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条,Objective-C起源,与C++、Java类似,是一种面向对象语言。语法使用“消息结构”(message structure),而非“函数调用”(function calling)。
消息结构语言运行时执行的代码由运行环境决定;而函数调用语言,由编译器决定。
因此,不论是否多态,Objective-C总是在运行时才会查找所要执行的方法,重要工作都由“运行期组件”(runtime component)来完成。运行期组件中含有全部内存管理方法,本质上是一种动态库(dynamic library)。
Objective-C是C的超集(superset),可使用C编写的功能。理解C的内存模型(memory model),有助于理解Objective-C的引用计数(refenrence counting)机制。
Objective-C对象占用的内存分配在堆空间(heap space),并使用栈帧(stack frame)中分配的指针指向该内存地址。指针本身的大小在32位架构是4字节,在64位架构是8字节。Objective-C运行期组件把对象的内存管理工作抽象为引用计数。
Objective-C不含*的变量不是对象,可能是基本类型,也可能是C的结构体,内存分配在栈空间。
第2条,头文件尽量少引入其他头文件。
Objective-C使用头文件(header file)和实现文件(implemention file)区隔类的声明与实现。当一个对象引用另外一个对象,尽量不要在头文件引入其他头文件,因为增加头文件依赖会增加编译时间。正确的做法是在头文件使用@class,向前声明(forward declaring),在cpp使用时才import所需要的头文件,同时也解决交叉引用的编译问题。
Objective-C的协议(proctocol)import头文件是难免的,一般建议协议单独头文件。委托协议(delegate protocol)除外,因为该协议只有与接受协议的类放在一起才有意义。
第3条,多用字面量语法,少用与之等价的方法。如NSString尽量使用字符串字面量(string literal)赋值。
Objective-C使用字面量语法(literal syntax)可缩减代码长度,更易读。
字面数值,NSNumber可使用@ x或者@(x)。
字面数组,NSArray,可使用@[o1,o2...]。
字面字典,NSDictionary,可使用@{k1:v1,k2:v2...}。
第4条,多用类型常量,少用#define预处理指令。
预处理指令如果存在同名可能会被替换,建议使用static const
声明static表示仅在定义此变量的编译单元可见。再声明const,编译器不会创建外部符号(external symbol),会像预处理指令一样替换为常值。
公开常量,可使用extern,放在全局符号表(global symbol table)中。
第5条,用枚举表示状态、选项。
枚举便于理解值的意义,代码更易读维护。
状态枚举,每个值代表一个意义,互斥关系。
选项枚举,可通过按位或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