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学习教程(第八章 Linux用户和用户组管理)二

第八章 Linux用户和用户组管理(二)

八、Linux /etc/login.defs:创建用户的默认设置文件

/etc/login.defs 文件用于在创建用户时,对用户的一些基本属性做默认设置,例如指定用户 UID 和 GID 的范围,用户的过期时间,密码的最大长度,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该文件的用户默认配置对 root 用户无效。并且,当此文件中的配置与 /etc/passwd 和 /etc/shadow 文件中的用户信息有冲突时,系统会以/etc/passwd 和 /etc/shadow 为准。

读者可自行使用 vim /etc/login.defs 命令查看该文件中的内容,表 1 中对文件中的各个选项做出了具体的解释。

表 1 /etc/login.defs文件内容

设置项 含义
MAIL_DIR /var/spool/mail  创建用户时,系统会在目录 /var/spool/mail 中创建一个用户邮箱,比如 lamp 用户的邮箱是 /var/spool/mail/lamp。
PASS_MAX_DAYS 99999 密码有效期,99999 是自 1970 年 1 月 1 日起密码有效的天数,相当于 273 年,可理解为密码始终有效。
PASS_MIN_DAYS 0 表示自上次修改密码以来,最少隔多少天后用户才能再次修改密码,默认值是 0。
PASS_MIN_LEN 5 指定密码的最小长度,默认不小于 5 位,但是现在用户登录时验证已经被 PAM 模块取代,所以这个选项并不生效。
PASS_WARN_AGE 7 指定在密码到期前多少天,系统就开始通过用户密码即将到期,默认为 7 天。
UID_MIN 500  指定最小 UID 为 500,也就是说,添加用户时,默认 UID 从 500 开始。注意,如果手工指定了一个用户的 UID 是 550,那么下一个创建的用户的 UID 就会从 551 开始,哪怕 500~549 之间的 UID 没有使用。
UID_MAX 60000 指定用户最大的 UID 为 60000。
GID_MIN 500 指定最小 GID 为 500,也就是在添加组时,组的 GID 从 500 开始。
GID_MAX 60000 用户 GID 最大为 60000。
CREATE_HOME yes 指定在创建用户时,是否同时创建用户主目录,yes 表示创建,no 则不创建,默认是 yes。
UMASK 077 用户主目录的权限默认设置为 077。
USERGROUPS_ENAB yes 指定删除用户的时候是否同时删除用户组,准备地说,这里指的是删除用户的初始组,此项的默认值为 yes。
ENCRYPT_METHOD SHA512 指定用户密码采用的加密规则,默认采用 SHA512,这是新的密码加密模式,原先的 Linux 只能用 DES 或 MD5 加密。

九、Linux 系统添加新用户(useradd命令)

Linux useradd命令详解:添加新的系统用户

Linux 系统中,可以使用 useradd 命令新建用户,此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useradd [选项] 用户名

该命令常用的选项及各自的含义,如表 1 所示。

表 1 useradd命令常用选项

选项 含义
-u UID 手工指定用户的 UID,注意 UID 的范围(不要小于 500)。
-d 主目录 手工指定用户的主目录。主目录必须写绝对路径,而且如果需要手工指定主目录,则一定要注意权限;
-c 用户说明 手工指定/etc/passwd文件中各用户信息中第 5 个字段的描述性内容,可随意配置;
-g 组名 手工指定用户的初始组。一般以和用户名相同的组作为用户的初始组,在创建用户时会默认建立初始组。一旦手动指定,则系统将不会在创建此默认的初始组目录。
-G 组名 指定用户的附加组。我们把用户加入其他组,一般都使用附加组;
-s shell 手工指定用户的登录 Shell,默认是 /bin/bash;
-e 曰期 指定用户的失效曰期,格式为 "YYYY-MM-DD"。也就是 /etc/shadow 文件的第八个字段;
-o 允许创建的用户的 UID 相同。例如,执行 "useradd -u 0 -o usertest" 命令建立用户 usertest,它的 UID 和 root 用户的 UID 相同,都是 0;
-m 建立用户时强制建立用户的家目录。在建立系统用户时,该选项是默认的;
-r 创建系统用户,也就是 UID 在 1~499 之间,供系统程序使用的用户。由于系统用户主要用于运行系统所需服务的权限配置,因此系统用户的创建默认不会创建主目录。

