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

殷墟是商代后期的王都所在地。盘庚继位后,为了挽救政治危机,决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直至帝辛亡国,经历了273年的统治。

殷墟遗址以河南安阳市西北2.5公里的小屯村为中心,包括洹水两岸的后岗、高楼庄、花园庄、四盘磨、孝民屯、侯家庄、武官村、大小司空村等十多个村庄,总面积约二十四平方公里。

小屯村自战国以来,特别是隋唐时期一度被当做埋葬亡灵的理想地点。直到明朝时,才成为由数户人家组成的一个居民点。清末以来,小屯居民在耕作中常从地下挖到碎骨片,据说这是龙骨。龙骨源源不断地从地下掘出。后来经过学者的研究,确定为商代王室占卜用后的刻辞,即甲骨文。

殷墟遗址就这样被发现了。殷墟遗址的发掘从1928年开始,经过了多次发掘。通过发掘已经判明,小屯村是当时王宫所在地。发掘出七十多处版筑房基,其中有大型宫殿和宗庙遗址,也有小型居住址,都排列有序。在房基附近还发现有大小深浅不同的窖穴七百多个,有的作为贮藏粮食、器具、甲骨等之用,有的则作为居穴。墓葬比较集中在宗庙基址周围,多为人祭坑。另外,还有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墓,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商王室成员墓葬,墓室有殉人16人,出土器物1928件,包括468件青铜器,755件玉器以及564件骨器,另有近7000枚海贝。

洹水北岸的侯家庄和武官村一带是王陵区。在这里共发现十三座大墓和千余座小墓、排葬坑。据推测,大墓多半是王陵,小墓和排葬坑应该是附属于大墓的陪葬坑和人祭坑。

另外,还有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铸铜遗址、手工作坊等。

其中经科学发掘所得刻字甲骨将近三万片。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成文资料,数量繁多,内容丰富。它是研究商朝社会极好的资料。铜礼器总数已达五六百件,铜兵器、铜工具等更数以千计。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当属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875千克,它造型厚重典雅,气势恢宏,纹饰美观,铸造工艺高超。它是殷代青铜器的代表作,标志着商代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水平和高超的铸造水平。

殷墟是中国至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它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



你可能感兴趣的:(殷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