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精神”,不应该成为“奢侈品”


“其实匠人精神,不仅仅只存在于工匠、木匠的身上。它的定义很广泛,能够专注做好自己当下的事,热爱到极致,那么这就是匠人精神。”

——榄雕非遗传承人曾昭鸿先生


“匠人精神”不应该是“奢侈品”,而应该更加常见,融入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中。

2月5-9日《匠人精神与领导力演说》,我们一起来感受“匠人”的魅力!

参访曾氏榄雕,感受非遗手艺

广州榄雕工艺是我国榄雕工艺三大流派之一,作为岭南文化的一种载体,秉承了岭南文化的风格特征,其总体艺术特色可概括为:雕刻精细入微,形态小巧玲珑。



作为广州的文化名片,榄雕工艺根据记载已有数百年历史,传统的广州榄雕主要运用镂雕、浮雕、圆雕等手法创作。


当代榄雕大师曾昭鸿利用榄核的外形、特性、独创榄核镶嵌技艺。将几个至上百个榄核镶嵌后再创作,为中国传统榄雕史写下了灿烂辉煌的一页。


由于工艺的繁复性和难度,使得从业人员越来越少,曾一度濒临失传,广东地区仅有曾昭鸿、曾宪鹏父子及其徒弟还在坚持创作。


1955年出生的曾昭鸿老师,至今从事橄榄核雕刻设计、创作近五十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榄雕》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副教授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技师、传承广州文化100双巧手之一、广州榄雕镶嵌技术创始人。


“择一事终一生”


在曾老先生五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背后,我们感受到了一种高度的专注,一份极致的热爱,还有可贵的匠人精神,对保护非遗文化强烈的责任感。



这一次《匠人精神与英文领导力》的课程,我们很有幸邀请到曾昭鸿老师,来为孩子们上一堂榄雕的实操课。


今年已经近65岁、荣誉满身的曾老先生,指导起孩子没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面对有疑问的孩子,会极其耐心地进行手把手教导;面对榄核上一处极小的缺憾,会不厌其烦地进行调整。


有孩子分享到,在老师进行榄雕的过程中,就算是在他耳边说话他似乎也听不见。面对自己热衷的事业,曾老先生这样的专注令人动容。

小小的一颗核,竟能雕刻出这样的万千世界,不由得心生感慨。


若非几十年如一日的反复雕刻钻研,秉承匠人精神,哪有这样的技艺超群?哪有什么天赋异禀,不过是数十年如一日的熟能生巧罢了。


曾昭鸿老师在榄雕界扎根快五十年了,说到他能坚持那么多年的秘诀,他只用简单的四个字“恒心,耐心”来概括。


大道至简。



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去做好这一件事情,对着如此小的乌榄核,却能雕刻出许多栩栩如生的图案,不断钻研,这就是“匠人精神”的最好注脚。


临别之际,谈到对“匠人精神”的理解,曾老先生认为匠人精神并不仅仅只是存在于手工艺人的身上,把自己当下做的事做到极致,这何尝不是一种“匠人精神”?

曾昭鸿先生很欣喜我们能够走进曾氏榄雕,一起为传播和传承榄雕非遗文化而努力;我们也很感谢曾老先生,用自身的经历,生动的课程让大家见证着当代的“匠人精神”。对孩子们而言,又是一次难得的学习!


定向挑战,“寻找匠人”

这一次的户外拓展活动,我们将由洛阳老师来带领大家,在一系列的挑战和任务中感受“匠人精神”的内涵。


第一项任务——定向挑战,“寻找匠人”。在开始前大家先学习和了解摩斯电码以及密码破译的相关知识。

在本次的定向挑战中,我们共设置了八个小任务,各个团队需要通过破译摩斯电码,获取每一关的任务挑战地点,过关斩将,直到胜利。


在这个过程中,团队成员需要一起商量,一起思考,共同协作,既需要学会独自思考,也要学会与其他队员合作互助。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优秀的团队。


结束定向闯关后,洛阳教练带领大家进行复盘总结:我们在挑战一个又一个的任务时行动很明确,大家只要齐心协力就会把事情做好。


这背后最重要的是“向”,也就是我们的目标。就像我们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定下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就会让自己更加有动力。

