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日志-3.2 生命与时间-20190617

【100天崔律阅读营·Day15-3.2 日志】

这是2019年5月7日“100天崔律阅读营”之“3.2 《奇特的一生》生命与时间” 的学习日志。

1.我的阅读理解:

《奇特的一生》•P44(Day3)
作业片段:感知时间
•不管怎么样,从1916年到1972年他去世的那一天,56年如一日,柳比歇夫一丝不苟地记下了他的时间支出。他的历史长篇一天也没有中断过,连儿子的夭亡也挡不住他在这份没完没了的结算表上记上一笔。时间之神克罗诺斯不也是这样嘛,不也老是挥舞自己的鞭子,一次也不放过。
•柳比歇夫每天都要结算他度过的时间,算出这个那个都用了多少小时多少分钟。
•柳比歇夫如此忠于自己的方法,这本身便是一个独特的现象;这样的日记,单单它的存在,说不定便是独一无二的。
•(增)
•多年来经常看表的结果,柳比歇夫肯定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时间感。在我们机体深处嘀嗒嘀嗒走着的生物钟,在他身上已成为一种感觉兼知觉器官。我做出这样推断的根据是:我同他见过两次面,在他日记中都有记载,时间记得十分准确——“1小时35分”“1小时50分”,然而当时他自然没有看表。我同他一起散步,不慌不忙,我陪着他;他借助于一种内在的注意力,感觉得到时针在表盘上移动——对他来说,时间的急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仿佛置身于这一急流之中,觉得出来光阴在冷冰冰地流逝。

【A1】我的时间记录在平日还是正常的,一旦进入寒暑假,即使事先做了周计划、日清单,都很难执行,时间记录更是如此,因为长时间看网络小说,不敢去面对自己,所以索性就不记录了。然后到了月底结算时间的时候只能估算时间,然后发现一个月接近1/2的时间都浪费在看小说上,一无所成。
【惊叹】柳翁在56年间,不管任何情况出现,都坚持做时间记录和统计,对自己的时间的利用情况了如指掌。56年可是672个月份,20440天,即使儿子的夭亡都没能让他放下时间统计,这种自律太让人震惊了。
通过多年的时间记录、统计,柳翁对时间有了更强的感知力,对时间非常敏感。即使不看表,大概也能推算出做一件事所花费的时间。
【A1】当我在看网络小说的时候,丧失了对时间的感知,一抬头,几个小时就过去了。

2.我的课后实践:

继续管理每天24小时。做清醒时间的日清单,执行过程中做时间记录,执行后在下班前和次日早晨做总结/复盘,分析时间的使用情况。

3.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4.任何想说的话:

5.【学霸题·复盘】我的阅读日志VS崔律的讲解:

我的亮点:

从文中看到为什么要做计划,看到一组对比,看到做时间记录和复盘的好处。

崔律的亮点:

使用另外一种讲解方法,从三个关键词来讲解“生命与时间”的片段。

1、生命

生命是一个抽象的大概念。具体化的概念可以是时间。尊重生命,让自己的生命活出精彩,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就是每一分钟每一小时要活得有意义。
再具体些,再落地一些,可以看到人生有三条线:事业线、生活线、个人线。
对大多数人来说,事业线是非常重要的,从二十几岁到六十岁退休,有三四十年的时间,每天八小时。那么我们是否能充分利用工作、事业的每一小时、每一分钟呢?
生活线可以理解成家庭线。新组成的家庭会一直陪我们到老。在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用了多少时间、多少的爱去陪伴我们的家人呢?
个人线可以说是滋养自我,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条线。滋养身体可以去运动、锻炼,滋养心灵可以去读书、学习、发展一个爱好。这些可以让我们心力满满。
我们的人生,尤其是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能够做的事情和想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反过来说,我们的时间实际上就显得越来越少了。因为时间更有限,时间单价就更贵了。我们更应该高效地利用每一分钟,珍惜每一分钟。

2、计划

做计划是为了更合理地安排时间,更加高效地利用时间。所以,在时间管理中,要管理时间的第一步就是做计划。
崔律的建议:过日历上的生活。

3、总结

一组对比:牛人们做总结 vs 凡人们回避总结
通过做总结,可以让我们的计划更加合理,执行也更加合理。

此外,崔律还提到一个趣味潜台词:“当然只是工作时间喽”。这里的对比是:管理工作时间 vs 管理全天24小时。
崔律是如何从这句话中看到这组对比的呢?1)来自这句话中的语气词“喽”字,带有调侃的语气,展示了作者对只记录工作时间的态度。2)来自对全书的内容的把握,对精力和时间管理的敏感度。

《奇特的一生》并不只是时间记录。时间记录只是一个手段,更多地是对“计划→执行→总结”一条线的不断的精益求精的过程。而这些都是为了更合理地使用我们的时间。

我要改善的点:

看到片段中的关键词;看到潜台词;看到不同的对比,明确对比之间的差别和相同点。

给崔律的建议: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日志-3.2 生命与时间-2019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