其实,系统已经帮我们规定了非常多的默认值,在没有特殊要求下,无需使用任何选项即可成功创建用户。例如:

[root@localhost ~]# useradd lamp

此行命令就表示创建 lamp 普通用户。

不要小看这条简单的命令,它会完成以下几项操作:

  1. 在 /etc/passwd 文件中创建一行与 lamp 用户相关的数据

    [root@localhost ~]# grep "lamp" /etc/passwd
    lamp:x:500:500::/home/lamp:/bin/bash

    可以看到,用户的 UID 是从 500 开始计算的。同时默认指定了用户的家目录为 /home/lamp/,用户的登录 Shell 为 /bin/bash。
  2. 在 /etc/shadow 文件中新增了一行与 lamp 用户密码相关的数据

    [root@localhost ~]# grep "lamp" /etc/shadow
    lamp:!!:15710:0:99999:7:::

    当然,这个用户还没有设置密码,所以密码字段是 "!!",代表这个用户没有合理密码,不能正常登录。同时会按照默认值设定时间字段,例如密码有效期有 99999 天,距离密码过期 7 天系统会提示用户“密码即将过期”等。
  3. 在 /etc/group 文件中创建一行与用户名一模一样的群组

    [root@localhost ~]# grep "lamp" /etc/group
    lamp:x:500:

    该群组会作为新建用户的初始组。
  4. 在 /etc/gshadow 文件中新增一行与新增群组相关的密码信息

    [root@localhost ~]# grep "lamp" /etc/gshadow
    lamp:!::

    当然,我们没有设定组密码,所以这里没有密码,也没有组管理员。
  5. 默认创建用户的主目录和邮箱

    [root@localhost ~]#ll -d /home/lamp/
    drwx------ 3 lamp lamp 4096 1月6 00:19 /home/lamp/
    [root@localhost ~]#ll /var/spod/mail/lamp
    -rw-rw---- 1 lamp mail 0 1月6 00:19 /var/spool/mail/lamp

    注意这两个文件的权限,都要让 lamp 用户拥有相应的权限。
  6. 将 /etc/skel 目录中的配置文件复制到新用户的主目录中(至于为什么,学完本节内容就会明白)。

可以看到,useradd 命令创建用户的过程,其实就是修改了与用户相关的几个文件或目录,前面章节已经对这些文件做了详细介绍。

除了默认创建用户,我们还可以利用 useradd 命令的各种选项亲自定制要创建的用户,例如:

[root@localhost ~]# groupadd lamp1
#先手工添加lamp1用户组,因为我一会儿要把lamp1用户的初始迎指定过来,如果不事先建立,则会报告用户组不存在
[root@localhost ~]# useradd -u 550 -g lamp1 -G root -d /home/lamp1 -c "test user" -s /bin/bash lamp1
#在建立用户lamp1的同时,指定了UID(550)、初始组(lamp1)、附加组(root)、家目录(/home/lamp1/)、用户说明(test user)和用户登录Shell(/bin/bash)
[root@localhost ~]# grep "lamp1" /etc/passwd /etc/shadow /etc/group
#同时查看三个文件
/etc/passwd:lamp1:x:550:502:test user:/home/lamp1:/bin/bash
#用户的UID、初始组、用户说明、家目录和登录Shell都和命令手工指定的一致
/etc/shadow:lamp1:!!:15710:0:99999:7:::
#lamp1用户还没有设定密码
/etc/group:root:x:0:lamp1
#lamp1用户加入了root组,root组是lamp1用户的附加组
/etc/group:lampl:x:502:
#GID为502的组是lamp1组
[root@localhost ~]#ll -d /home/lamp1/
drwx------ 3 lamp1 lamp1 4096 1月6 01:13 /home/lamp1/
#家目录也建立了,不需要手工建立

通过以上 2 种方式,都可以成功创建用户。通常情况下,根本不需要手工指定任何内容,因为使用默认值就可以满足我们的要求。那你有没有想过,useradd 命令的这些默认值保存哪里,能否手工修改呢?

