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宦 (11)

    马谦去了内藏库,找到李宗政,问:“李公公,你那库里缺不缺人手?”

  李宗政是甲字库的掌库太监,领会到马谦的来意之后,爽快地答应了。李宗政心想,马谦是伺候皇帝起居的大管家、能跟皇帝说上话的人物,大家都想和马谦攀上交情,如今马谦亲自找他,自然不敢折了马谦的面子。

  “马公公亲自送来的人,足以使甲字库蓬荜生辉。”

  “你小子的嘴巴,是越来越甜了。”马谦咯咯一笑,从衣袖掏出一块玉蝉来,玉蝉为和田玉材质雕刻,小巧精致,栩栩如生。“当今万岁爷赏赐奴家的小玩意儿,送给李公公了。”

  李宗政恭敬地俯下身子,双手捧着接过玉蝉,喜悦之情无以言表,谢了又谢。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命运多舛的魏进贤,人生终于迎来了曙光。进入内库当保管员,有相当丰盛的油水可捞。口袋里有了源源不断的钱财,则给他拉关系、攀结上层,竖立了无形的梯子。

  明代设立的内府仓库,贮藏宫廷御用物品及其他人员的生活用品。自古以来,掌管仓库的人员无不监守自盗。皇宫内库不见光的勾当,几乎是半公开的秘密。明史上说:内府诸库监收者,横索无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内库的保管员,不但盗窃仓库的物品拿出去卖,还会在别的方面索取钱财。

  譬如宫中派人来内库奉旨领用物品,你可以缺斤少两,多报少支,或者随便写个理由额外支出走空账,拿着克扣和冒领的物品到外面市场上换钱。如果贪污的数额较大,账目上无法糊弄过去的话,索性放一把火将仓库给烧了,来个死无对证。历朝历代不乏皇宫失火的灾难,多半是人为造成的。人性有着丑陋的一面,小人为了蝇头小利,酿成公私财产的巨大损失,泯灭良知。

  单凭支出端,捞不到多少好处,还存在一定的风险,万一哪天核账时被发现了呢?内库保管员敛财的主要来源是在收入端,几乎是零风险。皇宫里的物品,是由官家指定的专业商户来提供的,专业商户称为“解户”,提供的物品称为“贡品”。商人能成为解户,被指定为皇宫提供贡品,是多么光荣的事情啊?事情可没这么简单。明朝末年,解户破产着,不计其数。掌管仓库的宦官压榨解户大致上有两种方法,一是“铺垫”,一是“增耗”。

  铺垫,始于嘉靖年间,是指内库在接收解户所交的贡品时,要求带有相应的包装、衬垫之物。这只不过是个名义,实质是伸手向商人额外要求。发明衬垫敛财的创始人是西汉的汉武帝。元狩四年,由于和匈奴及东南、西南诸少数民族的大规模战事已开,国内各种皇家建设铺开了摊子,国家财政捉襟见肘。国库空虚,汉武帝打起了诸侯的主意,规定诸侯朝觐时献上的玉璧,必须以白鹿皮衬垫。玉的寓意是高尚清雅,壁的寓意是周而复始,诸侯献上玉璧,代表着对天子忠心耿耿,无叛逆之心。一块玉璧的市场价在几千文左右,一块白鹿皮的价格为四十万文一张。白鹿是汉武帝养长安城外上林苑豢养的宠物,它们全身雪白,古人认为白鹿是世间稀有的吉祥物,其实呢,根据现代医学研究,白鹿是鹿患上白癜风而引发的皮肤病。白鹿皮是宫廷私有物品,汉武帝强买强卖的行为,的确缓解了当时的燃眉之急。汉朝的诸侯有的是钱,四十万文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身上放了点血而已。衬垫对明朝的解户来说,可是个难以承受的重担。本来运送贡品挣不几个钱,宦官又假借铺垫额外要钱。被逼破产,上吊投河的解户不计其数。

  增耗,这个法子是跟地方官学来的,即接收物品的时候,要求比原有数量多出一部分,作为抵顶损耗之用。县官收粮以石为单位,一石等于十斗。斗的大小和盛放的多少都可以做手脚,美其名:增耗。明代内库的增耗大得惊人,白粮一石,公然加到一点八石才被收下,各项物料有被迫纳贿四百两才得以入库的。正德朝时,纳米一百石,要加增耗银六十至九十两,到万历年间,增耗更高达十倍,江南白粮解户,鲜有不破产者。

  甲字库是内库之一。甲字库职掌银硃、中草药等,都是由浙江一带“岁供”而来的,以备御用监奏取。魏进贤进了甲字库当差,是个有油水可捞的好去处,比到四川给邱承云当跟班要强太多了。正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不料,魏进贤在甲字库的当保管员没几天,这事又传到徐贵的耳朵里。徐贵的眼里容不得沙子,愤愤不平,“没想到那小子非但没被整垮,反而混到甲字库了。”徐贵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告状告彻底,他向司礼监总管所有宦官事务的王安陈述了魏进贤出宫饮酒嫖娼的恶劣行径,请求王安按照宫中的规矩给予惩治。

