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揭示了好的越好、坏的越坏,多的越多、少的越少的一种现象。用之于经济学领域,则是赢家通吃,富的更富,穷的更穷。任何个人、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 贫穷根源
弱肉强食、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中的自然法则,贫困的一个重要根源就是穷人自身素质的相对低下,包括文化素养、努力程度,等等。而自身的贫困反过来又让穷人缺少提高自身素质的能力,这其中的潜在逻辑就是穷人因为穷所以穷,陷入了贫困的恶性循环。
❖ 复利法则
爱因斯坦说,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所谓复利是指由本金和前一个利息期内应计利息共同产生的利息。即由未支取利息按照本金的利率赚取的新利息,常称息上息、利滚利,不仅本金产生利息,利息也产生利息。“复利效应”即用来指复利在财富增长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02二八法则
二八法则是经济学上的重要法则,全称是“80/20效率法则”。它反映了一种不平衡性,但它在社会、经济及生活中无处不在。在任何特定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常占多数。因此,从资源配置角度来讲,只要控制重要的少数因子,即能控制全局。二八法则提醒我们:集中精力做好最重要的事情,避免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琐事上,要学会抓主要矛盾。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非常有限,要想真正“做好每一件事情”几乎不可能,要学会合理分配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 时间管理
避免将时间花在琐碎的多数问题上,因为就算你花了80%的时间,你也只能取得20%的成效。你应该将时间花在重要的少数问题上,因为解决这些重要的少数问题,你只需花20%的时间,即可取得80%的成效。
❖ 人才管理
管理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抓住少数的关键性人才,充分发挥其潜能,以少数带动多数,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企业经营
如果管理者能够弄清楚企业或团队中的20%到底是哪些,从而将自己经营管理的注意力集中到这20%的重点经营要务上来,采取有效的倾斜性措施,会更有可能将企业做大做强。
03长尾理论
长尾理论中,将集中了人们需求的流行市场称为“头部”,将那些小量的、零散的、个性化的需求所形成的非流行市场称为“尾巴”。长尾理论说明,不热销的东西积少成多,会产生非常高的价值,占据的市场份额等同甚至超过那些热销的商品。长尾理论认为,那些被忽略的冷门产品及不被重视的消费者,往往能够为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高额利润。在网络时代,由于关注的成本大大降低,人们有可能以很低的成本关注正态分布曲线的“尾部”,关注“尾部”产生的总体效益甚至会超过“头部”。要使长尾理论更有效,应该尽量增大尾巴,也就是降低门槛,制造小额消费者。
04多米诺骨牌效应
多米诺骨牌效应,又称多米诺效应,指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 破窗效应
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条人行道有些许纸屑,不久后就会有更多垃圾,最终人们会视若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在地上。这个现象,就是犯罪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
05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说明,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其未来状态会产生极其巨大的差别。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事物彼此之间都有联系,注意小事,别让细节成为你的绊脚石;关注细节,让这些偶然的机会成为助你成功的良机。
❖ 市场营销
第一,让产品成为蝴蝶。利用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非线性,通过逐渐累积比竞争对手领先1%的优势(微弱优势),在正反馈的自我增加机制作用下,到达终点时便会领先100%,最终打败势均力敌的对手。
第二,让消费者成为蝴蝶。利用口碑营销的病毒式传播原理,找到一位消费者意见领袖(如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让他成为引发产品销售龙卷风的那只蝴蝶。
第三,让经销商成为蝴蝶。对经销商采取表扬与批评交替结合的办法,通过奖惩激励,逐步把经销商引入到混沌理论的蝴蝶模型中,最后让经销商“化蝶”,引发风暴。
第四,让员工成为蝴蝶。企业员工在不同的条件下会产生天壤之别的销售业绩,若加以引导和激励,企业将呈现积极向上的竞争气氛,员工也可能成为销售竞赛中的那些蝴蝶。
第五,让企业自己成为蝴蝶。企业营销战略是既定战略(领导制定、自上而下)与随机战略(市场引导、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混沌战略,企业自己也能进入到混沌模型中而成为那只蝴蝶,如果反馈不当,就可能在一夜之间轰然倒闭;反之,企业就可能成为一夜之间崛起的黑马。