答案是肯定的。useradd 命令在添加用户时参考的默认值文件主要有两个,分别是 /etc/default/useradd 和 /etc/login.defs前面我们已经详细介绍了 /etc/login.defs,这里不再过多赘述,本节带大家详细了解 /etc/default/useradd 文件。

/etc/default/useradd 文件

首先,使用 Vim 命令查看 /etc/default/useradd 文件中包含哪些内容:

[root@localhost ~]#vim /etc/default/useradd
# useradd defaults file
GR0UP=100
HOME=/home
INACTIVE=-1
EXPIRE=
SHELL=/bin/bash
SKEL=/etc/skel
CREATE_MAIL_SPOOL=yes

另外,也可以直接通过命令进行查看,结果是一样的:

[root@localhost ~]# useradd -D
GROUP=100
HOME=/home
INACTIVE=-1
EXPIRE=
SHELL=/bin/bash
SKEL=/etc/skel
CREATE_MAIL_SPOOL=yes

-D 选项指的就是查看新建用户的默认值。

表 2 对此文件中的各项做了详细的解释。

表 2 /etc/default/useradd 文件内容

参数 含义
GR0UP=100 这个选项用于建立用户的默认组,也就是说,在添加每个用户时,用户的初始组就是 GID 为 100 的这个用户组。但 CentOS 并不是这样的,而是在添加用户时会自动建立和用户名相同的组作为此用户的初始组。也就是说这个选项并不会生效。

Linux 中默认用户组有两种机制:一种是私有用户组机制,系统会创建一个和用户名相同的用户组作为用户的初始组;另一种是公共用户组机制,系统用 GID 是 100 的用户组作为所有新建用户的初始组。目前我们采用的是私有用户组机制。
HOME=/home 指的是用户主目录的默认位置,所有新建用户的主目录默认都在 /home/下,刚刚新建的 lamp1 用户的主目录就为 /home/lamp1/。
INACTIVE=-1 指的是密码过期后的宽限天数,也就是 /etc/shadow 文件的第七个字段。这里默认值是 -1,代表所有新建立的用户密码永远不会失效。
EXPIRE= 表示密码失效时间,也就是 /etc/shadow 文件的第八个字段。默认值是空,代表所有新建用户没有失效时间,永久有效。
SHELL=/bin/bash 表示所有新建立的用户默认 Shell 都是 /bin/bash。
SKEL=/etc/skel 在创建一个新用户后,你会发现,该用户主目录并不是空目录,而是有 .bash_profile、.bashrc 等文件,这些文件都是从 /etc/skel 目录中自动复制过来的。因此,更改 /etc/skel 目录下的内容就可以改变新建用户默认主目录中的配置文件信息。
CREATE_MAIL_SPOOL=yes 指的是给新建用户建立邮箱,默认是创建。也就是说,对于所有的新建用户,系统都会新建一个邮箱,放在 /var/spool/mail/ 目录下,和用户名相同。例如,lamp1 的邮箱位于 /var/spool/mail/lamp1。

注意,此文件中各选项值的修改方式有 2 种,一种是通过 Vim 文本编辑器手动修改,另一种就是使用文章开头介绍的 useradd 命令,不过所用的命令格式发生了改变

useradd -D [选项] 参数

用此命令修改 /etc/default/useradd 文件,可使用的选项如表 3 所示。

useradd -D 命令可用选项

选项+参数 含义
-b HOME 设置所创建的主目录所在的默认目录,只需用目录名替换 HOME 即可,例如 useradd -D -b /gargae。
-e EXPIRE 设置密码失效时间,EXPIRE 参数应使用 YYYY-MM-DD 格式,例如 useradd -D -e 2019-10-17。
-f INACTIVE 设置密码过期的宽限天数,例如 useradd -D -f 7。
-g GROUP 设置新用户所在的初始组,例如 useradd -D -g bear。
-s SHELL 设置新用户的默认 shell,SHELL 必须是完整路径,例如 useradd -D -s /usr/bin/csh。

