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

又是就地过年的春节,年夜饭的传单已经贴进了电梯,感谢这些春节期间照常营业的饭店和商铺,寒冬里带给客居异乡的人一丝温暖,明天就是除夕了,附近的街道已经清冷了不少,但凡能回家的都已经踏上了归乡的列车,今天的城市难得展露出空旷安静的一面。

因为禁放烟花爆竹,不论城市还是农村都显得比往常安静许多,万家烟火,我更想念家里的年夜饭了。

往常我们都在家的时候,我们一家四口都要去爷爷家里,六口人一起过节的,更小的时候,我的老奶奶还在,那会七口人,这是我最初的记忆了,那会我的老奶奶八十多岁,被我爷爷奶奶伺候得很好,冬日阳光充足的时候,总在西屋门口搬把椅子晒太阳,她有一杆烟袋,比电视剧里纪晓岚的略小一号,有事没事就坐在那里抽旱烟。

除夕这天,早晨被硬拖着从床上拽起来,匆忙吃过早饭,先把门框上去年残留的门神对联清理干净,跟我哥一起将早就买回来的门神和对联裁剪分放,熬了浆糊,一一贴上去,将我家的大门小门都贴好,再将我爷爷家的贴好,我妈趁着太阳高挂,将近几日的衣服都洗了,一家人挨个洗头,据说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不能洗头,也不能都垃圾,意思是留住财富不外流,也不知这是哪里来的习俗。差不多到了正午,就要去爷爷家了,本就在一个村里,离得也不远,奶奶早就将剁好的饺子馅端出来,摆在桌子上,见我们来了,分工开始忙活。

我妈先把一会要炒的菜分开洗净了,切好码在碗盘里,荤素至少得十个菜,鸡和鱼是必不可少的,其余就看所备年货的种类而定。鸡和鱼都是现杀,鱼是年集上买回来的鲤鱼,鸡是自家养的柴鸡,挑选当年长成的小公鸡,炖熟之后肉香浓郁又不塞牙。

爷爷将堂屋墙上的挂解下来,轴画展开,八仙桌早已清理干净,摆上写满了祖辈名字的牌位,香炉、贡菜,我跟我哥是打杂的,倒热水、薅鸡毛、剥蒜、烧火。

包饺子是全家齐上手的活,人多,倒也不费多少时间,一圈一圈总要摆满两大盖垫,这里又有说道,饺子下锅的时候,盖垫中间那几个饺子要留着不动,等春节过完之后才能下锅煮了,意思是留有余庆,来年好事不断。

饺子入锅之前还有一件极具仪式感的大事,请老奶奶,这里的老奶奶可不是一旁坐在椅子上看我们忙活的我的老奶奶,而是一个象征,代表自家的先祖,这个过程都是家里的男丁来完成,我爸用托盘托着黄纸长香,半瓶白酒,去南面找个空旷处,我哥扛着长长的竹竿,挂一串鞭炮上去,竹竿挑起来,点一串鞭炮,烧了香纸,白酒敬告天地,原路返回,我就要跟在他们后面,每进一道门,我就要将提前准备好的一根木棍平倒放在门前,谓之“拦门棍”,就是将先祖“老奶奶”留在家里好好恭敬着,等初二下午将老奶奶送走的时候,拦门棍才能再起拾起来。

拦门棍放好,门口和香炉都插了长香,差不多下午三四点,年夜饭就步入正题,我妈掌勺往往很快就能摆满一桌子酒菜,长辈上座,老奶奶将烟袋放在一旁,两边是爷爷奶奶,我们挨着坐下,烫好的白酒跟饮料分给各人,随即大快朵颐。

桌子上的菜吃得差不多了,饺子下锅,出锅时先盛一碗敬天地,随后才是每人一碗,这一碗饺子是不许剩下的,往往撑得难受,只得趁我妈捞饺子的时候央告着少给盛几个。后来老奶奶走了,家里少一个人,再后来我哥去西安定居,我妈跟着去看孩子,现在我又因为疫情被留在外地,家里就剩三个人,愈发冷清,昨日问我爸除夕怎么过,言说还是去爷爷家里,三个人,少做几个菜,包几碗饺子,年就过了。

记忆里老家的年夜饭往往要在太阳落山之前结束,趁着酒兴去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家里拜年磕头,这几年没回家,只从电话里知道,村里老辈人已经不多,如我爸这个年纪的已经算老人了,不免感慨时光无情,写到这里,越发想回去吃一顿家乡的年夜饭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年夜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