06测不准定律
测不准定律指出,对任何事物的任何一次探测,其测不准的程度、所探测到的结果,以及事物的真正结果,都是早已决定了的,而且是完全决定了的。测不准的原因是测不全,不能将探测本身对所测事物的影响测出。同自然科学一样,经济学也面临着许多测不准的情况,如股市、基金的变动等。所谓金融市场的理性,其实全依赖于人的理性,赢得市场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群体心理。投资者在获得相关信息之后作出的决定,与其说是根据客观数据作出的预期,还不如说是根据他们自己心里的感觉作出的预期。
07看不见的手原理
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在力图追求个人满足,一般说来,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但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社会利益,并且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更大。这只“看不见的手”实际上就是人们自觉地按照市场机制的作用自发调节着自己的行为,并实现消费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市场经济的核心优势便是竞争机制,竞争机制带来“优胜劣汰”,而优胜劣汰的压力驱使人人都会更加努力,从而整个社会的效率就会提高,也就创造更多的财富。
❖ 政府干预
在凯恩斯之前的西方经济学界,人们普遍接受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学派的观点,即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政府只扮演一个极其简单的被动的角色——“守夜人”。凡是在市场经济机制作用下,依靠市场能够达到更高效率的事,都不应该让政府来做。国家机构仅仅执行一些必不可少的重要任务,如保护私人财产不被侵犯,但从不直接插手经济运行。然而,日益庞大的经济体系难免会出现一些运转不正常的现象,当这种不正常现象被扩大化,就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影响到整个经济体系的快速发展。这时,政府将会站在大众的利益和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高度出面协调。经济学家曼昆将之总结为:政府在一定时候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政府必须平衡以及调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这就是政府干预理论。
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调控的主要手段有价格、税收、信贷、汇率等等。
08格雷欣法则
格雷欣法则,也称劣币驱逐良币法则,是指良币在流通中被收藏起来,以致最终被驱逐出流通领域,实际价值低于法定价值的劣币却在市场上泛滥成灾。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当事人的信息不对称。因为如果交易双方对货币的成色或者真伪都十分了解,劣币持有者就很难将手中的劣币花出去。“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在市场上是普遍存在的。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因为卖方比买方掌握更多的信息,从而会产生柠檬市场效应。柠檬市场效应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好的商品往往遭受淘汰,而劣等品会逐渐占领市场,从而取代好的商品,导致市场中都是劣等品。
❖ 信息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逐渐成为新的市场经济理论的主流,人们打破了自由市场在完全信息情况下的假设,才终于发现信息不对称的严重性。占有信息的人在交易中获得优势,这实际上是一种信息租金,信息租金是每一个交易环节相互联系的纽带。每一个行业都是特殊信息的汇总,生产一种产品要工程师的专业信息和技术人员的技术信息以及销售人员的市场信息,把产品变成商品进行交换,需要商人的专业渠道信息和价格信息。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市场交易双方的利益失衡,影响社会的公平、公正原则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在商家和消费者对商品所了解的信息中,商家总是比消费者要了解得更多,消费者了解到的只是商品的款式、颜色、大小等外观特点,对于其真正的情况,就无法得知实际情况了,而只能通过商家的宣传来了解。商家的优势就是在于对商品信息和营销策略的占有,而且信息占有量要尽可能多的大于消费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每一次交易中获利。所谓“买家没有卖家精”正是这一个道理。提高我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加我们获得信息的渠道,使我们的头脑充满智慧和理性,这样我们才能在消费时尽可能减少信息不对称给我们造成损失。
09钻石与水悖论