例如,要修改新用户的默认 Shell 为 /bin/csh,可以使用如下方式:

[root@localhost ~]# useradd -D -s /bin/csh
[root@localhost ~]# useradd -D
GROUP=100
HOME=/home
INACTIVE=-1
EXPIRE=
SHELL=/bin/csh
SKEL=/etc/skel
CREATE_MAIL_SPOOL=yes

通过 /etc/default/useradd 文件,大家仅能修改有关新用户的部分默认值,有一些内容并没有在这个文件中,例如修改用户默认的 UID、GID,以及对用户密码的默认设置,对这些默认值的修改就需要在 /etc/login.defs 文件中进行。

有关 /etc/login.defs 文件,可阅读《八、Linux /etc/login.defs:创建用户的默认设置文件》一节。

其实,useradd 命令创建用户的过程是这样的,系统首先读取 /etc/login.defs 和 /etc/default/useradd,根据这两个配置文件中定义的规则添加用户,也就是向 /etc/passwd、/etc/group、/etc/shadow、/etc/gshadow 文件中添加用户数据,接着系统会自动在 /etc/default/useradd 文件设定的目录下建立用户主目录,最后复制 /etc/skel 目录中的所有文件到此主目录中,由此,一个新的用户就创建完成了。

当然,如果你能彻底掌握 useradd 命令创建用户的整个过程,完全可以手动创建用户。

十、Linux 修改系统用户密码(passwd命令)

Linux passwd命令:修改用户密码

学习 useradd 命令我们知道,使用此命令创建新用户时,并没有设定用户密码,因此还无法用来登陆系统,本节就来学习 passwd 密码配置命令 。

passwd 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passwd [选项] 用户名

选项:

  • -S:查询用户密码的状态,也就是 /etc/shadow 文件中此用户密码的内容。仅 root 用户可用;
  • -l:暂时锁定用户,该选项会在 /etc/shadow 文件中指定用户的加密密码串前添加 "!",使密码失效。仅 root 用户可用;
  • -u:解锁用户,和 -l 选项相对应,也是只能 root 用户使用;
  • --stdin:可以将通过管道符输出的数据作为用户的密码。主要在批量添加用户时使用;
  • -n 天数:设置该用户修改密码后,多长时间不能再次修改密码,也就是修改 /etc/shadow 文件中各行密码的第 4 个字段;
  • -x 天数:设置该用户的密码有效期,对应 /etc/shadow 文件中各行密码的第 5 个字段;
  • -w 天数:设置用户密码过期前的警告天数,对于 /etc/shadow 文件中各行密码的第 6 个字段;
  • -i 日期:设置用户密码失效日期,对应 /etc/shadow 文件中各行密码的第 7 个字段。

例如,我们使用 root 账户修改 lamp 普通用户的密码,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root@localhost ~]#passwd lamp
Changing password for user lamp.
New password: <==直接输入新的口令,但屏幕不会有任何反应
BAD PASSWORD: it is WAY too short <==口令太简单或过短的错误!这里只是警告信息,输入的密码依旧能用
Retype new password:  <==再次验证输入的密码,再输入一次即可
passwd: all authentication tokens updated successfully.  <==提示修改密码成功

当然,也可以使用 passwd 命令修改当前系统已登录用户的密码,但要注意的是,需省略掉 "选项" 和  "用户名"。例如,我们登陆 lamp 用户,并使用 passwd 命令修改 lamp 的登陆密码,执行过程如下:

[root@localhost ~]#passwd
#passwd直接回车代表修改当前用户的密码
Changing password for user vbird2.
Changing password for vbird2
(current) UNIX password: <==这里输入『原有的旧口令』
New password: <==这里输入新口令
BAD PASSWORD: it is WAY too short <==口令检验不通过,请再想个新口令
New password: <==这里再想个来输入吧
Retype new password: <==通过口令验证!所以重复这个口令的输入
passwd: all authentication tokens updated successfully. <==成功修改用户密码

