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记||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上)

      看标题可能有些朋友会以为我是要安利这本书么?,当然也有可能有些朋友没听过没看过这本书《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解释下,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为了安利也不是想写什么读后感,只是想起以前读书那会因无聊借了同学这本书解闷,结果一直到现在都让我深有思考的一本书。

      今天凌晨时我看了我喜欢的一位写作者的日更文章,其中的一句:态度决定高度。让我又陷入了思考还与她探讨了下,因为太晚了再加上第二天大家都有工作,所以没有深入探讨。现在我想在这再重新打开这个话题也希望有更多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一起来深入思考探讨下。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是作者高铭以访谈录的形式在用4年时间去不同的精神病院、公安部等机构对一百多名"非正常人群"的谈话内容所做的手记。

      什么是"非正常人群"呢?说白了就是我们常说的精神病患者。那什么是精神病患者?这里大家先思考下吧!

      书中其中一章节<在墙的另一边>写的是作者与一名被精神医师评为:思想上危险的人物患者的谈话内容。这位患者讲了一个极有趣的想法,就是用录像机机放在口袋,鞋子,帽子或者车子里来拍摄自己的一天,然后过几天再拿出来回放,会发现好多不一样的东西,对这个世界又有了不一样的见解。还说到:思维就好比是一堵墙,如果我们一直在思维的这边那就永远无法看到某些东西,当我们翻越了这堵墙,看的更远看的更多了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那是多么有趣。虽然这位患者说了很多也没说他究竟看到了墙的另一边有什么,但这也足以让作者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也差点被带偏。

      以上我不做任何的评论他到底有没有病,不过他说的这些确实蛮有意思的,我觉得这就好比我们常说的换个角度看问题差不多吧,只是我们想的没那么偏激,我们只是为了寻求不同的答案。

      有时我也会想,究竟我们从镜子中反射出来的样子,跟我们肉眼看到的样子到底是不是一样的呢?在别人的肉眼看我们真实的样子会不会又是另外一个样子?为什么不是我们心中想的那样是长的很帅或者是很美很可爱的样子呢?百思不得其解!

      在这章的最后作者也写出了这样一个疑问:思维真的是限制我们的一堵墙吗?世界到底有多大?在墙的另一边。

你可能感兴趣的:(杂记||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