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一个“变”字了得 -----谈谈《故乡》中的对比

摘要:小说的描写中,作家往往乐于借助人物、事物的变化来揭示主题,这一变化就是小说中的对比,对比的运用不但使得文章内容更加丰富,而且使得小说主题更加深刻。


小说的描写中,作家往往乐于借助人物、事物的变化来揭示主题,这一变化就是小说中的对比,对比的运用不但使得文章内容更加丰富,而且使得小说主题更加深刻。众多作家中,鲁迅先生可说是善用对比手法的行家里手,近日,我在教学鲁迅先生的《故乡》时,便引导学生从“变”字入手,借助小说中的对比来把握主题。

一、寻“变”----找出小说中的对比

1、自然环境的对比小说一开头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深冬时节故乡令人悲凉的景象:“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由眼前之景,小说自然地引出记忆中的故乡:“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怎样好呢?小说没有直接地作一番全景式的描述,而是匠心独运,以简洁地笔墨,用一幅瓜田图来表现故乡的美丽:“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一方面是色彩明丽、情调恬美、生机盎然的画图,一方面是色彩灰暗、情调凄凉、死气沉沉的荒村,两相对照,故乡的今不如昔便不言自明了。

2、人物形象的对比

(1)、闰土之变

首先是外貌之变。

少年的闰土健壮英俊:“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双“红活圆实的手”,“手里捏一柄钢叉”。而中年的闰土却是憔悴苍老:“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对比鲜明,变化巨大,犹如两张照片放在一起让人对照。

其次是性格之变。少年闰土极为健谈,活泼可爱。他向“我”说了许多希奇的事,从捕鸟方法到刺猹等等,滔滔不绝。而中年闰土沉默寡言,反应迟钝,即使说话也断断续续,“像一个木偶人”。

(2)、杨二嫂之变

从“豆腐西施”到“细脚伶仃的圆规”的对比,记录了杨二嫂生活的衰变和命运的不幸。杨二嫂在小说中不是主要人物,但作品用于这一人物的笔墨倒也不少,显然这不是作者的闲笔。杨二嫂原是开豆腐店的,当年“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她面擦白粉,只是“终日坐着”,可见其生活的无忧无虑。而十年后的今天,这位当年的“豆腐西施”已今非昔比了,她那瘦削不堪的形体,圆规式的站相“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和拿了“狗气杀”飞也似的跑掉这种不体面的行动,以及口口声声的阔呀钱呀的语言等,都无不表露出她的生活的窘迫。杨二嫂容貌到性情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人与人之间关系之变

少年闰土和我是一对亲密无间的好朋友,经常在一起讲述新鲜事儿,显得天真和谐,无忧无虑。但二十多年后再见面时,闰土则恭敬地叫着“老爷”并叫儿子给“我”磕头。昔日的亲密丝毫不见,只有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作品中“我”与闰土的关系及水生与宏儿的关系,也具有对比的意味。

二、析“变”---探究对比背后的真相

 1、 环境对比时,记忆中的故乡与现实中的故乡的对比,不仅为后文描写不同时期的人物铺垫了典型的环境,而且突出了经济破产后农村的破败和萧条,从而深刻地揭示了全文的主题。

对未来故乡的描绘,同现实中的故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且照应记忆中的故乡,立意却比第二幅图高,它是作者的理想之图,表达了“我”对创造新生活的热切愿望,抒发了“我”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之情,使作品主题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故乡》写“我”眼中的“故乡”,与儿时的“故乡”和理想中的“故乡”的巨大反差,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真实状况,蕴含着丰富的内容。

      2

、人物之变中,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对比,生动表现了闰土在超负荷的重压下精神上的麻木和生活上的贫困。深刻地揭示了旧中国农民在经济和政治的压迫下喘不过气来,封建礼教和迷信更在他们的精神上套上了沉重的枷锁,使他们麻木,使他们默然地忍受。杨二嫂前后生活的对比,反映了社会对她的冲击和折磨。同时,闰土与杨二嫂两个典型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闰土的崇敬与同情;杨二嫂的尖刻自私衬托了闰土的憨厚朴实。而且通过与闰土的对比和映衬,深化着作品的主题:一个如此精明、小气、爱占便宜的小市民落到了这种地步,那么像闰土这类善良、忠厚老实的贫苦农民,其生活的命运就更加不然了,这就更加有力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3

、人物关系的对比中,“我”和闰土关系的前后对比,反映出等级观念的鸿沟难于逾越、人与人之间的不解与隔膜。这样不仅揭露了统治阶级对人民在经济上的剥削,而且揭露了统治阶级对人民在政治上的压迫和精神上的奴役。“我”和闰土的关系与宏儿和水生关系的相比,反映了作者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三、悟“变”----- 领悟对比与主题的关系

小说的一切表现手法要为主题服务,万变不离其宗。深究各种对比,不管是环境对比还是人物对比,其变化的根源无不是旧中国经济与政治的残酷压迫以及封建礼教与迷信的枷锁使然,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作者对造成这种现象的社会的控诉,反映的是作者对未来生活的向往,这正是小说的主题所在。

抓住“变”字,细究对比手法在小说中的运用,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小说。

你可能感兴趣的:(怎一个“变”字了得 -----谈谈《故乡》中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