注意,普通用户只能使用 passwd 命令修改自己的密码,而不能修改其他用户的密码。

可以看到,与使用 root 账户修改普通用户的密码不同,普通用户修改自己的密码需要先输入自己的旧密码,只有旧密码输入正确才能输入新密码。不仅如此,此种修改方式对密码的复杂度有严格的要求,新密码太短、太简单,都会被系统检测出来并禁止用户使用。

很多Linux 发行版为了系统安装,都使用了 PAM 模块进行密码的检验,设置密码太短、与用户名相同、是常见字符串等,都会被 PAM 模块检查出来,从而禁止用户使用此类密码。有关 PAM 模块,后续章节会进行详细介绍。

而使用 root 用户,无论是修改普通用户的密码,还是修改自己的密码,都可以不遵守 PAM 模块设定的规则,就比如我刚刚给 lamp 用户设定的密码是 "123",系统虽然会提示密码过短和过于简单,但依然可以设置成功。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就算是 root 身份,在设定密码时也要严格遵守密码规范,因为只有好的密码规范才是服务器安全的基础。

passwd 命令还提供了一些选项,接下来给大家介绍各个选项的具体用法。

【例 1】

#查看用户密码的状态
[root@localhost ~]# passwd -S lamp
lamp PS 2013-01-06 0 99999 7 -1 (Password set, SHA512 crypt.)
#上面这行代码的意思依次是:用户名 密码 设定时间(2013*01-06) 密码修改间隔时间(0) 密码有效期(99999) 警告时间(7) 密码不失效(-1),密码已使用

"-S"选项会显示出密码状态,这里的密码修改间隔时间、密码有效期、警告时间、密码宽限时间其实分别是 /etc/shadow 文件的第四、五、六、七个字段的内容。 当然,passwd 命令是可以通过命令选项修改这几个字段的值的,例如:

#修改 lamp的密码,使其具有 60 天变更、10 天密码失效
[root@localhost ~]# passwd -x 60 -i 10 lamp
[root@localhost ~]# passwd -S lamp
lamp PS 2013-01-06 0 60 7 10 (Password set, SHA512 crypt.)
但我个人认为,还是直接修改 /etc/shadow 文件简单一些。

这里显示 SHA512 为密码加密方式,CentOS 6.3 加密方式已经从 MD5 加密更新到 SHA512 加密,我们不用了解具体的加密算法,只要知道这种加密算法更加可靠和先进就足够了。
【例 2】

#锁定 lamp 用户
[root@localhost ~]# passwd -I lamp
Locking password for user lamp.
passwd:Successg
#用"-S"选项査看状态,很清楚地提示密码已被锁定
[root@localhost ~]# passwd -S lamp
lamp LK 2013-01-06 0 99999 7 -1 (Password locked.)
[root@localhost ~]# grep "lamp" /etc/shadow
lamp:!! $6$ZTq7o/9o $lj07iZ0bzW.D1zBa9CsY43d04onskUCzjwiFMNt8PX4GXJoHX9zA1S C9.i Yzh9LZA4fEM2lg92hM9w/p6NS50.:15711:0:99999:7:::
#可以看到,锁定其实就是在加密密码之前加入了"!!",让密码失效而已

暂时锁定 lamp 用户后,此用户就不能登录系统了。那么,怎么解锁呢?也一样简单,使用如下命令即可:

#解锁 lamp 用户
[root@localhost ~]# passwd -u lamp
Unlocking password for user lamp.
passwd:Success
[root@localhost ~]# passwd -S lamp
lamp PS 2013-01-06 0 99999 7 -1 (Password set, SHA512 crypt.)
#可以看到,锁定状态消失
[root@localhost ~]# grep "lamp" /etc/shadow
lamp: $6$ZTq7cV9o $lj07iZ0bzW.D1zBa9CsY43d04onskUCzjwiFMNt8PX4GXJoHX9zA1S C9.iYz h9LZA4fEM2lg92hM9w/p6NS50.:15711:0:99999:7:::
#密码前面的 "!!" 删除了

【例 3】

#调用管道符,给 lamp 用户设置密码 "123"
[root@localhost ~]# echo "123" | passwd --stdin lamp
Changing password for user lamp.
passwd: all authentication tokens updated successfully.

