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说不,害怕冲突——这到底是助人为乐,还是讨好型人格?

-当你手头上有很紧急的工作时,有人打断你,请你去帮忙,你是不是不忍拒绝呢?

-你在商场里试了半天衣服,最终没有选到中意的,店员流露出不耐烦的神情,你是否心怀愧疚呢?

-疲惫一天的你上了出租车打算休息一下,可司机却兴致勃勃地和你聊天儿,你会不会强打起精神应付他呢?

-当你和别人讨论问题时,一旦意见不同意,你是不是会因为害怕冲突,不再发声了呢?

 如果以上这些情形,你的回答都是yes,那么小心了,你有可能是讨好型人格。

 助人为乐≠讨好

也许有人会很诧异地说:处处为别人着想不是一种美德吗?

确实,一个完全不顾及别人感受和利益的人是自私的;但是完全忽略自己的感受,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已经超越了“助人为乐”的范畴,成为一种“讨好模式”的行为,同样不可取。

说起讨好模式,这里有一组数据非常有趣——英国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婴儿在6个月大的时候,就会用假哭来吸引大人的关注;10个月大的时候,就会用假笑来讨好大人。也就是说,在学会用哭表达悲伤情绪之前,婴儿最先学会的是用它来获取大人的关注。

这些有趣的现象表明,讨好身边的人是人类的天性,同时,它也是一个未曾独立的孩子很重要的一种生存方法。

但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讨好可不是必须的生存方法哦。

讨好模式的弊端

我们中国有句古话说:“吃亏是福”。但事实真是这样吗?

当一个好人不完全不顾个人感受,处处为别人着想;时时满足别人的要求;事事都出手帮助别人时,人们就会习以为常。一旦有一天,这个好人感到应接不暇,疲惫不堪,说出了“不”字时,人们就会不适应、不舒服,甚至对他横加指责。

这个时候“好人”不再好了,讨好模式不但没有赢得别人的认可,反而惹来了非议。好人之前所营造的人际关系当中的“和谐”也仅仅是一种不堪一击的假象,此刻瞬间就崩塌了。

如此一来,讨好模式不但没有让自己得到幸福快乐,还换来了他人的不解和不满,实在是对人对己都不利。

如果这样讲,你还是犹豫要不要改掉这种模式的话,下面这组数据应该可以帮你下定决心——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一份调查显示:在职场上,那些难搞的女生比好说话的女生要多赚5%,而难搞的男生竟然比好说话的男生多赚18%!

这正应了中国的另外一句老话,叫“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我们不否认“为他人着想”是一种美德,但是不懂得为自己争取利益,把原本属于自己的权利拱手让他,只会让人感到疲于应付和挫败,很难有幸福感和成就感可言。

所以,努力想让除了自己以外的每个人都满意,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和快乐来取悦别人,对他人的认可上瘾,就是讨好型人格的主要特征,但是通常这样与人为善的结果可能只会让别人利用你。

因此,你需要摆脱这种讨好模式。

如何摆脱讨好模式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心理学家哈丽雅特·布莱克(Harriet Braiker)建议,通过以下步骤开始练习:

第1步:承认和了解自己的讨好模式。

尝试着把自己最近讨好别人的行为记录下来,并写清楚:

1)讨好的对象和具体事件;

2)自己为什么答应对方?

3)如果不这样做,担心是什么?

这样的思考让你有机会诚实地面对自己、认识自己,它是改变行为模式的第1步。

第2步:拖延回复时间,建立边界意识

对于很多人来讲,拒绝别人实在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为了减少执行的困难,布莱克建议采用拖延的方式来回答对方,比如:“我三天后回复你吧”,或者“让我先考虑考虑,再答复你”。

这个步骤首先可以避免你再一次条件反射性地直接答应别人的请求。另外,对于自己不喜欢、不愿意做的事,也可以有时间思考,并做个记录,写下让自己不爽的原因。这可以帮助你找到自己的底线,并且利于今后再遇到类似情况时直接拒绝。

第3步:假设对话,建立自信。

对话的内容是自问:“就算全世界的人都不喜欢我,我还有什么优点?”

这是为了让你在脱离别人的评价之后,找到自己值得肯定的地方,建立一定的自我价值感。


最后,愿我们每一人都能把握好尺度,既乐于助人又不会陷入到“讨好模式”当中。当每个人都具有了良好的个人边界感,我们的人际关系才会真正的和谐融洽。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会说不,害怕冲突——这到底是助人为乐,还是讨好型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