物以稀为贵,越是稀缺的东西,越是珍贵,越是能够受到人们的追捧和需求。西方边际学派用“边际效用”说明价值悖论。因为相对于人的需求来说,水的总量是取之不竭的,而人们对喝水的需要是有一定限度的,随着肚子逐渐鼓胀起来,水就变成可喝可不喝了,即此时水的价值很小。相对于人的需求来讲,钻石的数量少得可怜,十分难得,自然钻石的边际效用很大,按照边际效应决定商品价值的观点,钻石的价值很大。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生产资源有限,而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却是无限的。我们的金钱、时间等有限的资源,便是经济学中所指的“稀缺”。稀缺性并不是说数量很少,而是指不可以免费得到,必须要有所付出才可以,而得到的多与寡,取决于你付出代价的多少。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的前提之一。稀缺性对社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正是稀缺性导致了竞争和选择,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 理解稀缺
“稀缺”二字,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含义:一个是稀有的,另一个是紧缺的。在西方经济学中,稀缺被用来描述资源的有限可获得性,是指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资源是稀少短缺的。在经济学里,稀缺被用来描述资源的有限可获得性。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资源是有限的,相对于无限的欲望,有限的资源就是稀缺的。
10边际效用递减原理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是指,如果不断添加相同增量的一种投入品(其他投入品保持不变),会导致的产品增量在超过某一点后下降,增加的产量就会变得越来越少,甚至使总产量绝对减少。边际效用递减是对同样东西数量增加而言的,不同的东西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要,就没有边际效用递减。农民对肥料的使用在开始时对增产的贡献最大,随着肥料的增加,增加肥料的贡献越来越少,最后呈负值。
❖ 幸福公式
幸福=效用÷欲望
从这个公式来看,幸福取决于两个因素:效用与欲望。当欲望既定时,效用越大越幸福;当效用既定时,欲望越小越幸福。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效用则指的是人从消费某种物品(或劳动)中得到的满足程度。一般情况下,消费的各种物品越多,所得到的效用也越大。
11美女经济效应
美女经济,就是围绕美女资源所进行的财富创造和分配的经济活动。美女经济是一种以美女为介质的特殊传媒经济,作为一种特有的经济形式,在美丽后面,美女经济有其特定的经济要素、运行机制,因而形成了自己的经济特点。
一是所谓美女经济,就是围绕美女资源所进行的财富创造和分配的经济活动,其宗旨是开发美丽资源,服务市场经济,其本质是以美丽为介质,传播、提升、放大经济价值。
二是利用“美女搭台、经济唱戏”,把消费者的注意力转移到产品、服务贸易上的经济活动。这种经济行为的核心是“消费”美女,并有着鲜明的功利色彩和商业目的。
12凡勃伦效应
凡勃伦效应,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提出的,它是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标价较高而不是较低而增加。凡勃伦效应反映了一种“炫耀性消费”现象,这种现象是指顾客购买商品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与享受,而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一种满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逐步由追求数量和质量过渡到追求品位格调。
其一,他们的购买行为具备“消费的象征”,即借助消费者消费表达和传递某种意义和信息,包括消费者的地位、身份、个性、品位、情趣和认同,消费过程不仅是满足人的基本需要,而且也是社会表现和社会交流的过程。
其二,是“象征的消费”,即消费者不仅消费商品本身,而且消费这些商品所象征的某种社会文化意义,包括消费时的心情、美感、氛围、气派和情调。
13供需定律
供需定律,是指商品的供求关系与价格变动之间的相互制约的必然性,它是商品经济的规律。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的关系成反比,即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供给和需求实际上从来不会一致;如果它们达到一致,那也只是偶然现象,所以在科学上等于零,可以看作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14吉芬反论
英国人吉芬于19世纪发现,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土豆价格上升,但是土豆的需求量却反而增加了。这一现象在当时被称为“吉芬难题”。这类需求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特殊商品以后也因此被称作吉芬物品。