为了方便系统管理,passwd 命令提供了 --stdin 选项,用于批量给用户设置初始密码。

使用此方式批量给用户设置初始密码,当然好处就是方便快捷,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样设定的密码会把密码明文保存在历史命令中,如果系统被攻破,别人可以在 /root/.bash_history 中找到设置密码的这个命令,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读者如果使用这种方式修改密码,那么应该记住两件事情:第一,手工清除历史命令;第二,强制这些新添加的用户在第一次登录时必须修改密码(具体方法参考 "chage" 命令)。

注意,并非所有 Linux 发行版都支持使用此选项,使用之前可以使用 man passwd 命令确认当前系统是否支持。

十一、Linux 修改系统用户信息(usermod命令)

Linux usermod命令:修改用户信息

前面章节介绍了如何利用 useradd 命令添加用户,但如果不小心添错用户信息,后期如何修改呢?

办法有两个,一个是使用 Vim 文本编辑器手动修改涉及用户信息的相关文件(/etc/passwd、/etc/shadow、/etc/group、/etc/gshadow),另一个方法就是使用本节介绍了 usermod 命令,该命令专门用于修改用户信息。

这里一定要分清 useradd 命令和 usermod 命令的区别,前者用于添加用户,当然,添加用户时可以对用户信息进行定制;后者针对与已存在的用户,使用该命令可以修改它们的信息。

usermod 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usermod [选项] 用户名

选项:

  • -c 用户说明:修改用户的说明信息,即修改 /etc/passwd 文件目标用户信息的第 5 个字段;
  • -d 主目录:修改用户的主目录,即修改 /etc/passwd 文件中目标用户信息的第 6 个字段,需要注意的是,主目录必须写绝对路径;
  • -e 日期:修改用户的失效曰期,格式为 "YYYY-MM-DD",即修改 /etc/shadow 文件目标用户密码信息的第 8 个字段;
  • -g 组名:修改用户的初始组,即修改 /etc/passwd 文件目标用户信息的第 4 个字段(GID);
  • -u UID:修改用户的UID,即修改 /etc/passwd 文件目标用户信息的第 3 个字段(UID);
  • -G 组名:修改用户的附加组,其实就是把用户加入其他用户组,即修改 /etc/group 文件;
  • -l 用户名:修改用户名称;
  • -L:临时锁定用户(Lock);
  • -U:解锁用户(Unlock),和 -L 对应;
  • -s shell:修改用户的登录 Shell,默认是 /bin/bash。

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其实 usermod 命令提供的选项和 useradd 命令的选项相似,因为 usermod 命令就是用来调整使用 useradd 命令添加的用户信息的。

不过,相比 useradd 命令,usermod 命令还多出了几个选项,即 -L 和 -U,作用分别与 passwd 命令的 -l 和-u 相同。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 Linux 发行版都包含这个命令,因此,使用前可以使用 man usermod 命令确定系统是否支持。

此命令对用户的临时锁定,同 passwd 命令一样,都是在 /etc/passwd 文件目标用户的加密密码字段前添加 "!",使密码失效;反之,解锁用户就是将添加的 "!" 去掉。

接下来,给大家分别讲解 usermod 命令几个选项的具体用法。

【例 1】

#锁定用户
[root@localhost ~]# usermod -L lamp
[root@localhost ~]# grep "lamp" /etc/shadow
lamp:!$6$YrPj8g0w$ChRVASybEncU24hkYFqxREH3NnzhAVDJSQLwRwTSbcA2N8UbPD9bBKVQSky xlaMGs/Eg5AQwO.UokOnKqaHFa/:15711:0:99999:7:::
#其实锁定就是在密码字段前加入"!",这时lamp用户就暂时不能登录了

#解锁用户
[root@localhost ~]# usermod -U lamp
[root@localhost ~]# grep "lamp" /etc/shadow
lamp:$6$YrPj8g0w$ChRVASybEncU24hkYFqxREH3NnzhAVDJSQLwRwTSbcA2N8UbPD9bBKVQSkyx laMGs/Eg5AQwO.UokOnKqaHFa/:15711:0:99999:7:::
#取消了密码字段前的 "!"

