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6

                        机关食堂

是生活吞噬了人,还是人吞噬了生活


      政府机关大院食堂开了三年多,据说菜品丰富,每餐都有五六样供自选,关键价格亲民,不管拌面还是碎肉抓饭冬夏价格都不超过一巴掌,成为附近州府和党政机关公职人员就餐首选。虽然机关食堂菜品物美价廉,单位距离政府机关食堂不足百米的老李,几年来连食堂门槛高低都不知道,更不说就餐吃饭。

      近日,老李心里蠢蠢欲动,突然有了想去机关食堂尝尝的念头。这不,单位从县市组织系统调来一位30岁出头叫小王的小伙子。小王不但文笔出众,还是个热心肠,加之有过相同经历,平时无事经常到老李办公室聊天,还亲切称呼老李为“李叔”,这在其他不论岁数大小的同志统一称呼他“老李”的面前,也算是一股清流,当然老李也对叫啥没有感觉了,名字就是一个代号,就如同阿猫,狗蛋都一样。小王一个人调来时间不久,没有开火做饭,经常去机关食堂就餐,闲侃中经常说食堂饭口味如何好,就餐如何方便,价格如何实惠,不去品尝,此生有憾。架不住小王软磨硬泡,老李还真有些心动。其实,老李不愿意去食堂吃饭,表面说喜欢吃自己做的饭,主要是感觉不自在。曾经老李也是满怀为民服务公仆心的憧憬,满心期待在官场一展宏图,满身正能量;也曾经常被领导和其他同志称为有前途的“笔杆子”,虽然熬夜加班都是家常便饭,不过30出头给提了科级,还是村上出去第一个戴官帽子的。另外,老李也曾坐在高看一眼的前台,声音洪亮的周武郑王。不过一切都是十几年前的曾经,那时还算意气风发、年富力强的中年人,现在是单位临近退休的三级主任科员“老李”。 十五年弹指一瞬,老李从县市调到现单位后,感觉官运踩了急刹车,以前一起熬夜吃加班饭的同事、熟识的人很多早几年已提拔处级,自己从三十出头的“小李”熬到五十多岁的“老李”,科级一蹲二十几年。

      最近几年,老李有些低调,言语愈加不多,看着单位一群富有朝气的80.90后,不管开会还是单位组织活动,总喜欢坐在角落,走路也是顺着墙根,行色匆匆。入冬时候,老伴给买了个黑色帽子,啥时候都压低帽檐,习惯独来独往,尤其是老伴退休后,孩子又在外地就业,就更加很少主动维系社交,不愿意和以前同事、同学联系,更别说去好多熟识人的机关食堂就餐了。

      今年和往年不同,临近春节,单位的年轻人依然忙忙碌碌,就连平时不紧不慢的老李,大中午也被领导堵门整理资料。等都忙差不多,一抬头两点过了,小王顺势拉着老李去食堂吃午饭。执拗不过,老李也就半推半就随着上了去食堂的路。

      “老李今天也去食堂呀!”这不还在路上,旁边有个年轻人大着嗓门说道。引得周围路人回头看看那个老李。

      “就是,就是。”老李脸皮一热,应付的点点头,不想多言,故意放慢脚步,错过年轻人。习惯了角落,不希望任何形式的的关注,尤其是在散落着三三两两去食堂就餐的所谓同道人中。

      “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想干嘛就干嘛,这还了得!”老李溜着墙根走的不快,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应该认识,但是一时无法判断。

      “局长说的对!”“必须的”“完了我去给说说,必须整改”。身后几个人附和着那熟悉的声音。和老李并排走的小王突然加速,走在老李前面几步距离,让出道。老李下意识望墙边挪了挪,依然自顾自走路。那一波人,步伐坚定有力,走路虎虎生风,在C位的身材高大魁梧,两边簇拥着几个穿着一席黑色夹克衫,深色西装裤的年轻人。这身材?这声音?是……

      就在老李眼看前方那波人距离越来越远时,走在C位的同志突然回头,两人眼光刹那碰撞在一起。原来是他!十几年前,和老李在同一个会场。当时,他低头坐台下,因在会场随意接打电话被当众批评。老李也在会场,不过在台上,还批评了不遵守会场纪律的参会人员。老李连忙收起眼光,脸皮一热,十几年前的事,似乎是昨天才发生过。

        进了机关食堂,小王兴奋的给老李推荐主食菜品,什么拉条子劲道,白米饭香甜,大盘鸡香辣、蒜泥茄子可口、酸菜肉齁咸等等。“就是,就是”老李应付说道,自顾自打了一份炒面,端到餐厅西北角座位上低头吃起来,一根一根挑起直往嘴里送,至于滋味还真真没有尝出来。吃过饭,老李匆匆走出食堂,把帽檐压的更低,溜着墙根返回单位。

        据说,从那之后老李再也没有去过机关食堂就餐。因为对比之后才发现,还是自己做的拉条子更劲道,家里蒸的白米饭更加香甜。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