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风吹过尘封之心——记儒家知行营学习心得

为期六天的学习之旅昨天画上完美的句号,这次的学习和以前的感受都不太一样,出了知行营的门才觉得是真正的学习,在这个学习营中只是打开了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我刚刚踏入了一只脚而已。

回顾这几天的学习体系,分为几个体系,儒家精神、儒家家道文化,吟啸徐行,小学撮要,书山有路,投壶游戏,游学等。


儒家风

儒家风是一种含蓄而内敛,中庸之道,没有直白的轰轰烈烈,而是意欲欲止的意味深长。这就是中国人的本真。

儒家以孔子为首的论语,经史子集,经有十三经,论孟孝雅诗书易,周仪礼记左公梁,这分别对应的是《论语》《孟子》《孝经》《尔雅》《诗经》《尚书》《易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史,  《史记》为首的二十四史。这些史书记录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明末崇祯皇帝止,涵盖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内容。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子部:指战国以来诸子百家的著作及工、农、医等各种科学技术著作,诸如《墨子》、《庄子》、《韩非子》、《本草纲目》、《梦溪笔谈》等

集:是指历代作家诗文集,诸如《乐府诗集》、《古诗九十九首》、《全唐诗》、《古文观止》等。

听闻这些内容,才发觉自己属于孤陋寡闻。

社会中个体人类的存在离不开五伦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其中,父子、君臣是纵向关系,夫妇、长幼、朋友属于横向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一个社会共同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既是父子关系又有朋友关系的双重关系,同事关系既有君臣的纵向关系也有朋友的横向关系。

了解了这些关系后,人就容易分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做事就有轻重之分。


儒家家道文化

家道文化中主要在父子、兄弟、夫妇这三种家庭关系里,其中父子、兄弟属于先天的关系,具有血亲的根性,而夫妇属于后来的关系,可结合也可断裂。

社会中就是君臣关系、朋友关系,这个属于后天关系。

中国人有家庭观念也有家族情节。在《知否知否》那部电视中,能看到每家每户都会有祠堂,每位去世的祖先的牌位都立在那里,有大事小事都会去禀报。中国有清明节、中元节、除夕的祭祀活动。家是中华民族繁衍生生不息的地方,家是国家的细胞,是教化的基础,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保障,更是幸福感的来源,我们说传承,不是传承家业传承财产,而是传承一种精神,中国人的努力、勤奋、节俭、拼搏,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孝是最具有道德生发作用的,人之有孝,好比树之有根,人的本心内心就有的感情,不是孤立的个体,是对父母的感情油然而生的敬意。吾本具足。子女要体会父母的用心,《游子吟》这首诗中“临行密密缝”是一种牵挂之情。


《孝经》中“身体发肤”不是自己的私有财产,是受之父母的,是父母给予的生命,得其所,立身行道,把生命立起来,认识到自己生命的来源。

《论语》中“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具。”能陪伴高兴,转念一想,父母总有一天要离开,不免有种忧虑。

孝中有大智慧,只有中国讲到孝,有孝经,父慈子孝。这是区别于西方的文化的地方。

夫妻之间,夫唱妇随,男主女从,在古代婚礼是在宗庙里举行,将夫妇的后来关系变成了天伦关系。

兄弟包括旁系亲属,同气连枝,手足之情,比亲子关系要远一层的关系。

如果这些关系不稳定,就没有幸福感,归属感也就缺失。

在汉代提出的《女德》,从妇容妇德妇言妇工四个方面对女性提出的要求,这些要求到当今时代也是有必要再次提出来的,约束言行,以身作则。特别是妇言,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现代只是三口之家,很难有家风,代际之间很难有家风。在家里动用法律就不是家庭,家庭是和睦的。

养老问题,居家养老,家庭养老为主,是报答父母之恩,也是生命意义展现的机会。

儒家强调内心的光明,要学会与所有人打好关系,要让自己的生活有意义感,时刻关注走正道,不管发生什么情绪的问题时刻提醒自己走正道,自己做好自己角色。多读经典,写心得,走出小我融入大的群体,让个体的小我转化为群体的大我,为他人服务的过程。我们做到“吃得放心、睡得安心、聊得舒心”的原则。


吟啸徐行

这里讲到了蒙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声律启蒙》《幼林琼学》,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易经》《尚书》《礼记》《春秋》等,子集《老子》《庄子》《荀子》《墨子》,诸子百家和各家文集等。

《三字经》内容广泛,词无藻彩,淹贯三才,出入经史,一个1128字,不二字500余,对于孩子学习既可以识字,也可以了解历史,涉及了很多优秀历史人物勤勉的楷模,让孩子从小可以学习勤勉的品质。

