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载道,物传精神——观《我在故宫修文物》有感

故宫,那个几多朝代更迭,几多流转岁月,几多故事吟唱的地方。戳开视频的冲动,只为了那一个地方,停留目光,却为了那匠人理想。怀着最敬畏的心情,做着最精细的活,重复着最简单的动作,几天,几个月,几年,几十年,还有的话,那就是一辈子了。

最近重新观看这部故宫博物院90周年的献礼纪录片,故宫的红墙高耸,一墙之隔,两个世界。墙外世界车水马龙,墙内风景岁月静好。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谈起故宫,人们的印象大抵是,红墙黄瓦和雄伟非凡的宫殿楼宇。殊不知城墙内,有一群默默坚守的匠人——文物修复师。 一旦“进宫”,就是一辈子的事,宫外的人们,追求着快节奏的生活,紧跟时代的发展、充斥着二次元的对话,宫中的他们却一直“守旧”,做着重复的事情,慢而缓,静而优。城墙外的人模糊日夜,城墙内的他们却严守朝八晚五;城墙外的人高歌创新,他们却要“守旧”到底;城墙外的人一年跳三次槽也不足为奇,他们却只兴一辈子只干一件事。

镜头运转间,钟表、青铜器、陶瓷、织绣、木器、漆器、书画缓缓呈现,文物诉说着自己的沧桑与底蕴,导演通过大量细节的展现,使观众能够离文物“近一些”。从叙事上来说,片子没有宏大的叙事,而是从一个个文物修复师的日常工作中,体现出文物修复的复杂、精细和枯燥,表现出文物修复师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在镜头里的文物修复师,他们没有被塑造成多么高大伟岸的形象,在镜头里,他们或是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老匠人,或是踏实肯干的年轻一代。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能够忍受住那份安静和寂寞。能够慢工出细活。而在一个个修复师的话语中,一方面是对文物本身和修复工作的介绍;另一方面又流露出自己对于这份工作的认真对待。我最感动的点,也在于此。说中国需要匠人,那匠人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呢?他们应该不仅仅是精通某个行当的佼佼者,而且也是始终热爱职业,在工作中收获快乐和成就感。从而才能像故宫的文物修复者一样在孤独中找到欢乐,在枯燥中找到欢乐。从而将这份工作转化为一种责任。

我很喜欢木器组屈峰老师的一段话,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所以我跟你说,古代故宫的这些东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想办法融到里头去。人在这个世上来了,走了一趟,虽然都想在世界上留点啥,觉得这样自己才有价值,很多人都一般认为文物修复工作者是因为把这个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有价值,其实不见得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方面。他在修这个文物的过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对它的体悟,他上面已经把自己也融入到里头。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干什么,要文物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让它传播文化,对吧,不是说文物就是为了保留一个物品放在那儿,那没有什么价值。物传精神,文物在这些“文物医生”手里传过一代又一代,也将中国文化在数百年之后重新焕发生机。

城墙之外,“在这个快速奔跑的社会,坐得住意味着错过新风口,有耐心成了低效率,人们慌张焦虑,生怕一不小心就落后了。”而城墙之内,从寿康宫到慈宁宫,没有架子从不摆谱,每日和手中的文物默默对话,他们还有些遗憾,“一辈子一晃就过去了,干不着很多精品。


电信21-09闫旭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以载道,物传精神——观《我在故宫修文物》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