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节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今天仍然是中华民族包括海外华人的重要节日之一。在传统社会中,清明节是一个特别盛大的节日。它不仅是扫墓祭奠、怀念离世亲人的节日,还是踏青嬉游、亲近大自然的节日。围绕着两种主题的民俗活动丰富多样,蔚为大观。它的节期也比较长。清明日(农历春分后第15日,公历四月五日前后)只是该节日的标志性时间,而其习俗活动往往持续五六天到十几天(各地各时不等)。在现代社会,由于社会生活、文化观念的变化以及假日制度的限制等,清明节的内涵、活动、规模等都有了很大变化,但它仍以其特有的功能和地位为人们所重视,有着不容忽视的社会影响。考察清明节习俗的历史演变过程,结合它在现代社会的传承状况,对它做出顺乎历史、合乎民情国情的定位与规划,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和文化意义。

清明节的起源:清明节与其他传统节日相比,有三个特色:一是兼有节气与节日这两种“身份”;二是以户外活动(扫墓、踏青等)为主;三是兼有肃穆或悲伤(在扫墓祭奠活动中)与欢乐(在踏青等游玩活动中)这两种不同的情感氛围。这种特色的形成,与其来历密切相关。从起源和形成的角度看,清明节是“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者融合而成的节日。

清明节与“清明”节气,在二十四个节气中,只有清明和冬至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冬至在历史上也是一个节日,但现在许多地方已不再过此节)。“清明”这个名称,在一开始只是一个农历节气。但既然叫清明节,那么它必然与清明这个节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众所周知,中国自古是个农业大国,气候的变化与农业收成可谓息息相关。正因为如此,勤劳聪慧的劳动人民很早就学会了通过观察气候的变化来安排农事活动,同时还制定了非常科学严谨的历法。春秋战国以后,历法逐渐得到完善,十九年七闰的四分历出现了。与此同时,对农事活动起着重要指导性作用的二十四节气也基本得以确定下来。我国传统的农历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每一季约90天,按照一年气候的变化,分为五天“一候”,三候为“一气”,全年“二十四气”,俗称“二十四节气”。有关二十四节气,在我国最早的经典《尚书》一书中就已经有所记载,只是节气的名称与现在不一样,如日中(即春分)、日永(即夏至)、霄中(即秋分)、日短(即冬至)。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的《周髀算经》已经根据日晷的影长来确定二十四节气了,并解释说:“二至者寒暑之极,二分者阴阳之和,四立者生长收藏之始,是为八节;节三气,三而八之,故为二十四。”到了西汉中期成书的《淮南子天文训》中,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基本确立,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雷惊蛰、春分、清明风至、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降、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其中,除个别名称外,其顺序与现行的二十四节气完全一样。当然,二十四节气的顺序不是随意排定的,而是以严格的天文学科学计算为基础的。从冬至这一天开始计算,太阳运行黄经每增加30度(约历时30天),就过到一个“中气”,运行360度,正好经过十二个“中气”,即:冬至、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再从小寒这一天计算,太阳黄经每增加30度,就过到一个“节气”,增加到360度,正好经过十二个“节气”,即:小寒、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由“中气”和“节气”交替运行,构成了中国农历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

同时,二十四节气与以后的节日也是关系密切。二十四节气中“节”的概念正是把岁时季候的渐变过程分解成像草节、竹节一样的间距,把节气相互交接的时间叫做“交节”,由此转意为“节日”。最早有“四立”、“二分”、“二至”八个节令成为重要节日,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它们是标志农耕四时阴阳始末的节日,几千年来,保持着农耕文化生产生活节奏与大自然季节气象的节律、生态环境完美和谐的特征。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民众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比较适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对人们依时安排农耕、蚕桑等活动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而“清明”这个节气,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极其重要。一般来说,“春分”过后15天为“清明”,此时正值仲春和暮春之交,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变暖,降雨增多,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农谚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等,说的正是这个道理。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当然,文中的“清明节”还只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清明时节雨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