吟诵也是一种欢快的读书方法,按照一定的韵律和节奏有感情地去读书的方式。包括读韵文和散文。吟诵古典诗词曲等韵文的方法叫吟咏。吟诵古典散文的方法叫诵读。

吟诵也必须在理解和熟读了文章内容后,才能有效根据平上去入的规律来诵读。有拼音的文字很容易直观看到这个韵律。《诗经》是一部很有代表的吟诵作品,古代是根据山歌流传下来,在带孩子读书过程中可以运用。

读书方法:程氏读书分年日程、家塾教学法、幼学分年日程

《论语》小学撮要

这部分主要强调古代汉语的学习,也是中学开始的语文文言文学习,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

小学主要是文字学,说文解字就是古代的字典。所以读书贵先识字,识字然后能通经,通经然后能致用。

论语中论字,是按四声还是二声,这在我们很多人都有评论,讨论的论是四声,但是字典中显示论语是二声,根据老师研究,凡从仑之字皆有条文条理的意思,论语在说文中,侖,思也,有聚集简册,必依其次弟,求其文理。从轮与车轮有关,与人伦有关,纶与丝绸有关,抡一下一下,与手部动作有关。

六书,理论王筠《教童子法》“人之不识字也,病在不能分。苟能将一字分为数字,则点画必不可增减,且易记能忘矣。”


书山有路,怎么学习中国文化

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没有边界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必然失败的。 知识不能简单地说“越多越好”或“越少越好”,而是要区别清楚。要善于读书,会读书,只有会读书才能孜孜不倦爱读书。“取法乎上得其中”,要读经典的书籍,乱读书的孩子是在浪费生命。


对于图书呀有文献目录,就相当于图书的系统、标准、分类,每本书各得其所,最佳合理最合乎规律的排列。读书要读明白,就要搞清楚图书的分类,就像文化的中国地图。

读书治学不难,行最难,有什么样的书统就有什么样的学统,就有什么样的道统。

在秦始皇统一中国时,统治者自己留一套,民间全部烧毁,让年青人没有思想,便于统治者进行思想的统一,文化命脉出现断层,以至于没有活力。这些极端的做法必然有汉朝的反动势力之动。

“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解除书禁,民间也舍不得上交,让已经记下来的人将内容背出来,抄下来。

汉代开始建藏书之类,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统,皆充秘衬。开始将抄下来的书放进保险柜等机密的地方。

在不同的年代对书籍的重视程度,对文化精神领域的重视,可见一个朝代的兴盛更替。

通识教育,提倡人文学科的重视,文言文就是通识教育的一个方面,不仅要见树木还要见森林。通识就是知道读什么书不读什么书,精读什么书,泛读什么书。书中有丘壑,就有很大的意境。

学至于义理其至矣,义理之源在经,其经在史,若夫诸子之书,百家之集,则皆经史之发挥,而义理之纶绪也。经是源头,啃经典如诗经、周易、史记,对中国文化深邃的把握。

吟诵在孩子小的时候理解不到位,通过吟诵的方式加强孩子多读多背诵。成人在理解上的诵读,可以通过吟诵来增强文中内容的理解,抒发和体会作者的意境。


中国传统游戏

投壶,就是射的一种表现形式,起于西周时期,战争时两国外交的一种手段形式。

后来在《知否知否》明兰投壶决胜看到在民间活动中流传。

投壶是一种游戏,更是将中国的礼的恭敬、承让、礼貌、谦虚表现出来,体现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礼节。

这次主要体验了投壶的游戏流程,感受到礼的运用,每个环节都配合乐,才有了礼与乐的相得益彰。

传统游戏中还有木射,犹如保龄球,捶丸,犹如高尔夫。

游学

游学是一个必要的环节,学了五天,在游学中进行践行。再次进罗浮山,这已经是相隔七年之久了。这个地方从毕业后就去过,到现在来来回回不下五次,但是这次才能感觉与罗浮山的文化结合,才真正感受每一处景、每一处水的意义。

桃源洞天神仙景,

葛洪炼丹洗药池,

山前三尺寒泉水,

独有白莲开旧花。


感悟

我怀着诚惶诚恐的心情来到儒家知行营,带着蝼蚁的战战兢兢度过,最后的游学才知道如何是行,看到了自己的方向,不用问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就是中国人,我姓程,历史上的程颐程颢是儒家学派,理学创始人,与周敦颐论学,其理学思想被朱熹传承,有程朱理学之说。

这一中华儿女的情节,也引领着我走向儒家圈,走进文化大观园。

在儒学的知行合一上,必然要去读去背去抄写,去领悟去行动。走正道,是时刻记住心中的谨言,才能言传身教。

感谢唐元平老师、董卫国老师、张明辉老师、张利民老师、班吉庆老师、张之锋老师辛勤授课,感谢费浚泓老师带来的礼仪文化,感谢廖复阳老师指导,感谢各位义工老师辛勤付出,感谢师友们的相互陪伴,感谢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的招待。


你可能感兴趣的:(儒家风吹过尘封之心——记儒家知行营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