吉芬商品实际上是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求的最低档次的物品,吉芬商品降价,导致消费者的购买力增加;消费者的购买力增加,导致吉芬商品的边际效用大幅下降,也就是低档商品价格的替代效应不足以抵消人们需求水平的变化,需求效应大于替代效应,使得降价了的吉芬商品的市价还是大于它的实际平均价值,所以减少了需求量。
❖ 住房问题
自2004年以来,在房价不断上涨的同时,商品房需求量及交易量也不断上涨,即房价越涨,需求量也越涨。城市住房的确表现出了吉芬商品的众多特性。
15阿尔巴德定理
阿尔巴德定理,由匈牙利全面质量管理国际有限公司顾问波尔加·韦雷什·阿尔巴德提出,指一个企业经营成功与否,全靠对顾客的要求了解到什么程度。看到了别人的需要,你就成功了一半;满足了别人的需求,你就成功了全部。市场经营要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洞察顾客消费心理,找到激发顾客个人需求的突破口,才能获得更多的市场需求。
❖ 体验经济
帕恩二世从经济的角度把人类的历史分成物品经济时代、商品经济时代、服务经济时代和体验经济时代这样四个阶段。与此四个阶段相对应的经济价值演变过程,分别表现为物品、商品、服务和体验四种形式。当一种经济形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下一种经济形式便开始萌芽发展。随着服务业越来越迅速地扩张,体验经济也开始被越来越广泛地提起,如今已经触及不同行业,尤其是与终端消费者有直接联系的领域。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到体验经济之间的演进过程,就像母亲为小孩过生日准备生日蛋糕的“进化”过程。在农业经济时代,母亲是拿自家农场的面粉、鸡蛋等材料,亲手做蛋糕,从头忙到尾,成本不到10元。到了工业经济时代,母亲到商店里,花几美元买混合好的盒装粉回家,自己烘烤。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母亲是向西点店或超市订购做好的蛋糕,花费100元。到了今天,有的母亲不但不烘烤蛋糕,甚至不用费事自己办生日晚会,而是花几千元以上,将生日活动外包给一些公司,请他们为小孩筹办一个难忘的生日晚会。这就是体验经济的诞生。
16偏好理论
偏好实际上是潜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情感和倾向,它是非直观的,引起偏好的感性因素多于理性因素。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人们的偏好心理是影响商品价格的一种因素。
❖ 红壳鸡蛋
红壳鸡蛋好?还是白壳鸡蛋好呢?许多人买鸡蛋只挑红壳的,说是红壳蛋营养价值高。其实并非如此,蛋壳的颜色主要是由一种“卵壳卟啉”的物质决定的,而这种物质并无营养价值。习惯购买红壳鸡蛋,就是偏好理论的一种体现。
17沉没成本效应
沉没成本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如已经付出的时间、金钱、精力等。沉没成本效应是指,根据经济逻辑的法则,沉没成本与制定决策应是不相关的,但是在人们的实际投资活动、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着一种决策时顾及沉没成本的非理性现象。
❖ 股市被套
持有一只股票,当然是想狠赚一笔的,然而拿了两三年,不仅没有上涨,却跌了一大半(而且还呈下跌趋势),这一大半便成了沉没成本。这时理性的做法是尽快出手,防止进一步损失。跌掉的一大半成本既然已经沉没,那就只能放弃了。可是很多人都做不到这一点,最后股票一路跌下去,赔得血本全无。
❖ 机会成本/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之所以会对决策产生这样微妙的作用,原因就在于机会成本不是现实的成本,是隐性的,而沉没成本却是实实在在的,让人有一种“割肉”的痛楚。成本沉没在水里着实令人感到可惜,然而伤心懊悔不是于事无补吗?还不如适时放弃,抓紧时间,创造更多的价值出来。
18机会成本效应
在做一件事情上权衡利弊,然后作出最优选择,那个被放弃的选择,就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效应说明,任何稀缺的资源的使用,不论在实际中是否为之而支付代价,总会形成机会成本,即为了这种使用所牺牲掉的其他使用能够带来的益处。
❖ 两堆稻草间饿死的驴子
经济学假设人们在理性的指导下,将有限的资源进行最优化的资源配置,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可以看出,产生机会成本是因为资源稀缺。由于任何一种资源都是有限的,而有限的资源又可以有多种用途,把资源用于某种用途就会在同时放弃其他选择。明智的选择,需要清楚正确地计算成本和收益,评估风险,更重要的是,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每个人都希望有选择,而且希望作出正确选择——即使不是最好的,至少也是比较好的。那么有没有一些方法帮助我们呢?以下一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列出所有可以采取的行动,包括不采用的行动也要列出来,而决策就是从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中选出一个来。
尽可能列出每个行动的可见后果。
尽量评估每种结果可能发生的概率,这一点常被忽略,因此得仔细加以讨论。
试着表达你对每种结果的渴望或恐惧程度。
最后把列出来的所有因素全部放在一起考量,作出合理的决策。
❖ 时间就是金钱
时间就是金钱。当我们在挥霍宝贵的时间或者是用大把的时间换一点没多大价值的积分、赠品的时候,我们应该仔细想一想:这样的行为到底有没有收益?我们获取的价值到底能不能弥补我们的亏损?
