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翠山居杂记(七)

1、收到两本台历书。一本器曰小舟的,蓝色,需每天每页去掉边条,一年之后方能得到一本《纳兰词》影印小书。两者之间需花一整年时间去亲手改变。没有一天天的撕落,便难有一年后的翻越。

另一本《笺谱日历2019》,也是去年此时梅子寄河南文艺出版设计的《笺谱日历2018》,2019版依旧把日历与中国传统文人笺纸巧妙结合。颜色不同,去岁橘红今朝洋红,开本不大既一掌可托,又袋中可藏。内页左边设计成传统文人的笺纸样式,印各种精美笺纸图案,精选自不同历史时期流传下来的名人笺谱及民间文人笺纸,确是称得最美的书。右页是日历,除去节令信息,大片留白可供书写。记得年初旦旦信誓做到吉光片羽每日一记,倏忽岁尾,刚刚找出翻了翻,不过五月前寥寥数篇。时间真是把无形的尺,每一件事情都逃不出它的丈量。庭前花落花开,唯有四季天时周而复始,从不会毫无原则地改变自己。静之徐清,动之徐生,曼妙非常。可惜少人能懂可赏。许多事情少了遵循的虔诚,实在让人难堪。就像我去年初的信誓旦旦,言犹在耳,着实打脸。

2、随笔,随心随性随时随记,由笔底及内心进行时间的反刍,记录醒悟瞬间。冬天,是适合思索与回忆往事的季节。许多事情只有经过时间的磨砺,才能显现出它真正的意义——多年以后,你才明白发生了什么。

3、庆幸自己多年来 不随大流的享受边缘状态,令之产生孤独从而拥有一份无视喧嚣心境,唯愿自律到如贾永丰师兄临终理直气壮那一句:我修成了!不管山水遥迢万卷千帙,这一趟世间行旅颇为简单,只有此生,只有单程,只有孤舟,运气好或可只有两人。

4、你所亲眼见到的都未必真实,遑论道听途说。大凡执着于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人都有彻悟的期待,如此可致真相,离真理也将不会太远。

5、41岁的段妮,剃着光头,眉毛向上飞,眼神坦荡专注,脊椎笔直,跟腱长而有力。这是一个被28年舞蹈生涯锤炼出的身体,绝无仅有。这具身体,是中国首个被邀请加入国外舞团的身体,3次登上林肯艺术中心,让《纽约时报》言称“敬畏”。这样的段妮却说:我的终点不是舞台。她说自己从未表达过,但事实确是如此。这样的段妮让我震撼,人总要学会度自己到达开阔,无论事业还是感情,都需掷地有声,义无反顾。

6、风月无古今,情怀自浅深,万年一念,一念万年,真正的时间无来无去。古今儒释道乃至其他任何宗教,一切的修养方法,都只是三个字──善护念。

7、人生不可一日无喜神~

8、老师因材施教水平决定了学生素质。十几分钟老六教会我电脑及手机版幕布,轻松罗列了评剧《雀山颂》及电影剧本《阿云山》大纲,思维导图导出即是目录索引,过去只会傻傻写,诸多学习工具怕学,果然活到老学到老颠扑不破,有收获。

9、越来越单一,越来越怕应酬,最好不见生人,熟人也无需多,说话是件多劳神的事儿。年轻时有攻击性,越傻越进攻,表现得很厉害的样子,到老了不太有攻击性了,就索性把自己封闭起来不跟世界打交道了。艺术从来都是孤独的产物,是自己跟自己对话的结果,这些自言自语,便是持久的创作生命力。傍晚反复读张越笔下的张洁,写得真好。张洁是我喜欢的为数不多的当代作家。从她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开始喜欢,那是一次向温情的告别,她告别了温情,便是真正的自我诘问、自我撕扯的开始。据说长篇《无字》是她堪为扛鼎的心血之作。我多年不看长篇小说了,却纠结要不要买来《无字》细读。她的短篇《一生太长了》却是写得无门无派,无框无架,大有扫地僧架势。她写一只老去的孤狼,独自流浪在高山荒野,老狼看尽世事却又满心不解。它遇到一个受伤的猎人,它可以轻而易举地咬死对方,饱餐一顿,可它不,它把猎枪推到猎人的手边,静静地等待猎人干掉自己。

张洁小说《一生太长了》节选:“永别了,生命!不只今世,还有来生,来来生。永远、永远不要再见……我愿在我生命还能胜任的时候了结,而不愿等到年老体衰之时颓然倒下。我最后扫了一眼我生活过的这个世界,想起出生时才有的那种不明就里,和为自己能来到这个世界而生出的感动和期待……之后,我的灵魂带着一生也没有得到过的惬意、快乐,没有一丝伤感地,轻盈地向着另一个世界飞去……”

我当然明白,我的朋友!我只是为你的难过而难过。每一次看到幼年时就已被摧毁,一生挣扎在伤痛中还在不断奋力自我超越自我压榨的生命,我都会很难过!这个时代众多肝肠寸断的表情令我难过!而那其中,也有我的表情。我一直为你担心,不是孤独,不是生病,也不是死亡,我只是担心你不能和解:与生命,与世界,与上帝!我只是希望你“开心”,这个词极不准确又很轻佻,可我又找不出别的词,也许你已经和解了而我不知道!也许我只是以为我理解你而其实我并不理解。

我帮不上你,我的朋友!只能献上我深深的祝福!

这是张越写张洁的这个时代众多肝肠寸断的表情中的结尾,我读了,忽然悲从中来,我关起门,灭了灯,拉开窗帘,默默躺在床上,能看得见窗外影绰的果木树和昏黄的路灯。是呀,我只是担心你不能和解,或者,你已经和解了而我不知道。

戊戌冬月十七

小满于不退斋

你可能感兴趣的:(百翠山居杂记(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