而每一个小“关卡”,也像是在朝着自己梦想前进的过程中,将自己梦想细分为一个个的小目标。


洛阳老师说到,在攻克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的困难与挫折,有些人退缩了、逃避了,但我们需要明白,一个人走上坡路时或许会很累,但这也是我们成长和突破的过程。


搭建编木拱桥,感受匠人智慧

《清明上河图》里有座木桥,见证了历史上的一种“三无”木桥,不仅一个钉,一个铆,一个桥墩都没有,甚至还能在桥上建房子。


这种桥名叫“木拱廊桥”,顾名思义就是“像走廊的桥”。不仅“无桥墩”,还“无铆”、“无钉”,100%纯木头搭建,被人戏称为“三无建筑”。


然而这样的桥百年不倒,还成功抵御了无数次山洪,其中的秘密,就在于神奇的──榫卯技艺。



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榫卯结构是榫和卯的结合,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之间的巧妙组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向各个方向的扭动。



早在汉朝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使用榫卯结构来建造桥梁。这种不用钉子的构件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


它是古代木匠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工匠手艺的高低,通过榫卯的结构就能清楚的反映出来。可以说这是老祖宗为我们,为这个世界留下来的很重要的智慧结晶。


就像洛阳老师给大家进行总结复盘时说:古人们可能懂得的技术并没有现代人多,但却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并且形成一门工艺,这其实就是一种匠人的精神。



Cicy老师课程

在心和参加学习,我们总结了学员成长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成为一名队员,积极投入到团队活动中,为团队做出贡献。这个阶段主要是养成和提升自己的团队责任感;

第二个阶段,成为团队的队长,尝试带领着团队向前冲。这是一个突破自己的时期,在尝试带领团队的过程中发现和强化自身的领导力;

第三个阶段,在团队中尽管不是队长的身份,依旧能为团队赋能,保持良好的状态,这个时期甚至能够帮助到团队中的其他成员成长。

每个学员都已经或正在经历这三个阶段,而贯穿其中的,除了“责任、感恩、梦想、助人”,就是心和的【领袖精神三十条】,今天先为大家带领前7条的内容解析:


#领袖精神三十条【微笑】微笑是一种能力,能够通过自己的微笑让他人感到幸福更是不容易。


#领袖精神三十条【守时】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观念尤其重要,不拖拉,不磨蹭,每日起床时间,集合时间不迟到!


#领袖精神三十条【专注】专心致志做好每一件事情,积极参与到课程中的每一项活动中,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领袖精神三十条【整洁】讲究卫生,这也需要孩子们提高自理能力,学会照顾自己,注意个人的卫生!


#领袖精神三十条【自律】当我们渐渐长大后,爸爸妈妈的约束也会越来越少,在这个时候是否可以继续保持自律的状态?明白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懂得慎独和知止,成为自律的人才能通向成功的大门。


#领袖精神三十条【计划】杰出青少年七个习惯中,就有说先定目标,后有行动,这也说明了计划以及是目标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对于未来有清晰的规划与目标,努力做好当下的计划。


#领袖精神三十条【珍惜】在每一次饭桌上,我们都会非常强调需要珍惜粮食,在生活中,孩子们也需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拥有敬畏之心。


学员分享


分享学员——苗佳怡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对“定向闯关”这个活动印象很深刻,因为这个活动让我们对匠人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一个方面是让个人力量变为集体力量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团体内都要有团队合作意识;另一个方面是由定大目标到切实完成每一个小目标的转变,因为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是向大目标前进了一大步!


分享学员——林锐鸿

经过这两天的学习,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搭拱桥,因为我觉得古时候的人们十分聪明、十分有智慧,他们也许不需要多么先进的科技,但是他们会依靠一些简单的知识融入进自己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在我们搭建木桥的时候,一开始其实并不顺利,怎么搭都搭得不够坚固。后来经过向同学们和老师不断请教,最终才把我们桥搭建完成。

这也让我意识到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向别人学习的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分享学员——陈靖宪

我对横桥搭建这个活动感到很深刻,因为这个活动其实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也给了我们一次了解中国古人智慧的机会。

这种工艺的诞生源自匠人精神,如今能够在国外流传也是因为匠人精神,所以如今我们更需要把这份精神重新学习。在这个活动中,我们体会到了专一、坚持、团结、不因失败而放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更多精彩瞬间




























































你可能感兴趣的:(“匠人精神”,不应该成为“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