  王安,河北雄县人,最早隶属于宦官冯保名下,万历六年选入内书堂读书。万历二十二年,王安由陈矩荐于帝,命为皇长子朱常洛伴读,后来成为朱常洛身边的亲信。王安位高权重,为人正直,但是他有一个缺点,耳根子软,心不够狠辣。权力斗争,菩萨心肠的人,最终结局都是相当悲惨的。王安在第一次处理魏进贤的问题,听了魏进贤一番花言巧语的忽悠和马谦的解释,便高抬一次贵手,放过了魏进贤。王安此时并不知道,他的一次善意之举,将给他带来多大的厄运,以致招来杀身之祸。

  魏进贤的为人处世观,在当上甲字库保管员后,有了一个非常明显的转变。平时工作轻松,钱又来得容易。他有了钱,开始为自己的前途进行投资:巴结身处高位的人。他仔细分析了当前形势,认为万历皇帝老了,再巴结当朝皇帝身边的人,有些得不偿失。万一哪天老皇帝嗝屁了,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帝肯定要重用自己的亲信。

  说到万历皇帝的接班人,朱常洛称得上大明王朝的衰命鬼。

  万历皇帝迟迟不立太子,明白人都知道,皇帝宠爱郑贵妃,经不住郑贵妃的枕边风,有意立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儒家礼节讲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皇位传承制度,即使皇长子朱常洛不受万历皇帝喜欢,他也是当为太子的不二人选。

  朱常洛为什么不受万历皇帝待见呢?这要从他的生母说起。

  万历六年,明神宗朱翊钧大婚,娶得老婆是祖籍浙江余姚的王皇后。王皇后知书达理,为人谨慎,孝敬婆婆,伺候万历的母亲李太后非常尽心,深得太后的赏识。与婆婆相处融洽,不一定与丈夫也相处得融洽。万历皇帝刻意疏远王皇后,大概是她没能生个儿子吧。

  皇帝婚后一直无子,不但皇帝着急,皇帝他妈和朝廷大臣也跟着着急。万历九年,时任首辅张居正上奏说,皇上尚无“储嗣”,关系宗庙社稷的大事,建议马上到民间“选九嫔”。嫔妃是皇帝的小老婆的统称,嫔妃的品级是正二品,仅次于一品的贵妃。皇帝娶小老婆的气派了不得,一次就要九个,让当今社会的光棍汉情何以堪。

  皇帝下了选小老婆的诏书,命礼部官员会同巡城御史,在全国各地搜寻十三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的妙龄女孩子。要求是容貌端庄、受过教育、家庭背景清白。当然了,必须是处女才有资格当皇帝的小老婆。选嫔妃的条件苛刻,礼部官员直到万历十年才完成这件事。

  偏巧就在选嫔妃火热进行的时候万历皇帝得了第一位“龙子”。

  这位“龙子”就是朱常洛,“龙子”他妈是王氏,慈宁宫李太后身边的普通宫女。

  王氏生于嘉靖四十四年正月二十七日寅时,出身于中下级军官家庭,父亲王朝窭,在女儿未被选入宫之前考中武举人,官任锦衣卫百户。隆庆二年,家从左卫迁到京城。万历初年,朝廷为皇帝举办婚礼,在民间大范围选美,王氏通过前几关选美入宫,但是没能进入前三名。选美前三名中的王喜姐被钦定为皇后,另两位女子分别册为刘昭妃、杨宜妃。落选的女子一部分按规矩遣返回乡、一部分条件较为出色者则留为宫女。王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于万历六年二月初二日分配到慈宁宫,侍奉明神宗的生母李太后。

  能通过前几关选美入宫,姿色肯定不一般了。没能进入前三名,很可能是其他方面的原因。万历九年,十六岁的王氏如同初次绽放的玫瑰花,偶然被万历皇帝明神宗遇见,皇帝偷偷临幸了她。云雨过后,按照惯例,必定有所赏赐,文书房的内侍要记录发生关系的年月时间和所赐给的东西作为将来验证的依据。但明神宗为了隐讳此事,既没赠送东西,也没对周围人说。估计是王氏没有那方面的经验,没能把万历皇帝伺候舒服吧。

  王氏倒是因此怀了身孕,几个月后肚子渐渐大了起来,但不敢明言。后被李太后看破,李太后把王氏叫到密室追问,王恭妃跪在榻前哭诉了被皇帝“临幸”的经过。一天,明神宗去陪伴李太后就宴,太后谈及此事,太后盘问明神宗,明神宗最初想赖账,假装不知道,拒绝承认。太后命人拿来《起居注》,对照当时日期,明神宗只好勉强承认了。不过太后并没有责备他,反而安慰说:“我老了,还没有孙子,如果生个男孩,也算祖宗社稷之福”。明神宗说:“她毕竟是个宫女。”太后说:“宫女怕什么,母以子贵,她的身份低,不必计较,你可以加封她”。万历十年六月十六日,王氏进封为恭妃,同年八月十一日,生了个庶长子朱常洛。

  按照大明祖制,皇上睡女人那是有一定的规程的。今天轮哪个妃子侍寝,明天轮哪个妃子侍寝,是要司礼监负责皇帝起居的太监进行合理分配的,尽可能做到雨露均沾。皇帝私自临幸宫女,是常有的事情,毕竟皇宫就皇帝一个正常的男人,那还不是想搞哪个女人就搞哪个女人?

  明朝除了泰昌帝朱常洛是宫女所生,还有一个皇帝也是宫女所生,那就是明孝宗朱祐樘。

你可能感兴趣的:(权宦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