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理学的一年半时间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个词:“接纳”。
我们在看待周围客观世界、以及他人和自己的主观世界时,常见的几种行为结果是:抗拒不接受、部分接受、完全接受。而做出这些选择的依据,每个人都会不一样。
我们会受到情绪(如恐惧或焦虑)、偏见、成长经历、文化与价值观等等很多维度的驱动,也会做出不同的行为选择。但接纳与这些被动驱动不同,是一种面对世界的更具主观能动性的态度。
比如我担心一件事,我的行为可能由于这种担心甚至恐惧驱动。但我同时也可以接纳我的这些担心和恐惧,我对于行为的选择就可以是“活在当下”的,我知道自己的焦虑与恐惧,不过我依然可以按当下事物的真实样子去选择行为。
臣服其实是这种接纳更进一步的态度,这种态度可以将我们从自己的理性和外部价值观的牢笼中解放出来。
作者通过《臣服的力量》这本书号召我们在适当的时候,优雅地放下各种各样的执念,接受事实;沿着生命之河顺流而下,不要对抗。
通过这样的放下,获得真正的inner peace。
一.
“流动”
想知道什么是“流动”,我们可以先去思考对立面的“固着”或者“阻滞”。
就像这两个词的原意一样,我们的情绪、观点有时候会卡住。
在爱情中可能会卡住,我们固执的认为曾经的灵魂伴侣可能找错了;
在关系中可能会卡住,我们对别人形成了刻板固定的看法,或者不断去做比较;
在沟通中可能会卡住,我们在死板对立中互相带来破坏;
在情绪中可能会被卡住,任由痛苦或恐惧驱使我们;
我们的身体也可能会卡住,充满紧张和压力…………………………
在各种各样的“固着”中,我们常常拒绝放弃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在错误的方向上越走越远,却依然期待通过这种“坚持”实现自己的“固着”。
作者在这个角度,呼唤我们向水臣服。
水可以是任何形状,可以保持流动。
这种流动教我们学会接受生活中的不确定性。面对不确定性,对抗看起来极具力量,但这样的对抗很大程度上是被自己的恐惧所驱动。我们每天起床都会踏上一段未知的征程,我们有必要去做准备,我们同样也有必要向真正发生的事情臣服。
把我们头脑里的那些思维局限、偏见放下,让心里的那些“你应该…”、“我必须…”安静,看到自己的焦虑和恐惧但不为所动。
让我们的爱、情感、直觉流动起来,让我们的生命流动起来。一旦体会过这样的感受,你永远不可能忘记这种流动带来的美好,也会用一种新的态度去重新和世界与自己建立联系。
这种流动会让我们生活在一个全新的世界。就算是灵魂伴侣也需要努力和成长,曾经讨厌的人也有很多长处和优点,卡住的沟通也可以自己先去倾听和接纳,流动起来的痛苦和恐惧也只是情绪和感受,身体也能随时放松下来……
二.
“当下”
我们经常听到和看到“活在当下”这四个字,含义却常被人误解为做当下我最想做的选择。想确定什么是真正的“当下”,我们可以去看并非当下的“过去”和“未来”。
很多人其实是活在过去的。过去的人生带着的东西,会影响我们对当下的看法。
我们每个人在长大的过程中,都会逐渐建立和形成一些“模式”,好比有的孩子一摔倒就哭着等抱,有的孩子一摔倒就会生气愤怒。
这些模式都是在长大时与周围世界(尤其是密切看护者)互动的过程中建立的,会在大脑中形成特定的神经元链接通路,越走越牢固越顺畅。
情绪、无意识反应、价值观、个人信念……都在我们的各个小”模式“中逐渐形成,成为了结构复杂的大“模式”。
当新的事情不断发生时,这些强大的模式会把我们带回到过去的感受和行为方式中,即使现在的我们与过去不同,即使现在的事情也与过去不同。这时,我们其实是远离“当下”而活在过去的。
同时还有很多人其实是活在未来。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和恐惧,同样会影响我们对当下的看法。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假象,让我们觉得未来的很多不确定性会降低。比如十五年前出差在外地各种可能的不确定性(买不到票、打不到车、现金风险等)都显著降低了。但其实对于未知的焦虑和恐惧,一直在深深控制着很多人。
当我们被这些对未知和不确定的焦虑和恐惧驱动的时候,同样也是原理当下的。担心出门忘带东西会让出门的过程无比煎熬,害怕手机没电会让旅途索然无味。
作者在书中很多次提到了这种如实看待世界的“当下”。
金钱是一种工具,对钱的价值观、期待与幻想,都是让我们远离当下的。金钱本身是中性的,是我们的态度和用途决定了它的结果。
沟通是一种交流,自己对他人的偏见和看法也会让我们远离当下。沟通本身也是中性的,“当下”的沟通能让我们如实的看到对方,尤其是对方远离当下的时候,需要用对方“听得懂”的方式沟通。
倾听我们的身体,累了就休息,饿了就好好吃东西,难过就大哭。
保持开放,准备接收快乐。
发掘自然之美,让自然把我们带回当下…………
三.
结语
对于理智、情绪、生理和灵性的臣服,可以把我们从自己和外部价值观搭建的牢笼里解放出来,放下执念让生命流动。
活在当下,不被过去和未来控制,如实和完整的看待这个世界,倾听自己的直觉和身体,以及接受对死亡的臣服让我们充实度过每一刻。
PS:
虽然很多内容很受用,不过我给这本书打3星:
1、作者有一些基础的错误,比如208页烹煮历史可以追溯190万年;
2、对于灵魂伴侣有时候更重要的自己的接纳和付出,找到只是个开始;
3、直觉也包含我们的偏见,直觉不是万能的;
4、鼓足勇气一再重启心门也可能一再被伤害(160页);
5、有点鸡汤感。
文:曹焱鑫
责任编辑: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