【例 2】

#把lamp用户加入root组
[root@localhost ~]# usermod -G root lamp
[root@localhost ~]# grep "lamp" /etc/group
root:x:0:lamp
#lamp用户已经加入了root组
lamp:x:501:

【例 3】

#修改用户说明
[root@localhost ~]# usermod -c "test user" lamp 
[root@localhost ~]# grep "lamp" /etc/passwd
lamp:x:501:501:test user:/home/lamp:/bin/bash
#查看一下,用户说明已经被修改了

十二、Linux 强制系统用户登录时修改密码(chage命令)

Linux chage用法详解:修改用户密码状态

除了 passwd -S 命令可以查看用户的密码信息外,还可以利用 chage 命令,它可以显示更加详细的用户密码信息,并且和 passwd 命令一样,提供了修改用户密码信息的功能。

如果你要修改用户的密码信息,我个人建议,还是直接修改 /etc/shadow 文件更加方便。

首先,我们来看 chage 命令的基本格式:

[root@localhost ~]#chage [选项] 用户名

选项:

  • -l:列出用户的详细密码状态;
  • -d 日期:修改 /etc/shadow 文件中指定用户密码信息的第 3 个字段,也就是最后一次修改密码的日期,格式为 YYYY-MM-DD;
  • -m 天数:修改密码最短保留的天数,也就是 /etc/shadow 文件中的第 4 个字段;
  • -M 天数:修改密码的有效期,也就是 /etc/shadow 文件中的第 5 个字段;
  • -W 天数:修改密码到期前的警告天数,也就是 /etc/shadow 文件中的第 6 个字段;
  • -i 天数:修改密码过期后的宽限天数,也就是 /etc/shadow 文件中的第 7 个字段;
  • -E 日期:修改账号失效日期,格式为 YYYY-MM-DD,也就是 /etc/shadow 文件中的第 8 个字段。

【例 1】

#查看一下用户密码状态
[root@localhost ~]# chage -l lamp
Last password change:Jan 06, 2013
Password expires:never
Password inactive :never
Account expires :never
Minimum number of days between password change :0
Maximum number of days between password change :99999
Number of days of warning before password expires :7

读者可能会问,既然直接修改用户密码文件更方便,为什么还要讲解 chage 命令呢?因为 chage 命令除了修改密码信息的功能外,还可以强制用户在第一次登录后,必须先修改密码,并利用新密码重新登陆系统,此用户才能正常使用。

例如,我们创建 lamp 用户,并让其首次登陆系统后立即修改密码,执行命令如下:

#创建新用户 lamp
[root@localhost ~]#useradd lamp
#设置用户初始密码为 lamp
[root@localhost ~]#echo "lamp" | passwd --stdin lamp
#通过chage命令设置此账号密码创建的日期为 1970 年 1 月 1 日(0 就表示这一天),这样用户登陆后就必须修改密码
[root@localhost ~]#chage -d 0 lamp

这样修改完 lamp 用户后,我们尝试用 lamp 用户登陆系统(初始密码也是 lamp):

local host login:lamp
Password:     <--输入密码登陆
You are required to change your password immediately (root enforced)
changing password for lamp.     <--有一些提示,就是说明 root 强制你登录后修改密码
(current)UNIX password:
#输入旧密码
New password:
Retype new password:
#输入两次新密码

chage 的这个功能常和 passwd 批量初始化用户密码功能合用,且对学校老师帮助比较大,因为老师不想知道学生账号的密码,他们在初次上课时就使用与学号相同的账号和密码给学生,让他们登陆时自行设置他们的密码。这样一来,既能避免学生之间随意使用别人的账号,也能保证学生知道如何修改自己的密码。

十三、Linux 删除系统用户(userdel命令)

