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从古至今,提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我们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而在《红楼梦》中这两种思想也分别在宝钗黛玉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也就是说“钗黛之争”实际上可以看做是传统文化中的儒道之别。那么今天我就来详细地给大家分析一下从钗黛二人中体现出的儒道思想。
一、分析宝钗黛玉身上儒道思想的体现
①外在形象:
林黛玉作为灵魂人物,与其他女性不同。她是一丛清高孤傲、孤芳自赏的空谷幽兰。“似蹙非蹙罥烟眉,似喜非喜含情目。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作者通过贾宝玉的眼睛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貌美体弱、聪明多才的病态美人。但文中未进行对黛玉着装细致描写。我想这是因为黛玉在红楼梦里是要脱俗的,无论怎么描写衣饰都会有烟火气,不描写正是一种留白,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她的美丽。而这种崇尚自然,不过分艳丽的行为,也正是道家思想的体现。
而薛宝钗则是艳冠群芳的牡丹。“头上挽着黑漆油光的髻儿,蜜合色的棉袄,玫瑰紫的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凌子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上去不见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少语,人谓装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同样是在宝玉的眼中,较之林黛玉,薛宝钗的天生丽质中更多带着一份少年老成。与此同时,她的屋子装潢设计也淡。史太君两宴大观园,来到她的蘅芜苑,见她的房间“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老人家也不免连连说“使不得,使不得”。老成、冷漠,这些都能体现她身上强烈的儒家思想。
②官场观:(对待贾宝玉不肯读书的态度)
在这一问题上,林黛玉是贾宝玉的坚定支持者,自幼不曾劝他去“立身扬名”,两人也因此成为知己。在崇尚道家文化的黛玉心中,她自然希望宝玉成为阮籍、陶潜那样的浪子或隐士,而绝非沾染官场习气的“国贼禄蠹(du四声)”。
而薛宝钗的态度可以说是相当明确。在她看来,男人要么就读四书作八股,凭科举考取一番功名,要么就多结识官宦士大夫,多谈些“仕途经济”,这与宋明理学诞生之后的儒家士大夫的观点如出一辙。只不过,贾宝玉向来是厌恶这些的,他自然不会买宝钗的账。
③爱情观:
林黛玉更渴望一份真正的感情。所以她会与宝玉共读《西厢》,体会那种情窦初开的美妙感;所以她会与宝玉互诉“肺腑”,视对方为值得珍爱一生的知己。正因为如此,那些被儒士大夫批为“淫词艳曲”的《西厢记》《牡丹亭》,反而深受黛玉喜爱,因为她正如崔莺莺、杜丽娘等人一般,追求真正的爱情。
而薛宝钗则如绝大多数封建女子一般,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林黛玉相比,薛宝钗对贾宝玉的关心显得非常“隐忍”,如宝玉被打后来送药,为宝玉留下眼泪等等。因为她心中时刻都秉持着闺中女儿的“矜持”和“端庄”,在她看来,所谓的“两情相悦”与朱熹等人倡导的“存天理,灭人欲”是背道而驰的。
④文化知识:
林黛玉的文化知识同样也体现出了她对道家文化的向往。她更喜欢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诗词,豪放派的李太白、田园派的王摩诘都为她所爱;她作诗也喜欢“别出心裁”,相比于格调工整的七言律诗,她更喜欢七绝、五律和歌行体,洋洋洒洒的三首长篇诗作《葬花吟》《秋窗风雨夕》和《桃花行》更是体现出了其诗作的“风流别致”;当别人唱起“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便心痛神痴,眼中落泪。她的《咏菊》:“满纸自怜题素怨 ,片言谁解慰秋心?” 她的《问菊》:“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雁归蛩病可相思?”都纯粹描写自己的身世与心境,完全与现世积极的企图无关。她寄情于自己的诗画天地,对于外界的人情世故甚少关注和体察。
