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笔想“随便”,写前更需“勤便”

今日读砍柴老师的一篇干货文,内容是讲如何打磨小说的结构。读后很有收获,不敢写有多少感悟之类,只有把精华简单摘抄总结。

一.小说的思想性。

1.思想即自己的想法,是作者对生活的思索。这时再看“索”这个字。生活本是零散,需要找一根绳子穿起来。一个人,无论你有多丰富的阅历,多坎坷的经历,如果不善于思索,不能用一根绳子把脑子里的存储都有条不紊地穿起来,你也不可能成为作家。

2.一个作家的思索和理论家的思索是不一样的。作家的思索不是靠概念,它总是和感情搅和在一起。

3.作家的“思想”,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东西,不是空中楼阁。更多的是人间烟火,是有生命力有灵魂的东西,并且是纯个人化的。

二.小说的语言。

语言和内容同时存在,不可剥离。它的美,不在一个一个句子,而在句子之间的关系。就如清代美术理论家包世臣说王羲之的字。单个看,并不怎么美,但是观全篇,“如同老翁携带幼小,顾盼有情,痛痒相关”。

“语言像树,枝干树叶,汁液流转,一枝动,百枝摆”。

三.小说的结构。

1.文无定法,并不是说我们能乱写。在初期更讲究结构和框架。所以,汪曾祺说是“苦心经营的随便”。这个“随便”可不“随便”,背后都是功力。“巧夺天工”和“浑然天成”讲的都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

2.开头和结尾。

第一句话是为全篇定调子的。可平起,远起,缓缓道来,更常见的是陡起,破空而来。

结尾不外乎两式。一是收得非常干净,一是余音袅袅。结尾不好,全篇减色,要“善终”。

我们写作,不能是到了落笔的时候才是写作,平日里吃饭,喝茶,读书,聊天……都在“写作”。

经过“琢磨,推敲,酝酿,触动”,想清楚了如何起如何收,到了最后“胸有成竹”,才能挥毫泼墨,一气呵成。

综上所摘,落笔想“随便”,更需“勤便”。

读完校长的文章,感慨大家就是大家。

世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就如校长曾经说过的,我们都是手艺人。也只有刻苦钻研,孜孜不倦,在技艺上精益求精的匠人,才能把每一件作品都做到“匠心独运”!

你可能感兴趣的:(落笔想“随便”,写前更需“勤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