋公明虽然黑白两道通吃,但他始终都不愿意落草。他是个不够彻底的革命人士,是资本主义者,也可以说他是“修正主义者”,虽知天下疾苦,却也不曾想推翻置生民于水火的当权者。

行者武松,很自负,也是义字为先的侠士,在畅饮十八碗后过景阳冈拳打猛虎,从此声名大噪,一路杀杀杀,确实武力值很高,拳打镇关西,血溅鸳鸯楼(再杀镇关西等一众人),怒杀西门庆,但前面的自负也给自己带来了血的教训,一个牢头的几顿酒菜也就收买了他心,或许在血溅鸳鸯楼后,他也明白了,社会是复杂的,初识任何人都不可急于交心,要保留一份自己。一个转身,手起刀落,也实属怒从心头起了,他不愿看到以兄妹相称的玉兰,成为作哥哥的他的刀下。

从高衙内、西门庆、张文远等人来看,万恶淫为首不假,皆因女色断送了自己的性命。评:人不可过于贪恋女色,“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恐怕只是精虫上脑的朱帘秀,在荷尔蒙分泌过盛后留下的淫语罢了。后来之人,切勿效仿,也不可艳羡周遭肾功能强大而留恋于青楼瓦舍的兄弟,在我看来,因果报应之说也有它的合理性,成日满足于淫欲,妻离子散、家庭不和谐的结果终难逃脱。

你可能感兴趣的:(观《水浒》之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