此外,“黛玉葬花”这一情节也能体现出黛玉的道家思想。桃花落下了,宝玉想将残花随水扫去。但黛玉说,“这样不好,花随水流到脏地方,照样把花糟蹋了。在那边角上,我有一个花冢,把这些花装在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其中自卑自怜的情结表露无遗。手把花锄、哀泣残红的潇湘妃子,其实是在借落花自喻,这与庄子“天地与我并存,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物化观”不谋而合。
薛宝钗的文化知识也体现出了她对儒家文化的向往。她喜欢杜甫的诗,因为现实主义风格的杜工部很符合宝钗朴素、务实的生活理念;她喜欢用格调最为工整的七言律作诗,写出来的诗也被李纨称赞为“含蓄”、“有身份”;当看到宝琴怀古诗中的《蒲东寺怀古》和《梅花观怀古》时,宝钗立马指出这两首诗“无史鉴可考”,被黛玉批评为“胶柱鼓瑟”……种种迹象都表明,宝钗心中更向往规规矩矩的、工工整整的儒家文化理念。
二、结合家庭环境分析原因
刚才,我们从四个方面分别分析了钗黛二人身上儒道思想的体现,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分析一下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而这种原因其实跟她们的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
黛玉出身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生活充满文艺情趣。虽然生活不及薛家那样极尽奢华,但却得到了较多的自由,使她能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林如海夫妇因家中无儿,从小就把黛玉当做男儿来养,所以他从小所接触的教育就使她跟当时的女子不同,不受当时封建时代枷锁的束缚,从小生性自由。
此外,黛玉来贾家是由于母亲去世,黛玉没有女性长辈看护,林如海也不愿再娶,贾母派人来接黛玉过去照应,林黛玉就与父亲告别去了祖母家。
众所周知,薛家是金陵四大家族之一,“珍珠如土金如铁”便是对薛家财富的形容。而作为名门闺秀的薛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她举止娴雅,待人宽厚,知识渊博,但她却被封建教条所束缚。她因为出生于皇商家族,不得不受家庭的影响,思想里也有着儒家思想的深刻烙印,并且因为从小丧父,哥哥又不争气,家族兴旺的重担也就落到了宝钗身上,宝钗又是极其懂事的,也自然会承担起这个责任,这也就决定了宝钗精神世界中儒家思想的部分。
但不同于黛玉,宝钗来到贾家,是为了选秀而来。虽然书中未曾提及,但我们也都知道,宝钗未被选中,因此他就把注意力放在了宝玉身上。
三、小结
清人邹弢(tao一声)在《三借庐笔谈》中记载自己尊林抑薛的态度,而他的挚友徐伯谦却尊薛抑林。二人“论此书,一言不合,遂相龌龊。于是二人誓不共谈《红楼》”可以看到,就连是应与自己价值观很符合的挚友,对待钗黛的态度却如此不同。
实际上宝钗与黛玉其实正是曹雪芹先生内心两种不同但都真实的写照。宝钗所表现出来的人物独特精神气质和生存方式,正是儒家传统的伦理人格所要求的内容。而黛玉则崇尚自然,厌恶封建势力与一切虚伪的东西,其实也是古代士大夫文人热衷于个体自由和自主人格精神的写照,颇有些道家色彩。
而当钗黛二人的特点已经可以反映到儒道思想这么大的话题时,我们才恍然发现曹雪芹先生的高明之处。他将自己全部的思想都通过一本《红楼梦》深埋在一字一句中,静待我们后人去发掘。
最后我们再回到钗黛二人。我想引用著名红学家俞伯平先生的一段话作为结尾。俞伯平先生曾说“书中钗黛每二并提,若两峰对峙,双水分流,各极其妙,莫能上下。”确实如此,钗黛二人虽不同,但他们也各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这也应了《红楼梦》的写作原则:“不虚美,不隐恶”。我们应该以一种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可以有偏好,但一定要客观地进行分析。
希望我们能够对《红楼梦》有更深的了解,也可以将这种对比阅读的方法和辩证看待人物的思想运用在其他名著的阅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