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死父亲杀死兄长,赵惠文王为何还能被称为“一代明君”?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为了王位兄弟相残、父子反目的情况时有发生。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痛批那个不择手段的上位者,但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个人却是个例外。他饿死父亲,杀死兄长,结果却被称为“一代明君”,后世好评如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听小编给大家慢慢道来。

故事的主人公是战国时期的赵惠文王。他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带领赵国真正崛起的一位君主。赵惠文王本名赵何,是赵武灵王的次子。按说他是没有资格继承王位的,但因为他的母亲,他拥有了这一资格。赵何的母亲是赵武灵王宠爱的王后吴娃,吴娃临终前跟赵武灵王提了一个要求,希望能立自己的儿子赵何为太子。赵武灵王当时沉浸于即将失去爱人的悲痛中,便答应了下来。

后来赵武灵王废除了长子公子章的太子之位,改立赵何为太子,并于周赧王十六年传位于赵何,自称主父。当时赵何年仅十岁,但在相国肥义的辅佐下,很快便进入了“王”的角色。失去权力的赵武灵王很快就不满于这种局面,同时因高大的长子拜倒在年幼的次子脚下而心有不忍。赵王灵王回想起来:“公子章其实也是个不错的太子,不仅容貌秉性更像自己,而且在太子之位上也没有犯过大错。但自己却因为宠幸吴娃而废除了他的太子之位,实在太不应该了。”为了弥补公子章,赵武灵王于公元前295年封他于代地,称安阳君。

后期为了重掌政权,赵武灵王怂恿长子公子章与赵何争夺王位。公元前295年,公子章和辅相田不礼反对赵惠文王,杀死了肥义,兵败后逃到了赵武灵王所住的沙丘宫。公子章原以为有父亲在,赵惠文王不敢轻举妄动。没想到,赵惠文王不仅派人杀了他和田不礼,而且还以“窝藏罪犯”为由,饿死了自己的父亲赵武灵王。

原本这等不孝的行径是被后人唾弃的,为何赵惠文王却被称为“一代明君”呢?主要是因为他打造了赵国的盛世时期。赵惠文王执政期间,不仅选贤任能,而且虚心纳谏,优秀的文臣武将辈出。像大家所熟知的蔺相如、廉颇、平原君、赵奢等名人,都出自他统治时期。而且他先是与燕、韩、魏、齐五国联兵抗秦,迫使秦王废除帝号,收回之前被秦夺走的王公、符逾。然后又联合秦、燕、韩、魏四国举兵伐齐,使赵国跃居山东六国之首。正是因为他从谏如流、赏罚分明,所以才使赵国在与强秦的抗衡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后人才称他为“一代明君”。

你可能感兴趣的:(饿死父亲杀死兄长,赵惠文王为何还能被称为“一代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