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九章 偏见:不喜欢他人

关键词:偏见的本质和作用、社会根源、动机根源以及偏见的后果

偏见是一种没有明显依据的易变的观点——安布罗斯·比尔斯。

一、偏见的本质和作用

偏见的本质:对一个群体及其成员负面的预先判断。(有些偏见定义也包含了积极的预先判断,但在应用“偏见”一词时几乎都指消极的——正如奥尔波特在其经典著作《偏见的本质》中所界定的那样,“基于错误和顽固的概括而形成的憎恶感”。)

偏见是一种态度。

我曾在我自以为是的功利性社交中,普遍的使用‘偏见’,并将此当做我打开社会大门的敲门砖。动力来自何处呢?

大约来自我不确定性的原生家庭的生活环境,我似乎在社会上找不到这种原生家庭的模式,并将此移植到我的现实生活中。

我一直都秉承‘偏见’的态度,因为我知道一个人无论怎样都会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我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喜欢;于是乎在秉承偏见的态度中我发现一条生存法则——即使我偏见生活,甚至会放大这种偏执的价值,喜欢我的会更加喜欢,讨厌我的会更加讨厌。

这种秉承偏见的态度,也源自我对生活的赌徒心态,是原生家庭移植过来的投机取巧心态。

负面评价是偏见的标志,它通常源自被称为刻板印象的负性信念。刻板印象是一种概括性的看法。为了简化世界,我们概括出:英国人保守,美国人开朗,教授则心不在焉等。

刻板印象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可能准确,也可能不准确。准确的刻板印象甚至是我们所期望的。我们称其为“差异敏感性”或“多元世界中的文化觉知”。

准确性决定了偏见,(对他人进行判断的)社会知觉之杯已经装满约90%了。

可是,100%准确的偏见还是偏见吗?

偏见是一种负面态度;歧视是一种负面行为。歧视行为的根源往往源于偏见。

态度和行为常常松散地联结在一起。偏见的态度并不一定会滋生敌意行为,同样,并非所有的压迫都源于偏见。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是制度性的歧视举动。

双重态度系统——我们关于人或者事的自动的内隐态度通常与受意识控制的外显态度不同。第二章49页。

偏见为我们的双重态度系统提供了最好的证据。我们对同一个目标可以同时拥有完全不同的外显(有意识的)态度和内隐(无意识、自动的)态度。

我们可能保留了小时候对某些人习惯性自动产生的恐惧或厌恶,而他们现在变成了我们敬畏或钦佩的对象。尽管外显态度通过教育可能会发生巨大变化,但内隐态度会持续存在,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从而形成新的习惯才会改变。

我对我父亲的态度就是这样的,童年所遭受的谩骂与诅咒一直伴随着我。可是随着年岁的增加,已快7岁,已经成为老人了,他的鲁莽劲也消失了绝大部分,可能早已没有那种戾气了,但是我一直无法改变对父亲的这种印象。只能通过不断学习、教育、在写作中不断觉察,从而形成新的习惯才会改变吧。

种族偏见:种族态度可以非常迅速的发生改变。

偏见的微妙形式:

偏见态度或歧视行为一旦能隐藏于某些其他动机之后,便可能浮现出来。

现代偏见甚至表现为种族敏感性,它导致人们对被隔离的少数种族人士反应过度——包括对他们的成功赞扬过度,对他们的过失批评过度,以及只提醒白人学生而不提醒黑人学生学术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

研究同时发现,自动的刻板印象和有意识控制的刻板印象所激活的脑区不同。

自动偏见涉及与恐惧有关的初级脑区,如杏仁核;而有意识控制的刻板印象与前额叶的关系更密切,后者在这一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可能与有意识的思考有关。

性别偏见

规范带有约定性质,而刻板印象则是描述性的。

存在很强的性别刻板印象,并且正如常常发生的那样,刻板化群体的成员也接受这种刻板印象。

要记住,刻板印象是有关一群人的概括,它们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或者过度概括而偏离了事实真相。

性别刻板印象的持续性和普遍性,使得一些进化心理学家相信性别刻板印象反映了天生、稳定的本质特征。

刻板印象(信念)并不是偏见(态度)。刻板印象可能为偏见提供支持。

性别态度:善意还是敌意?

女性的优秀主要是因为她们(被认为)如此友好。(男性)被认为在主动性(竞争性、支配性)上优于女性,这些主动特点被视为男性在有偿工作,尤其是在男性主宰的职业中取得成功的关键——艾丽斯·伊格利。

我必须说,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父亲是个不负责任的男人,我确实没有培养出那种竞争性和支配性的男性特质,我是我人生比较失败的地方;是不是可以借由叙事疗法,从而活出不同的价值感的人生呢?这是我目前正在做的事。

性别歧视。违反性别刻板印象的行为会引起人们的反应。

二、偏见的社会根源

可能源于社会地位的差异,人们想证明这些差异是正当的,并且愿意维持这些差异。

也可能是我们从小习得的,我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了解了人与人之间的重要差异。

最后,我们的社会制度可能起到了维持和支持偏见的作用。

1、社会不平等不仅滋生了偏见,也造就了不信任,实验证明了二者之间的相关:群体之间收到的待遇越不平等,群体间的信任和合作就越少。

2、偏见起源于不平等的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其他社会原因,包括我们习得的价值观和态度。

偏见似乎不只是具体针对某一群体的态度,而是如何对待与自己不同的人的一种思维方式。

3、社会制度对偏见的支持往往是不知不觉的。

三、偏见的动机根源

1、挫折与攻击:替罪羊理论

当我们遭遇挫折的原因令人胆怯或者尚未可知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转移我们的敌对方向,这种‘替代性攻击’现象,也许助长了(美国)内战之后南方地区对美国黑人滥施死刑的行为。

我觉得我有强烈的偏见行为,在不深入了解一个人的时候,就通过简单地语音语调就表达了偏见——可能也是源于一种替代性攻击,即我遭遇了我父亲的挫折令我感到胆怯。

没有愤怒就没有偏见。

这里面夹杂了我太多的愤怒。而愤怒是无能的表达。

竞争是挫折的来源之一,我害怕竞争。

现实群体冲突理论认为,一旦群为稀缺资源而竞争,就会出现偏见。

2、社会同一性理论:感觉自己比他人优越

自我概念——我们感觉自己是谁——所包含的不仅仅是个人同一性(我们对自己的个人特性和态度的感受),而且还是一种社会同一性。

特纳提出了社会同一性理论。

我们归类

我们认同,内群体

我们比较,外群体

拥有“我们”的感觉能增强我们的自我概念。这种“感觉好极了”。我们不仅在群体中寻求尊重,还在群体中寻求自豪感。

如果缺乏积极的个人同一性,人们往往会通过认同某一群体来获得自尊。

我就是这么一个极端的案例。我从小无法认同父亲,也没有建立个人同一性,无法认同自己。于是乎,在人生飘荡的二十多年里,一直在寻找一个完美的‘组织’来获得社会同一性。这可能是我无法自洽的根源。

四、偏见的认知根源

1、类别化:将人归入不同群体。刻板印象和外群体偏见“具有根本的进化功能”,有助于完美祖先的竞争和生存。

(1)、自发识别化。

事实上,偏见是有必要的。

(2)、知觉到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2、独特性:感知那些突出的人

(1)、独特的人。我们对与众不同者的态度关注制造了一种错觉,使得这些人比实际上更显得与众不同。

(2)、独特性形成自我意识

(3)、污名意识,人们在多大程度上预期他人会对他们产生刻板印象。

你可能感兴趣的:(社会心理学第九章 偏见:不喜欢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