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

我崇尚自然,不愿头发受到烫染的侵害,从没染烫过,看着朋友们理了头发或烫了头发也挺好的,各有所爱吧。

记忆中曾拉直过一次,头发硬硬的,现在一般也就修修形状。还记得剪短过一次,三千青丝断,旧貌换新颜的感觉,但还是喜欢长发飘飘。于是又养了起来,常常一条马尾扎着,或者扎住小撮长发垂着而己,简单而清爽,好在头发顺直,不用太操心。

去理发店多数时候是陪儿子或爱人理发,没有太多讲究。常常是在居住地儿不远的地方,或小区内,便宜、简单,而且方便,何乐而不为,换了几个地方是因为搬家离开原处。然而,每次都会找到这样的地方,开了多年的理发店,温暖而让人舒服的老板娘,如邻家的阿姨。

前年疫情期间,无法外出理发就自己买了理发的工具给他们理,我也乐得又学门手艺,有人提供免费练习场地。可是疫情后这爷俩儿又去理发店,估计看不上我免费的手艺。

去理发店次数多了,慢慢与师傅熟悉起来,也慢慢看到听到许多故事。

小区理发店,理发多周边小区的人,师傅与许多客户慢慢成为朋友,相互熟悉,互相了解性情。有时等待理发,看到有的男士理发,向师傅点点头"老样子",便往椅子上一坐闭目养神,正好休息,放心地把头交给师傅,不用说师傅就知道怎么理,一看肯定是熟人。

只见师傅围上盖布,在头上剪剪推推,便见青丝落地,干净利索。待到师傅说好,客人睁眼一看,摆摆头,烦恼皆无,如见新人,真真是"待到愁丝除尽后,修来净面换新颜"。

女士则烫染修理较多。等待时间长就与师傅攀谈起来,家长里短,孩子家事,慢慢都熟悉着。时间在等待中溜走,温暖在话语间流动。待到头发处理完站起来,镜子中活脱脱换个人"目秀眉清新貌鲜"!人,仿佛瞬间鲜亮起来,分分钟就展露笑颜,满意而走。

其实理发是件让人高兴的工作。

时间长了知道小区内理发店多为周围居民,大部分是常客,年龄大的人去得多。这种店常年营业,价格便宜,许多人理发十几、二十年不换地儿,有的老人也愿意去找师傅说说话。

师傅如有事休息也会提前在门口贴个告示,一般除了正月里不会休息长时间。师傅说平时休假少,怕丢掉老顾客,也怕耽误了客户的事儿。

商业街上也有参差起来的不少精品发廊,远观装修豪华,年轻理发师较多,常常换换发型换个感觉挺好的。听朋友说理发时尚,办卡办证,价格贵得惊人,但处理的头发确实不同,贵有贵的价值吧,连带觉得人也变得更加值钱起来。

有了高的消费经历,有的便回不去小区的小理发店,消费的味口也是这样慢慢提高的吧。

但精品的发廊开数十年的却不多,总是换来换去,能坚持住的总有它让人留恋的地方,也总是有回头客的支撑。

前段时间因为常去的理发店师傅生病,几天没开门,爱人在朋友推荐下去了他常去的"小青发廊"。朋友两口是我们多年的朋友,他们推荐的肯定错不了。第一次去时与朋友一起去的,我正好有事没去,说没要钱,回来我一看确实与原来不同,同样都是毛寸,这个更加均匀,更加顺眼,边边角角都处理得圆润而细致。

爱人也很是满意,说,果然这个名店与小区的理发店不同,师傅非常仔细。看着爱人神清气爽的样子,我想,下次肯定不怕远也去那里了,消费感觉不同,都是理发而已,自己感觉好就值。

朋友两口与老板娘小青有多年的交情,当年创业时就相互支持并熟悉。"小青发廊"虽在繁华街市,却也开了很多年,当年的小青如今已是老青,发廊还是一如既往地开着,并且人还不少。

朋友说哪天你也去鼓捣一下头发吧,换换样子,我也有点心动想去看看了。

几次开车经过开在繁华街角的"小青发廊",远远从外看内,低调奢华的感觉,里面很是忙碌的样子,看来生意不错,想来价格肯定不菲。

儿子假期快结束时要处理一下头发,便和他爹去了,又赶上我周六上班。没见儿子就看到了他发的微信:妈,理发很满意,做了个离子烫,那个阿姨太仔细了!价格还好,阿姨给做了优惠,爸爸的没要钱,这等好事儿。

