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岁青少年身心发展与科学成长规律

一、心理特征变化显著:

性格情绪不稳定,有逆反倾向,坚持自己独立的观点

言语和情绪冲突是中学阶段亲子冲突的主要形式

进入异性社交阶段,异性交往需求增加

身体特征:变化显著(女孩11、12岁和男孩13、14岁)

(一)11-12岁谁喜欢我阶段

孩子特点:天真,多变,缺乏安全感

生活焦点:让人接受

父母作用:提供保障

(二)13-14岁我是谁阶段

孩子特别:好奇,易怒,不稳定

生活焦点:需求自我

父母作用:肯定孩子显露的长处

(三)14-15岁:我究竟属于哪里阶段(自我同一性及角色混乱)

孩子特点:合群,冲动,喜欢寻根问底

生活焦点:朋友

父母作用:了解孩子朋友圈,让孩子成长,自然的走进高能量朋友圈

(四)15-16岁:为什么我不能阶段

孩子特点:叛逆,冒险,勇于尝试

孩子焦点:追寻自由

父母作用:帮助孩子树立价值观(讲授一些灾难性的体验(借鉴),特别是毁灭性(犯法、打架斗殴、艾滋病、吸毒等)的体验,通过故事、新闻探讨等给与正向启发,不要告诉他“你不能做”,而是“谁做了后产生的后果”。)

(五)16-17岁我如何才能变得重要阶段

孩子特点:标新立异,理想化,不切实际

生活焦点:卓尔不群

父母作用:帮助孩子培养才能(与异性处好关系的技能,鼓励孩子与异性交往,肯定孩子与异性交往的能力)

(六)17-18岁:我将来做什么阶段

孩子特点:关注未来,积极主动,对未来有畏惧心理

生活焦点:毕业

父母作用:关注孩子的选择(不替代孩子做选择)

二、初中生的心理特征

(一)个体成长发育的第二个:生长高峰

思维品质的矛盾、疾风暴雨的青春期

(二)初中生常见问题

1,早恋

爱情的发生、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保护孩子未雨绸缪

2,网络成瘾

特点:情绪、注意力、记忆力减退、为人冷漠、情绪低落。

办法:转移注意力,求助专门机构

3,亲子关系紧张

最熟悉的陌生人、叛逆、亲子关系扭曲

(三)青春期的关键期

1、初二、高二是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2、父母改变教育方式的重要契机关键期;

3、孩子自身产生负责任的要求,是责任感培养的关键期;

4、领导力发展和培养的关键时;(非常重要)

5、培养自主选择和决策的能力的关键时期;

6、初中阶段是记忆从无意识记忆、机械记忆逐渐发展为理解记忆,并学会使用简单的记忆策略的关键时期。

(四)初中三年的特点及对策

初一:难——适应期——找钥匙

初二:重——勤奋期——伤不起

初三:忙——收获年——精装修

(五)12—18岁学习方面的特征

1.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学习动机呈下滑趋势,从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学习动机,学习动机中的回避失败倾向明显,获得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中学生的重要学习动机;

2.学习成绩跟不上,年级越高成绩越差,有的还会出现厌学、逃学问题;

3.学习方式、方法、要求改变,知识的难度和量都大幅增加,孩子表现为不适应。

(六)高中生的心理特征:

1、高中阶段正处于青春发育末期,处于由少年到成年的过渡期。

2、生长发育相对稳定,组织与器官的机能逐步达到成熟水平;

3、道德品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要善于讲故事,从而启发孩子)

注意不同阶段父母分工的比例,让父亲多参于到孩子的学习成长中來。

(七)高中三年特点及对策

高一:难——转型年——找感觉

高二:分化——煎熬年——伤不起

高三:冲刺——收获年——找心态

(八)高中人生的挑战——给高三家长的建议总结

1.首先调整好自身的心态、平稳、耐心、细致

2.恰当认识高考对孩子以及家庭的意义

3.减少自己打牌、打麻将、唠叨、骂人,不务正业的时间,为孩子树立榜样;

4.根据孩子的实际水平,抱有恰当的期望,不过高也不过低;

5.管理好孩子的饮食、器具,创造平稳的考试环境。

总结:

第一个关键转折期:新生儿期(0—1个月)

第二个关键转折期:1岁左右,基本信任与不信任的冲突

第三个关键转折期:3岁左右(第一逆反期),自主与害羞、怀疑的冲突

第四个关键转折期:6岁左右,主动与内疚的冲突

第五个关键转折期:女孩11、12岁和男孩13、14岁

第六个关键转折期:15、16至17、18岁(青春期或第二逆反期)

埃里克森——从成年期开始,人除了完成自己本身的成长任务。其实还肩负着另一个巨大使命。去补充完整自己童年缺失的品质。让自己成为更完整的人。

父母不同的角色:

呵护:0—3岁

保姆:3—6岁

玩伴:6—12岁

教练:12—18岁

不同阶段父母的分工:

规律:孩子成长需要的母性之爱呈递减趋势,父性之爱呈递增趋势。

婴幼儿阶段:母性之爱80%,父性之爱20%

小学低年级:母性之爱70%,父性之爱30%

小学中年级:母性之爱60%,父性之爱40%

小学高年级:母性之爱50%,父性之爱50%

初中阶段:母性之爱40%,父性之爱60%

中小学衔接阶段,是孩子成长的浪漫阶段结束和精确阶段的开始,是由母爱为主向父爱为主的过渡期,这一时期,母性之爱应该适当减少,父性之爱应该适当增加。

你可能感兴趣的:(12-18岁青少年身心发展与科学成长规律)