19价格歧视效应
价格歧视效应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在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就同一种商品或者服务,对条件相同的若干买主实行不同的售价,则构成价格歧视行为。价格歧视是一种重要的垄断定价行为,是垄断企业通过差别价格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定价策略。
❖ 会员卡积分券
商家就要实行“价格歧视”的定价策略。每一个消费者都有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只要商家能够在市场上将他们有效地分割开来,实行价格歧视就可以“捕获”更多的顾客,把能够支付高价的顾客与只能支付低价的顾客一网打尽,获取最大可能的利润。
20棘轮效应
棘轮效应,又称制轮作用,由经济学家杜森贝提出,是指消费者容易随着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费,但不容易因为收入降低而减少消费。尤其是在短期内,其消费是不可逆的,其习惯效应较大。这种习惯效应,使消费取决于相对收入,即相对于自己过去的高峰收入。棘轮效应启发人们,对于欲望既不能禁止,也不能放纵,对于过度的及至贪得无厌的奢求,必须加以节制。
❖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棘轮效应是出于人的一种本性,人生而有欲,“饥而欲食,寒而欲暧”,这是人与生俱来的欲望。人有了欲望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求满足。但是,消费要结合自身情况,不要养成奢侈的消费习惯。哪怕只是几元钱甚至几分钱,也要让其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养成良好的生活消费习惯。
❖ 储蓄习惯
养成储蓄的习惯,并不表示限制你的赚钱能力。正好相反,你在养成了这种习惯后,不仅将把你所赚的钱有系统地保存下来,也增强了你的观察力、自信心、想象力、进取心及领导才能,真正增强你的理财能力。
❖ 极简生活
这群人一切以“需要”为目的进行购买,绝不盲目追逐品牌和附庸风雅。作为一种成熟的消费观念,其诞生是人们的消费观发展的必然结果。
21奥卡姆剃刀定律
奥卡姆剃刀定律是由14世纪欧洲逻辑学家奥卡姆提出的。这个原理称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简单有效原理”。在人们做过的事情中,可能大部分都是无意义的,而常隐藏在繁杂事物中的一小部分才是有意义的。奥卡姆剃刀定律告诉我们,保持事情的简单性,抓住根本,解决实质,不要人为地把事情复杂化,这样才能更快更有效率地将事情处理好。
22杠杆效应
杠杆原理说明,找到一个支点,人们通过利用杠杆,可以以较小的动力,撬起自己所追求的大事物。同样,找到一个财富支点,你可以用你的财富杠杆撬动财富大厦,实现一夕暴富的神话。财务杠杆的作用是强大的,是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运用财务杠杆,通过价格、税收、信贷、汇率等各种调控手段,可以保持经济建设的平衡状态,促进或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
❖ 贷款购房
如果你买一幢100万元的房子,首付是20%,你就用了5倍的财务杠杆。如果房价增值10%的话,你的投资回报就是50%。那如果你的首付是l0%的话,财务杠杆就变成10倍。如果房价上涨10%,你的投资回报就是1倍。
23米格-25效应
米格-25效应:前苏联研制的米格-25喷气式战斗机的许多零部件与美国的相比都落后,但因设计者考虑了整体性能,故能在升降、速度、应急反应等方面成为当时世界一流。其背后原理是反应事物的内部结构是否合理,与其整体功能的发挥关系很大。结构合理,会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功效;结构不合理,整体功能就会小于结构各部分功能相加之和,甚至出现负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经济学就是关于资源配置的学问,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作出最终合理抉择,即用最少的资源耗费,生产出最适用的商品和劳务,获取最佳的效益。人的欲望是无限的,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决定用什么资源去满足那些欲望,就是资源配置问题。资源配置的实质是权衡取舍,即在取舍之间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24艾奇布恩定理
经营管理企业,小有小的好处,大有大的难处。企业在做大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管理瓶颈。艾奇布恩定理揭示这样一个道理,企业在实现规模经济时,不能片面追求规模,不能为了做大而做大,一定要提防“大企业病”。规模可以带来效应,但也能够带来风险。不切实际地追求规模扩张,是一种短视的经营行为,会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企业追求规模效益要把握一个度,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状况来制定配套的发展策略。
❖ 企业大和强
管理者一定要牢记,不能为了做大而做大企业,要谨慎行事,缓图发展,不可一口气吃成个胖子。要进行自我管理,提升自我能力,对做大后的管理难题要有充分认识,做好应对准备。
25分粥规则
分粥规则是解决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唯一手段,规则所产生的乃是一种约束力和规范力,正是这种约束和规范使组织成员的行为始终保持在有序、明确和高效的状态。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共行业的规矩,不仅要管社会公众,更要管住业内人,内外统一管理标准,社会生活才能有序而不致乱套。由于垄断着公共资源,“分粥者”就应当对行内外一视同仁,不得厚此薄彼。
26雅格布斯定理
美国凯洛格管理研究院前院长雅格布斯指出,产品必须有过硬的质量,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优胜劣汰,而质量是用户选择商品的第一要素。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抓好质量管理,是企业立足市场、保持长盛不衰的根本保证。
27沃尔森法则