Linux userdel命令详解:删除用户

userdel 命令功能很简单,就是删除用户的相关数据。此命令只有 root 用户才能使用。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用户的相关数据包含如下几项:

  • 5用户基本信息:存储在 /etc/passwd 文件中;
  • 用户密码信息:存储在 /etc/shadow 文件中;
  • 用户群组基本信息:存储在 /etc/group 文件中;
  • 用户群组信息信息:存储在 /etc/gshadow 文件中;
  • 用户个人文件:主目录默认位于 /home/用户名,邮箱位于 /var/spool/mail/用户名。

其实,userdel 命令的作用就是从以上文件中,删除与指定用户有关的数据信息。

userdel 命令的语法很简单,基本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 userdel -r 用户名

-r 选项表示在删除用户的同时删除用户的家目录。

注意,在删除用户的同时如果不删除用户的家目录,那么家目录就会变成没有属主和属组的目录,也就是垃圾文件。

例如,删除前面章节中创建的 lamp 用户,只需执行如下命令:

[root@localhost ~]# userdel -r lamp

除了使用 userdel 命令删除用户,还可以手动方式删除,毕竟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与用户相关信息的存储位置。虽然这样做没有实际意义,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加深对 userdel 命令的理解。

手动删除指定用户的具体操作如下:

#建立新 lamp 用户
[root@localhost ~]# useradd lamp
[root@localhost ~]# passwd lamp
#为 lamp 用户设置密码,由此 lamp 用户才算是创建成功
#下面开始手动删除 lamp
[root@localhost ~]# vi /etc/passwd
lamp:x:501:501::/home/lamp:/bin/bash   <--删除此行
#修改用户信息文件,删除lamp用户行
[root@localhost ~]#vi /etc/shadow
lamp:$6$KoOYtcOJ $56Xk9vp3D2vMRBxibNOn.21cVJ9onbW8IHx4WrOx6qBqfGa9U3mjMsGjqYnj L/4t3zt3YxElce2X8rbb12x4a0:15716:0:99999:7:::   <--删除此行
#修改影子文件,删除lamp用户密码行,注意,这个文件的权限是000,所以要强制保存
[root@localhost ~]#vi /etc/group
lamp:x:501:  <--删除此行
#修改组信息文件,删除lamp群组信息
[root@localhost ~]#vi /etc/gshadow
lamp:!::  <--删除此行
#修改组影子文件,删除lamp群组密码信息。同样注意需要强制保存
[root@localhost ~]# rm -rf /var/spod/mail/lamp  #删除用户邮箱
[root@localhost ~]# rm -rf/home/lamp/  #删除用户的家目录
#至此,用户彻底删除,再新建用户lamp。如果可以正常建立,则说明我们手工删除干净了
[root@localhost ~]# useradd lamp
[root@localhost ~]# passwd lamp
#重新建立同名用户,没有报错,说明前面的手工删除是可以完全删除用户的

手动删除用户,仅是为了让读者对 userdel 命令理解地更透彻,实际使用中,使用 userdel 删除用户更方便。

最后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如果要删除的用户已经使用过系统一段时间,那么此用户可能在系统中留有其他文件,因此,如果我们想要从系统中彻底的删除某个用户,最好在使用 userdel 命令之前,先通过 find -user 用户名 命令查出系统中属于该用户的文件,然后在加以删除。

十四、Linux 查看用户的UID和GID密码(id命令)

Linux id命令:查看用户的UID和GID

id 命令可以查询用户的UID、GID 和附加组的信息。命令比较简单,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 id 用户名

【例 1】

[root@localhost ~]# id lamp
uid=501(lamp) gid=501(lamp) groups=501(lamp)
#能看到uid(用户ID)、gid(初始组ID), groups是用户所在组,这里既可以看到初始组,如果有附加组,则也能看到附加组

【例 2】

[root@localhost ~]# usermod -G root lamp
#把用户加入root组
[root@localhost ~]# id lamp
uid=501(lamp) gid=501(lamp) groups=501(lamp),0(root)
#大家发现root组中加入了lamp用户的附加组信息

十二月4日上午

你可能感兴趣的:(Linux,linux,学习,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