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

竹枝词

  唐教坊曲名,本是巴渝民谣。

  “竹枝”原是巴山楚水一带的民歌,唐·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曾在建平(今重庆巫山县)见到联歌“竹枝”,他也效屈原作《九歌》为其谱写新词九章,称《竹枝词》,被后人收入词集、词谱。

  【刘禹锡《竹枝词》序:“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suī)舞,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卒章激讦(jié)如吴声。虽伧伫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澳之艳音。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为作《九歌》,到于今荆楚歌舞之。故余亦作竹枝九篇,俾善歌者扬之,附于末。后之聆巴歈,知变风之自焉。”】

  《竹枝》调名来自曲中和声,五代孙光宪有词,依稀窥得远古竹枝词的原貌:

  乱绳千结(竹枝)绊人深(女儿),越罗万丈(竹枝)表长寻(女儿)。

  杨柳在身(竹枝)垂意绪(女儿),藕花落尽(竹枝)见莲心(女儿)。

  竹枝、女儿这两个衬词是唱竹枝时群相随和之声。

  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你可能感兴趣的:(竹枝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