美国企业家S.M.沃尔森提出沃尔森法则,强调信息的重要性,具体指信息与情报是金钱的使者,你能得到多少,往往取决于你能知道多少。在当今这个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关注信息就是关注金钱,任何的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包含着让我们成功的信息。信息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决定性力量,及时拥有信息的人,才能拥有财富。在当今社会里,什么都是用信息来衡量的,信息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的象征。
28冰山理论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认识世界的能力是有限的,甚至有时候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并不一定是最真实的世界。我们不可能洞悉一切事物,实际上我们眼睛看到的远远小于看不到的。冰山理论实际上就是向我们昭示,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不完全的世界中。
完全信息是作出有效决策的前提条件,谁获得的信息丰富又准确,谁必定在经济生活中先行一步。
铺天盖地的信息常常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这就需要我们对各种信息加以分析甄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为己所用。
虚假错误的信息让人走尽弯路,陷入逆境。掌握真实可靠的信息,是我们避免挫折、顺利走向成功的关键。
29格乌司原理
格乌司原理由俄罗斯人格乌司提出。格乌司原理,是指在大自然中,各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生态位”:亲缘关系接近的,具有同样生活习性的物种,不会在同一地方竞争同一生存空间。应用在企业经营上就是,同质产品或相似的服务,在同一市场区间竞争难以同时生存。
30快鱼法则
快鱼法则是美国思科公司总裁约翰·钱伯斯总结出来的,他在谈到新经济的规律时说,现代竞争已“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如今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市场风云瞬息万变,市场信息流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用尽浑身解数抢占市场、扩大销量。事实上,市场先机稍纵即逝,速度就成为了获胜的关键因素之一,谁能抢先一步获得信息、抢先一步做出应对,谁就能捷足先登,独占商机。
遇事有自己的主见,克服优柔寡断的性格。
在处理事务时思想集中,在各种动机和目的之间及时作出取舍。
确定计划和目标后,不要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否则将错失良机,浪费光阴。
把握住大局和事物发展的规律。
敢为自己的决断可能产生的后果承担责任。
培养决策能力,学会独立地处理问题。
多参与社会生活实践,提高预见力,增强自信和勇气。
拓宽知识面,扩大信息量,辩证地、全面地分析和处理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社会经验丰富、能看清形势、有敏锐观察力的人便会迅速果断地处理生活中复杂的事物,确定自己的选择方向。多多参加社会实践,在此过程中增强预见力和洞察力。
从日常小事做起,培养果断的性格。
要在生活中克服依赖性,学会独立完成复杂的事情,逐步实现个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可以通过制订计划(如学习计划、专题研究计划、体育锻炼计划等)并强迫自己执行,来培养个人意志的坚忍性和自我控制力。
要培养乐观、开朗的心境,丢掉患得患失的思想包袱、遇事心平气和、头脑清醒、敢做敢为、敢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31前景理论
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发给了心理学家卡尼曼,他带给人们一个新的理论——“前景理论”。前景理论包括三个基本原理:一是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时具备风险规避意识;二是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时具备风险偏爱倾向;三是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
32博弈理论
1944年,美国数学家冯·诺依曼和经济学家摩根斯坦创立了博弈论。冯·诺依曼认为:策略博弈论是用来发展出一套经济行为理论的恰当工具,经济行为的典型问题是与一些适当的策略博弈的数学概念完全相同的。博弈论是一种关于决策和策略的理论,也是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博弈论强调个体理性,强调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博弈论注重人与人关系的研究,特别是人与人之间行为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与一致、竞争与合作的研究,是分析经济活动中人们经济行为的有力工具。
❖ 正和博弈: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合作是共赢的必要条件,但前提是合作双方要具备对等的合作条件。
❖ 负和博弈:损人并不利己
在博弈中,双方的有效合作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合作则有可能造成两败俱伤的恶果。
❖ 斗鸡博弈:狭路相逢勇者胜
斗鸡博弈最好的结果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战不是不采取措施,而是说应该巧妙营造声势,让对手处于不利的地位,那么自然你就是胜者。
❖ 囚徒困境:出卖,还是合作
如果你能够在作出决策之前与相关方取得最直接的联系,那么一定要选择双赢的策略,这才是长期合作的战略家眼光。
❖ 智猪理论:做一头聪明的小猪
到底是选择先发还是后发,在博弈论中,就要先分析形势,按照风险最小、利益最大的原则,把风险留给对手,把获益的机会把握在自己手中,做一头“聪明的小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