晚上见到了儿子的发型,是现在很多男孩子选择的样子,耳朵两边头发少,向头的中间略上卷轻烫,整个人显得精神而高挺,一收拾果然与之前大有改观,改头换面,形象大变。

听到两个人收了不到300元,看到儿子那含笑的小眼神,挺满意的。还直夸理发的叔叔会说话。

三周后我也终于有机会去到了“小青发廊”,爱人理发。我们进去时小青姐与爱人张哥都在理着发,还有一个学徒的小伙子在忙。

因为他们已认识就打了招呼,让等一会儿,小青姐看到了我,就热情地说,“是小雨的朋友吧?”我笑着点点头,看来朋友已说到过我了。而后我们在一边等着,他们又回到正做的工作上。

发廊内装饰简洁,一边厨窗内理、染、烫用品琳琅满目,几把软的大转椅对着大镜子。小青姐姐化着精致的淡妆,轻烫的短发,穿着一件简单的黑色上衣,看上去显得年轻、干练。

她此时正在给一个姑娘烫发,手上戴着手术手套,先把头发一小缕一小缕地梳起来,用烫发的工具卷起来,再用夹子夹住,一个个刷上烫发膏,一个一个卷着,一个一个地刷着,像在做一件艺术品,灯光打在她的身上,罩了一层光晕,她那认真的模样好美啊!

那边张哥在给一人修面,应该快结束了。小伙子给爱人洗头先准备。一会儿就洗完等着了,张哥开始给爱人理。先围上盖布,仔细夹好,又拿起小梳子和一把剪刀,从前向后,梳子与剪刀配合着,一下一下剪着,是用的花刀剪,每个地方都要剪好几下,一边剪短,一边找齐,修着,剪着。

此时发廊内只听到剪刀的声音,刷东西的声音,流水的声音……有种“不敢高声语”的感觉。我也静静地观赏着他们专注工作的样子。

陆续进来几个人,小青或张哥和他们打个招呼又专注起来。

爱人的一个男士头居然理了近一个小时,各处修剪完成,又把边角用电推子修整了一遍,然后前后看看,远近看看,直到自己满意露出会心的微笑,“好,冯哥,看看满意吧。”当然满意啊,光这认真的劲头吧,理个头发就是在做一件艺术品呢。价格居然也没有贵得离谱,应该有朋友的面子吧。

后来和朋友小雨说起来对小青的认真很敬佩,她也很感慨,说小青他们俩一直这样认真做着,她和小青认识是自己在隔壁做店员时,快三十年的朋友了,也就是这个店开了近三十年了,一直没有换地方。她现在每天的客户大部分是老客户或者朋友介绍的,即使在2019年最困难时期关了门,也有些老朋友到家里去理发呢,因为大家相信他们。他们一年到头除了正月里可以歇一下,几乎天天都在忙。

时间长了对小青姐姐了解更多,她初中毕业后学了理发,先给人做学徒,她认真肯干不怕吃苦,后来就自己开了小店。张哥开始是她的学徒呢,后来因为两个人都对理发情有独钟而心生爱情,再后来就开成了夫妻店。

挣了钱给父母买了房子,搬到城里来了,也联系了好的养老院,让父母定期去疗养。每年的正月里他们会全心全意陪伴家人,或在家或出去旅居。

唯一的遗憾是他们没有孩子,因为早期理发时没有做好防护伤了身子。朋友劝他们领养个孩子,他们没有去做,怕自己工作照顾不好孩子。现在的他们全心全意把身心放在理发上,每个客户都是自己的朋友,每次理发都像在做一件让自己满意的产品。

小青说,她喜欢做这个工作,每当看到一个人变了一个新的模样,都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仿佛自己又是一个全新的自己,很有成就感,每次都爱得不行。说话时她眼睛亮亮的。

她说,她现在正在招学徒,但选人很严格,一项工作能不能做好,首先要自己喜欢,只有喜欢才能真正发自内心做好,当你把身心放到上面的时候,客户是能体会到你的真心的。再做几年就不做了,但是总舍不得他们的这些朋友。

我终于理解了当时看小青姐姐理发时的感觉,她与张哥的身上都有一层光,具有特别的吸引力,是工作专注时散发出来的,一种对理发的热爱,一种要把手中的产品做好的专注,一种追求完美的自我要求。

我不禁赞叹,这样的理发店怎不叫人喜欢呢?

其实,我在很多人身上都读到过这种感觉,这是发自内心的一种热爱,是真心喜欢的一种执着,是真诚体验的成就感,是由内而发的做事儿的动力……这应该就是一种工匠精神吧。

正如,"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人生的意义就在如此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